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不“狠”,公司不稳
13678200000012

第12章 慈不掌兵:老板要“狠”,清除一切消极因素(2)

通过利益制衡得失,可以给员工施压,使员工提高重视,也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器重。注意,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以“解雇员工”作为员工失败的后果。因为这种代价太大,会给员工造成过大的压力,会使员工失去安全感,不利于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建议4:加强监督、不断给以鞭策

有些老板把任务下达给员工之后,就在那儿等待员工汇报成果,结果令自己很失望。员工拖拖拉拉,耽误了时间不说,还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一塌糊涂。而主动自觉地以最快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工作的员工,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监督、鞭策员工是必不可少的。

监督、鞭策员工的方式有两种,口头上的和行动上的,老板最好把这两者配合起来。为了表达对员工的信任,老板不宜时刻直接过问员工的工作进度,否则,员工会觉得自己被监视了。老板可以让员工每天做工作汇报,以便及时掌握进度、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员工的执行效率。

4干净利落地清除那些传播流言蜚语的人

被流言蜚语困扰和伤害,这类事情并非只有电视剧中才有,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心怀鬼胎、嘴巴刻薄、品行不端的人听风就是雨,随意编造谣言,在公司四处散布,分散了员工的注意力,搞得当事者惶惶不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风气。

流言蜚语一开始往往是这样的:“你听说了吗,刘经理好像和他妻子离婚了?这两天他都是穿同一套衣服来上班的,头发也没有洗,好像不开心。”“昨天我看见老板带着一个漂亮女士进入办公室,还听见了反锁门的声音,那个女人该不会是他的情人吧?”“我听说公司的张总和王总不合,他们二人似乎要分家。”

流言蜚语通常是从小道消息发展而来的,缺乏事实根据,会损害他人的声誉,甚至会影响公司的经营。虽说大多数人都知道搬弄是非、散布谣言是不对的,但是很多人却热衷于此。要想清除企业内的流言蜚语,必须从源头抓起——找出第一个传播者,给予严厉惩罚,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错误。

小北青春靓丽、才能颇佳、工作认真。老板非常器重她,曾一度考虑将她提升为管理人员。小北也特别期待获得提拔,在工作上非常努力。但是小北有个致命的缺点——爱传播流言蜚语。如果小北只是说同事的闲言碎语也就罢了,但是她还传播公司的流言蜚语。这让老板特别生气,最后把她给辞退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小北无意间听老板说公司要搬迁,于是她开始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她对同事说:“听说公司做不下去了,被一家大公司收购了,所以,我们要搬到那家大公司去办公,这下我们公司规模大了,想必大公司有很多帅哥吧,我想告别单身的时候快到了……”

起初大家并不相信小北的话,但小北屡次重复传播这一消息,而且一本正经的样子,于是大家信以为真。有些员工得知这一消息后,开始有了跳槽的打算,工作也心不在焉。

一个星期之后,这条流言传到老板耳中,老板感到既吃惊又恼怒。他百思不得其解,什么时候说过要搬公司。他找来小北,问她为什么传播这些话。小北说:“那天我来你办公室找你谈工作时,听见你打电话说公司要搬迁……”

老板说:“你怎么能瞎说?我明明是说我要搬家,换一个住处。”为了严肃公司纪律,清除公司毒瘤,老板当即辞退了小北。

传播流言蜚语,尤其是传播公司发展战略方面的流言蜚语,这种恶习是决不允许的。流言蜚语不仅会破坏员工之间的信任,也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一定的危害。有些公司明确禁止员工散布谣言,比如,芝加哥的Empower公关公司就规定:禁止散布流言,并解雇了三个违反该禁令的员工。该公司的CEO萨姆·查普曼说:“流言是员工情绪的杀手,甚至可能导致员工自杀。所以,我们公司必须清除流言散布者。”

一条鱼的腐烂是从头部开始的,要想禁止企业内的流言蜚语,就必须找到流言蜚语的源头,狠狠地惩治。在这一点上,曹操就给我们做出了“狠”的榜样。

曹操率军攻打刘备的汉中之地,遭到了刘备的顽强抵抗。曹军久攻不下,心中非常着急:如果退兵,就会前功尽弃,无功而返;如果不退兵,短时间内又攻不下来,而且粮草不够用。到底该怎么办呢?曹操一边吃鸡,一边发愁。

正在这时,士兵前来请示:“丞相,今晚军中用什么做口令?”曹操正好看见盘里有一根鸡的肋骨,便随口说:“鸡肋!”口令传到主簿杨修的耳里,杨修便开始打点行装。有人发现杨修收拾行装,就感到不解,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修说:“丞相马上就要撤兵了,早点做准备吧,免得到时候慌乱。”

“丞相什么时候要撤兵?你怎么知道的?”

杨修说:“丞相用‘鸡肋’做口令。鸡肋,意思很明显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块鸡肋指的就是汉中,可见丞相正在犹豫,早晚会退兵的。”

大家听杨修这么一说,又想到近期的战况,觉得有道理,于是都忙着收拾行装。

当天晚上,曹操苦闷难耐,辗转难眠,就在军营中散心,发现很多士兵在收拾行装。一问才明白是杨修散布谣言,顿时火冒三丈,以扰乱军心为名,将杨修斩首示众。

杨修之死,死于传播谣言,死于自作聪明。当然,曹操之所以除掉杨修,其实不只是因为这件事,之前杨修就有自作聪明的表现,让曹操感到很不悦。可悲的是,杨修没有自知。杨修之死提醒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中的谣言传播者,有必要时,一定要干净利落地扫地出门。

5坚决清除那些吃回扣、手脚不干净的人

在企业中,有些员工不诚实,利用工作之便吃回扣、收黑钱,既蒙骗了客户,又坑害了企业。比如,采购人员在购买原材料时,故意谎报价款,从中牟利。买材料只花1500元,却报账2000元,自己私吞公司500元;销售人员推销产品时,向客户抬高产品售价,一件产品售价500元,却卖700元,自己私吞200元;销售过程中,要求客户给予“好处费”等等。

员工吃回扣、收黑钱等手脚不干净的行为对企业的危害是无穷的。它会严重影响公司声誉,损害公司的利益。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失去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还有什么发展前景呢?

晓晨是一家大型电子厂的采购员,由于公司的产品产量较大,因此,晓晨这名小小的采购员也活得风生水起。他的业务能力不错,职业技能也很好,签下的供应商都是大客户,提供的原材料价格实惠,质量好。

原本晓晨每个月有不错的收入,但是他不满足,在采购中居然暗示供应商提供回扣。在合作了几个月后,与晓晨合作的供应商渐渐不满。因为虽然利润还可以,但是被晓晨抽取的部分多得让供应商心痛,所以,他们纷纷中止与晓晨合作。

晓晨失去了供应商,短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导致公司原材料供应不足,严重了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后来老板得知晓晨收黑钱的行为后,将晓晨开除。

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企业用人应该首先看员工的人品,在此前提下,再寻找有能力的人才。世界上很多知名公司,都将员工的人品放在首位。比如,摩托罗拉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品行和道德。如果一个应聘者的品行不符合摩托罗拉的要求,就算他的能力再强,也不会录用。

微软公司前副总裁李开复曾说:“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质的第一位,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我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有了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一个公司去考虑雇用他。”因为能力差一点、人品好的员工虽然成事不足,但不至于败事。而能力强、人品却差的员工虽然能成事,但是一旦他给你败事了,那么你的企业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这绝非危言耸听。

巴林银行成立于1763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被称为英国银行界的泰斗,享有“女王的银行”的美誉。然而,1995年2月27日,这家有着232年灿烂历史、4万名员工,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分支机构的银行,突然宣布倒闭。消息一经传开,全球为之震惊,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巴林银行倒闭呢?

原来,巴林银行葬送在一个年仅28岁的交易员手里,这个交易员名叫尼克·里森,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用偷天换日的手法进行了不正当交易,当他赌输了日经指数期货时,却利用多个户头掩盖其损失。

最后,巴林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拍卖给荷兰皇家银行,改名为霸菱银行。

看到这家银行巨头的倒闭,你有什么感触呢?这就叫“一粒老鼠屎毁掉一锅粥”,一个品德败坏的员工,就像一粒老鼠屎,他的存在就是时刻准备毁灭企业的。因此,企业用人必须考察员工的人品,一经发现员工手脚不干净,应该毫不留情地清理出去,这样才能彻底消除祸患。

有些老板认为,只要员工有能力、能给企业带来效益,不管他的人品好不好,都要大胆使用。殊不知,员工今天给你赚钱了,明天也可以让你破产。有这样一个例子:

某公司销售部的范经理和老板发生了意见分歧,双方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一气之下,他带着公司的机密文件跳槽到同行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创立不久,公司的产品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他非常需要范经理手里的机密文件,而且见范经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销售高手,于是高薪留下了范经理。

范经理进入公司后,凭借自己以往的人脉,力挽狂澜,为公司打开了市场。公司的产品在两年时间里,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范经理渐渐变得狂妄起来,对公司给他的薪水也不太满意,于是他要求加薪,可是公司开给他的薪水已经够高了,不可能给他加薪。

范经理见加薪无望,丑陋的本性开始暴露出来。他像前一次跳槽一样,带着公司的机密文件离去。而且在离开时,还在公司散步谣言,说公司客户跑单,公司发不出工资,即将倒闭,这引发了公司很多业务上的纠纷,使公司陷入了一片混乱。

事实上,当范经理带着满意的“成果”跳槽时,接纳他的老板就应该想到:范经理这样对待“老东家”,以后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呢?公司有一个品德败坏的人,不就像在身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吗?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任用他呢?

对企业来说,员工没有能力,企业可以花点钱、花点时间慢慢培养。通过培训和学习,员工可以从普通人才变成优秀人才,从优秀人才变成卓越者。但是员工的品德却无法培养,正所谓“禀性难移”。一棵树的根是烂的,你再怎么浇水施肥,也无法让它健康成长。所以,老板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任用有才无德之人。发现员工吃回扣、手脚不干净,一定要斩草除根,这样才能不留后患。

6避免成员建立自己的“小帮派”

在不少公司内部,都有不同的派系、不同的团体,这些派系和团体之间互相倾轧、尔虞我诈。比如,在一家工厂里,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经常聚在一起,形成“同乡派”,一旦有了摩擦,帮派之间就会起冲突,弄得鸡飞狗跳,严重影响团结,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内部帮派林立的危害有这样几点:

(1)直接会影响日常人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双重领导,公司的管理层是领导,帮派里的“头儿”也是领导,使正常的人事管理难以发挥作用。

(2)内耗增大。各帮派之间为了一些私利,不断扩大势力范围,甚至为了面子上的胜出,不惜动用公司资源来进行帮派之间的斗争,严重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各帮派认为,反正花的是老板的钱,出的是自己的气。

(3)造成企业人际关系紧张。帮派之间互相斗争,往往会搞得人际关系紧张,把企业搞得乌烟瘴气,既败坏了公司的形象,又影响了大家工作上的团结协作。

(4)直接打击人才、新员工对公司的信心,还会打击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曾把企业内部拉帮结派视为企业的十三种死法之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拉帮结派是非常忌讳的事情,会导致管理者无法掌整个企业的局面。拉帮结派一个最大的危害就是排挤人才,使真正有才能、想踏实干事的员工被打压而无法专心工作,难以给企业创造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