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1365100000040

第40章 面对媒体时的口才常识 (2)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别有用心地问王蒙:“请问,50年代的你与80年代的你有何相同与不同?”这里,这位记者的用意是路人皆和的。王蒙当时也十分清楚。他不慌不忙地抬起头,从容不迫地回答道:“50年代的我叫王蒙,80年代的我也叫王蒙,这是相同之处,不同的是,那时我20来岁。而现在我则有50多岁了。”

这是一个抓住对方疏漏有意曲解对方用意的生动例子。记者的提问只给出了年代限定的范围,王蒙虽然知道对方是想借机让他谈一谈对中国国内形势改变的感受,但是却故意误解其本意,只是从自己年龄变化的角度作答。这个回答虽然也算是“合格”,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给对方任何有用信息,令其大失所望。

7.用顺水覆舟战术避开话题

顺水覆舟战术是借敌之误而取胜的技巧之一。当你的言辞由顺从对方的逻辑而突然出现逆转的瞬间,对方会从暗自欣喜到大惑不解,终至遭受当头一棒,晕头转向地陷入欲辩不能的尴尬境地之时,这就是你完成借人之误,顺水覆舟的全过程。

有一位资深的记者在采访扎伊尔总统蒙博托时和有过一段简短的对话——

记者:总统阁下,依您的为人,向您请教个问题该不会拒绝赐教吧。

蒙博托:那就请便吧!

记者:总统阁下,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到30亿美元,是真的吗?

蒙博托:一位比利时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到过吧?!

上例中,记者的提问,表面是问家庭经济情况,实际上是触及政府首脑是否廉洁的政治问题,这对蒙博托来说是要慎重回答的。这种回答难度极高,正面解释是难以说清的,置之不理则会让人误以为是默认。而蒙博托则运用顺水覆舟术,来个虚而掩之,掩而袭之,巧妙地用一个十分夸张的情况,顺着对方问话的主题来反问对方。这么一问,蒙博托不但不回答记者的刻薄提问,反倒掷出一个更难的问题难住了记者。由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蒙博托不愧为一国之首,其雄辩之功连记者也自愧不可相及。

顺水覆舟战术巧在对对方攻势的利用,化对方之进攻力为我之力,大有“四两拨千斤”之功。运用顺水覆舟战术的关键在于处理好“顺”与“推”之间的转换关系,毕竟,推的极致,就是覆的结果。

8.用向对方发问的方式避开话题

在回答提问之前,针对问题本身的难度先向对方发问,把压力转移到提问者本人身上。反守为攻的战略经常能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我们在回避自己不愿作答的问题时,也可以运用这一技巧,在接过别人的提问后,反而把问题甩向对方,或者向其提出一个更具难度的疑问。对方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只有功夫招架,并且也不好意思再把问题推向我方,我方因此而非常顺利地扭转形势,占到主动权。

9.用扩转移话题的方式避开话题

对对方的提问回避不答,转而谈论另外的话题,将在场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提问者有意无意的提问时常会触到人们心中的忌讳和隐痛。对于自己不愿回答的这一类问题,我们可能采取明显的回避措施,故意把话题转移到另外的人或事物上,向对方表示无声的抗议,并使在场者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提问者见我方对其问题不予理睬,在尴尬的同时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无礼,从而引以为戒,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古月成功地扮演了毛泽东主席之后,经常与中外记者们狭路相逢。记者,真有些不好应付,他们提及的问题,有关于生活中的他,也有关于银幕上的“他”。遇到这种场合,他既遵循“狭路相逢勇者胜”,也信奉“狭路相逢智者赢。”在回答记者时,他总能沉着应战,对答如流,其话语有时直爽,有时委婉,有时诙谐幽默,对不善者也不乏犀利。曾经有个这样的故事:

1984年,他在一次演出后,接受一批记者的采访,其间一位外国记者问:“‘文革’给中国带来了重大损失,这会不会影响毛泽东的形象?”

古月沉思片刻,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那位记者:“你觉得维纳斯美吗?”

“美,很美。”有记者不假思索地说,语气中还带有几分自豪感。

“维纳斯的胳膊都断了,难道还算得上美吗?”古月见记者进入圈套,紧追一步。

“虽然断了胳膊,但这样并不影响维纳斯的整体美。”

于是,古月抓准时机,一语道破:“你们的回答已经回答了这位记者的提问。”

那位记者听了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为古月那迂回包围的技法、能言善辩的口才所折服。 古月只是毛泽东的扮演者,外国记者让他来评价毛泽东的功过得失确实令其非常为难。于是,他反过来让对方来判断断臂维纳斯的美,当记者做出回答后,古月表示,正如对方对维纳斯的评价一样,毛泽东的过失也不能掩盖他的功绩。

10.用以问代答的方式避开话题

以问代答法的意思是不愿意回答对方所提的问题,反而给对方制造出新的问题让对方作答。

其机巧是似答非答。从表面看好像认真回答对方的提问,但话中却是出一个与对方所提问题的内容背道而驰的问题以反问或设问的方式来向对方发难。所以,以问代答法通常是为回避对方涉及敏感性问题的提问而采用的一种接茬方式。

我国驻印度大使李连庆1986年初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会上,一位记者突然提出的问题,但李连庆却巧妙地做了回答——

记者:据说,中国在新疆帮助巴基斯坦试验核武器,对此,大使先生有何见解?

李连庆:“据”是一个推测用语,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使用这样的词语是不够慎重的。据谁而说?证据何在?中国一贯主张销毁核武器的原则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她自己制造核武器,也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以致最终销毁核武器,怎么会再去帮助另外一个国家试制武器呢?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反问代答的语言机巧。记者的尖锐提问显然是带有某种政治目的的,面对记者提出的大是大非问题,需要冷静地稍作思考,然后选择某种既不失风度,又能巧妙地躲闪对方的敏感性问题的方法,此时,李大使采用的以问代答——即从一长串的反问中,既表明了中国不搞核扩张的立场,又批评了记者捕风捉影的行径,肤浅地看,好像岔开了话题,答非所问,实际上却起到了强有力的渲染效果。

运用以问代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轻车熟路的,关键在于运用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辨明对方提问的用意所在。有时,对方突然提出“复杂问语”,意在诱使你落入他预设的圈套,对此要保持警惕性。譬如,当发现对方提问中包含的那个假定是你所不能接受的,就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你可以寻找另外一个与原话题相关或相近的话题,似问似答地和对方周旋,这比拒绝回答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