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空间站之窗
14006000000021

第21章 “和平”号空间站将超期服役

前苏联/俄罗斯原计划耗资10亿美元研制“和平2”号空间站,于1997年取代“和平”号。但在“和平”号空间站运行资金不充足和站上设备日趋老化的情况下,俄罗斯无力再研制和运行新一代空间站。1993年9月2日,美国/俄罗斯正式签署航天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将原“自由”号空间站与“和平”号空间站合并,联合建造包括欧洲航天局、日本和加拿大的航天部件在内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按照美国/俄罗斯1993年达成的协议,俄罗斯将于1997年11月国际空间站开始建造时关闭“和平”号空间站,让其在空间自主飞行1年后离开轨道,再人大气层烧毁。但俄罗斯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和平”号空间站的可使用期将远远超过预期的1998年左右。特别是新近发射的“光谱”号舱和“自然”号舱,设计寿命均在3年以上,如果它们同其他几个舱体一起被废弃,那将是极大浪费。俄罗斯不愿意在还未到寿命之前就放弃“和平”号,却又没有同时建造新站和维护旧站的资金和发射能力,便于1995年12月向美国提出以“和平”号空间站为基础建造“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的建议,如果行不通,则要求把“光谱”号舱和“自然”号舱挪到未来的国际空间站上,代替俄罗斯原定要提供的3个研究舱。

这两个方案均遭到美国航宇局的拒绝,理由是这将对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和初期组装安排、甚至整个国际空间站的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为使俄罗斯继续参加国际空间站的合作,美国方面也做出了适当让步,提出在不影响美国、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组件的设计与组装工作的前提下,俄罗斯在初期组装阶段的发射次数可大大减少,并承诺于1998年用“发现”号航天飞机两次向“和平”号空间站运送货物,以帮助“和平”号延长寿命。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俄罗斯航天局表示,尽管经费紧张,俄罗斯仍决定在参加国际空间站的同时,继续维持“和平”号空间站到2000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