书城成功励志墨子清谈
13637700000009

第9章 节约生命(2)

学了几天,越走越别扭。小伙子想一定是因为自己的恶习太深了,不彻底抛弃自己的老步法,肯定学不好新姿势。于是,这位小伙子从头学起,每迈一步都要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一摆手、一扭腰都要认真计算尺寸。他虽然学得很努力,却还是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反倒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样子也忘了个精光,当他要回燕国的时候,手足无措,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

对学步的小伙子来说,形式不仅无用,而且害人。他若能醒悟,便能知晓形式的害处,若不能醒悟,则害人尤甚。

3.生活需要潇洒

形式主义讨人厌,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喜欢它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

热衷于形式的人,觉得它十分可爱,不需要真才实学,不需要埋头苦干,不需要持之以恒,走走过场,摆摆样子,就可以捞到许多实惠。在田头抓把铁锹照张像,宣传成深入基层,参加劳动;在专业鉴定会上讲几句话,被誉为懂行的领导;坐几次飞机、出几趟国,就有了“思想解放”的资本。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就在于有这一批铁杆“保镖”。

厌恶无用形式的人对此深恶痛绝,把它看成是杀害生命的凶手。无聊的官场应酬、“文山会海”中的生活都只不过是浪费生命。为形式而活,憋得很,闷得慌,实在很不潇洒。

个人爱好搞形式,只是活得累,没啥意思而已。若一个国家也形式主义猖獗,则后患无穷。

4.彼弃我取

墨子从鲁国去齐国,探望了老朋友,老朋友对墨子说:

“现在天下没有谁在行义,你偏偏自己受苦去行义,何苦呢?”

墨子想了想,回答说:

“有一个人,他有十个儿子,只有一个儿子耕种,九个闲着,那么从事耕种的那一个儿子不能不加紧干活了。什么缘故呢?就是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谁行义,那么你应该鼓励我呀,为什么阻止我呢?”

墨子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在一个浮躁媚俗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倾向常常被时代卷起的浪潮所左右,失掉对高尚的目标和健全人格的追求。在那个荒唐的“文化浩劫”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和友谊,只有猜疑和争斗,儿子揭发老子,妻子与丈夫“划清界线”成为一种时尚。今天中国又处于一个新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环境之中,“有钱的是哥哥”,“笑贫不笑娼”,金钱,在许多人眼里,已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

时代总是有缺陷的,总是将某一点推向极端的同时而将其他的方面抛到脑后。为此,我们该怎么办?

墨子认为不能随波逐流,愈是社会所忽略、所疏漏、所轻视的事情,愈是该努力去做。彼弃我取,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明智的选择。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确乎很不容易。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难保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引诱。

墨子的朋友公孟子就很不理解墨子,他说:

“比如美女,住在家里不出去,人们争着追求她;但如果她行走着自我兜售,那就没有谁娶她了。你现在到处向别人游说,多么劳苦呀!”

墨子自有主见,他的看法是:

“现在社会混乱,追求美女的人很多,美女当然不出门,也有很多求爱者。现在追求善的人少,如果不尽力向人们游说,就没有人知道善了。假如这里有两个算卦的人,一个呆在家里不出去,一个外出为人卜筮,那么,外出的人必定比呆在家的人收获大。”

当旁人都去“造反游行”,去搞打砸抢,你能躲在家里静心读书;当旁人逼着小孩去卖冰棒、烧饼,而你却坚持送小孩上学;当旁人都唯利是图,你却始终将端正的品性放在首位,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如果真能做到卓立不群,则必须牢记如下几点:

其一,要比旁人想得更多,想得更远。

其二,要耐得住寂寞,千万不能凑热闹。

其三,愈是困难时愈要能挺得住,千万别泄气。

十六、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古时有几句话,说:“一只眼睛所看到的,不如两只眼睛所见;一只耳朵所听到的,不如两只耳朵所听;一只手所操持的,不如两只手那么强。”惟因能自身信诚从事,所以能事事顺利。

——《墨子·尚同》语译

治理天下的国家,如治理一家;使用天下的百姓,如使用一人。

——《墨子·尚同》语译

1.人缘

有一种人很有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

若鼓动革命,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呼啦啦就拉出了一支队伍;若发表演说,台心一站,全场激奋,无不为之动容,为之热血沸腾;若指挥作战,大刀一挥,千军万马就可以掩杀过去。

这种人并非一定是元帅和将军。在平民百姓当中,也处处可见这种人。倘若他生病了,便有许多人千方百计打听住所,跑到医院去看他;倘若他要搬家,只随便说了一声,便有好些人自告奋勇来帮忙。这些人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他们压根儿也没这么想,只是心甘情愿。

这种人很会处世,走到哪里都可以形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小圈子,总有人乐意上他家串门子,可以说他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很让人羡慕。

另一种人就不行。不用说千军万马、掌声雷动的场面了,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平日里,总不大爱合群,也没有可以说私房话的知心朋友。说的话没人听,想办点事难上难。你要说他为人不好,心眼坏吧,也不见得。他心眼不坏,为人也正直,不说三道四,不坑害好人,不违法乱纪,可就是一点磁性没有,什么都吸不住。

这是为什么?

表面上看,前一种人善结人缘,后一种人偏好独处。仔细想想,也许还有深意在。

2.人格魅力

无论高尚还是卑下,凡人都有人格。

人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说一个人丧失了人格,就等于说他没有人格,与动物无异。

有的人受人敬仰,为人喜爱,那是因为他有人格魅力;有的人令人讨厌,被人瞧不起,那他就毫无魅力可言。

魅力与权势无缘。权势可以使人畏惧,但不能使人敬仰。

魅力与金钱无关。金钱可以使人富有,但不能使人高尚。

所以,说人人都有人格,不等于说人人都有魅力。

有魅力的人做领导,属下都乐意与他接触,很有利于开展工作。无魅力的人做领导,要么以势压人,搞个人集权;要么束手无策,穷于应付,这种人是难以打开局面的。

那么,魅力是什么呢?

请先看一则小故事:

一次,墨子听说楚王请公输盘造了攻城的云梯,准备攻打宋国,非常着急。他从齐国动身,昼夜兼程赶到楚国的郢都,先后说服了楚王和公输盘,停止攻打宋国。

楚王讲理讲不过墨子,便耍赖,说:“你很会讲道理,但公输盘已为我造好了云梯,作好了准备,看来是非攻不可了。”

墨子知道不给他一点颜色,楚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他便与公输盘两人在楚王面前斗法。墨子解下腰带当城墙,用小木札当武器,公输盘先后设计了九种攻城的武器,都被墨子一一化解。公输盘攻城的法子用尽了,墨子的守城战术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斗输了,突然叫道:“我知道怎样制服你了,我不说。”

墨子却回答说:“我知道你想怎样制服我,我也不说。”

楚王问道:“这是为啥?”

墨子觉得该彻底打碎他们的梦想了,便朗声说道:“公输盘的意图,不过想杀掉我。杀了我,就没有人替宋国守城了。但是,我已召集了三百人,由我的学生禽滑厘率领,拿着我制造的武器守候在宋城上,准备给进攻的楚军迎头痛击,即使杀了我,城照样攻不下来。”

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停止攻宋。

墨子智勇双全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的对手。楚王打消侵略的念头,包含着对墨子品性和才智的敬佩。

3.魅力五要素

一个人要想有魅力,至少要具备五方面的素质:

一曰意志。意志这玩意儿看似最虚,其实最实。有时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靠他的聪明伶俐,一个人的为人敬重也不是靠他的声威显赫,而全然是靠他过人的意志。在面临重大挫折时,在经受死亡威胁时,意志就是生命本身。有意志则活,无意志则死。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条件,别人做得到你做不到,那就是你的意志不如别人。

二曰思想。思想是什么东西?思想就是在黑屋子里捅开一扇窗户,就是在成千上万头羊群中一眼看出其中藏着一只鹿,就是在爬到半山腰后,大伙儿都说往下撤,你却知道再爬几步路就好走多了。简单地说,这就是思想。

三曰胆略。一个姑娘被持枪者劫持进一座高楼做人质,警察将高楼围得水泄不通却不敢贸然进攻,僵持的局面已拖得很久,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这时有一个青年站出来了,他赤手空拳走进大楼去,面对劫持者的枪口与他对话,劫持者终于放下了武器。这位青年一定会赢得姑娘的芳心。这就是胆略,就是一个人不计个人安危,同时又能转危为安地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

四曰慧敏。人们都喜欢早慧的孩子,称赞他天资聪慧,逗人喜爱。如晋王戎七岁识苦李,唐王勃少年作《滕王阁序》,都是千古传颂的佳话。慧敏之人有时被称为“人精”,别人感受不到的细腻他感受得到,别人想不出的主意他想得出。生活中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有慧敏之人,他们大多是出类拔萃的人,慧敏就是对生活的发现。

五曰情趣。有一种人生活古板、单调,也许他自己觉得没什么,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但却很难激起旁人对他的兴趣,因为在这种人身上看不到人的丰富多彩,感受不到情趣给人带来的愉悦和享受。从个人生活上讲,劳苦奔波主要是为了谋生,为了养家】冢在许多情况下是勉为其难,无可奈何,而情趣才是自己主动的选择,是享受生命的方式。或唱歌跳舞,或对奕抚琴,或钓鱼摸虾,或攀岩戏水,人的情趣千差万别,但无外乎是为了实现欣赏自己的目的。情趣是生命的一种神采,没有情趣的人生必定暗然无光。

4.平等待人

人生而平等。这是从理论上讲的。实际上,自打从娘胎里出来,人与人就很少有平等的时候。王公大人的娇子与孤儿院里的弃婴能平等吗?富甲一方的豪绅与沿街乞讨的“叫花子”能平等吗?

平等太少。因而人们习惯于把不平等视为正常,把平等视为不正常。

媳妇在婆婆面前低眉顺眼,小心翼翼,一旦自己熬到了婆婆的位子,便忘了自己当媳妇时的屈辱,在媳妇面前摆出一副惟我独尊的架式,将对自己婆婆的不满发泄到自己的媳妇身上。

小秘书专门为上司代笔写稿子,上司美名四扬,秘书也练就一手生花妙笔。可秘书变成上司后,却再不愿自己动手撰文了,又由新的秘书为自己代笔。

长期的不平等环境培养出人的两种意识:主子意识和奴才意识。就是没有平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