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14009000000015

第15章 一树红花照碧海

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我们没有忘记那些珊瑚虫的"功绩",它们像"伟大的建筑师",筑起大大小小的岛屿,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碧绿的海面上,把大海点缀得更加美丽。像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那些珊瑚虫长年累月"建设"的结果。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珊瑚树红春长在,风里浪里把花开。

这是电影《红珊瑚》的主题歌。乍听起来,这珊瑚乃是海中树木,还会开红花。即使从珊瑚树枝的形状来看,也很难不把它看作树木。事实上,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把它当作植物的,如世界著名的分类学家林奈就称珊瑚为植虫,其他生物学家也说它是植物或藻类。只是到了18世纪以后,科学家才为它正了名,正式确认它是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一种腔肠动物,并把它叫做"珊瑚虫"。

珊瑚虫有着坚硬的石灰质骨骼,喜欢聚居。后一代在前一代的骨骼上繁殖,一代代长下去,就能构成巨大的礁体或岛屿。当珊瑚沿着大陆海岸生长时,长年累月,珊瑚虫的"建筑物"也会使海岸不断扩大,增加陆地的面积。

珊瑚的颜色非常好看,红、白、黄、绿,鲜艳异常,形如树枝,玲珑剔透。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才会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这是长在海底的植物,实际上它却是一种腔肠动物。这些动物生长条件很特别,一定要在阳光充足、透明、温暖(25~30℃)的海水中生活,否则就会大量死亡,所以只能在水深不超过40~60米的热带浅海中找到它们。

我国南海上的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也都是些珊瑚岛。太平洋中部和印度洋都有许多珊瑚岛。

珊瑚岛细分起来还有些特别的名称。有的珊瑚在岛屿四周堆积起来,和岛岸连在一起,形成"岸礁"。我国台湾省的一些海岸和台湾周围的一些岛屿,大多数是这种岸礁。如果岛屿稍有下沉,岸礁外侧的珊瑚仍然可以继续生长,而内侧的珊瑚则因与大海隔开,得不到食物而死亡,结果它们便像堡垒一样护卫着岛屿,就叫做"堡礁"。在堡礁与岛中间留下浅浅的泻湖。世界上最有名的堡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岸,绵延2000公里,宽50~60公里,很是壮观。也有岛屿完全沉入海中,珊瑚礁便单独成为一个圆环留在海面,这就是"环礁"。它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的像滚圆的圆环,有的稍扁,还有的像三角形和多角形。这种环礁在我国南海上的岛屿很多。

沧海桑田的变迁,大多数是缓慢得使人无法直接看得到,但也有突变,它使我们在几小时内就能亲眼见到这种变迁的过程。

7月7日,地中海海面上,突然升起了一个岛屿。8月,英王赶忙宣布这个尤利娅岛为他们所有。可还没有等上3个月,即当年11月的一天,尤利娅岛又从海面消失了,真是一场空欢喜在离澳大利亚东岸大约1600公里的太平洋上,有一个叫法尔康的小岛,在1951年突然不见了,可是过了11年,它竟重新浮现出来。

是什么原因使岛屿突然消失和出现呢?这是海洋里火山和波浪所作的工作。

火山是地壳里面的岩浆冲出地壳时的现象。由于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岩浆像沸腾的钢水到处乱跑。地壳某个地方有裂缝时,它就冲出来。冲出地壳以后,压力减小了,岩浆中的气体和水汽就会膨胀,发生火山爆炸现象。火山喷出的熔岩或碎屑物质在海底不断堆积,堆到高出水面便形成岛屿,叫做火山岛。

火山岛的例子是很多的。1796年,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中间就生成了一个不大的火山,火山不断喷火,熔岩越积越多,没过几年,就形成一个30平方公里的岛屿。几十年后的1883年,这个岛附近又出现了一个小岛。又过了几年,第三个小岛又露出了水面。太平洋中著名的夏威夷群岛也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