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14009000000024

第24章 大海会呼吸

大海会"呼吸"吗?会的。你看!海面按时涨上来,落下去;落下去,又涨上来。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这,就是大海的"呼吸",不过,科学上的名词叫"潮汐"。

每年阴历八月十五以后几天,总有不少人前去浙江海宁观看潮水奔腾的壮丽场面:

起先江水还在静静地流泻,只是从远处传来轰鸣的响声。"来了!来了!"观潮的人群异口同声地喊着,眼睛都注视平静的江面。响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顷刻之间,犹如地动山摇,江水终于奔腾起来了!只见掀起一堵水墙,逆河而上,像万马奔腾,扑面而来。那水墙足有十米高,水墙推进速度每小时16公里。墙上的浪花像千堆白雪,在那里翻动,散开……钱塘潮是我国最壮观的潮汐现象。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尤其雄伟,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现在,我国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都要举行为期4天的"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很是热闹。许多名人也爱来这里观潮。唐代诗仙李白观潮后,曾写下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也曾于1923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八)与胡适等人一同前往海宁观潮,并做东以家常菜饷客。伟人毛泽东于1957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也来盐官观过潮,并写下了《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那么,潮汐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古代,人们不懂科学,以为那是神的力量,有些人甚至还相信潮汐可以由王命来控制。比如卡纽特国王就曾下过命令,企图使潮汐停住、静止和倒退。

卡纽特国王是古代挪威、丹麦、英国的君主,一位相当明智的统治者。他知道自己的命令左右不了潮水,可是他的朝臣却坚持认为他们的君主能支配一切。于是,卡纽特国王穿上王袍,带上王冠,手执宝杖,坐在一张轻便的长腿宝座上,命令那些朝臣在低潮时把他抬到海边,等待潮水上涨。当海水向陆地滚滚冲来,淹没海滩,朝臣们都浸泡在海水中时,卡纽特国王举起他的宝杖,在他那高高的、尚未沾湿的垫座上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停!滚滚而来的海水,退!"

当然,上涨的潮水既没有停下,也不会后退。震撼海洋的潮汐是不受人类指挥的,它是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所控制的。

我国沿海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到潮汐和月亮有关。东汉初期,我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在将近两千年前就提出了潮汐是月亮盈亏产生的主张。后来,在17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对潮汐的产生作了科学解释。经过许多科学家的研究,人们对潮汐的了解就更深了。

我们知道,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因此,月亮和地球之间,也相互吸引。月亮像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着地球上的海水,把海水吸向月亮的方向;同时,由于地球也在不停地运动,海水又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因此,对着月亮这一边的海水,离月亮比较近,受到的吸引力比离心力大,海水被吸得鼓向月亮;背离月亮一边的海水,离月亮比较远,吸引力比离心力小,结果海水便鼓向相反的方向。海水向两头鼓起来了,中间部分的海水必然要凹进去,于是,海面就变成和鸡蛋一样的椭球形状。椭球形状的海水被月亮吸住,地球的硬壳仍在那里自转,地球上各地的海面高度便不断地改变,此涨彼落的潮汐便形成了。

由于各个海洋海底深浅不一,地球上还有29%的陆地,这些陆地的边缘凹凸不平,它们影响了潮汐涨落的规律,使各地的潮水不尽相同。有些地方一天涨落两次,叫做半日潮;有些地方一天涨落一次,叫做全日潮;还有一些地方,有时一天涨落两次,有时一天涨落一次,就叫它混合潮。

我国黄海、东海沿岸多数港口属半日潮,如:上海、青岛、厦门比较典型;南海多数地方为混合潮;有些地方属全日潮,如北部湾就是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浅海和沿岸地区的潮水是从临近的大洋里流来的,在水浅、狭窄的海域,潮汐涨落较大:如渤海沿岸和黄海西岸有三四米左右;黄海东岸可达八至十米;东海沿岸多在四米以上;温州附近可达八米;南海沿岸比较小,除北部湾以外,多数都在三米以下。

海洋科学工作者根据各地的潮汐观测资料,运用天体运行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科学数据,能够算出各地的潮汐涨落高度和每天发生高、低潮的时间。我国有关部门算出了我国沿海各港口的潮汐情况,并编成"潮汐表",供各有关单位使用,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起了有益的作用。

实践出真知。我国沿海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一种适用于半日潮港的简单算潮法,并把它编成顺口溜。只要知道农历日期,就能大致算出发生高潮的时间(高潮时):

农历日期记在心,减一再乘五十分;加上初一高潮时,潮汐涨落便分明。

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比如你多次观测,注意到了你那个地方每逢农历初一大概是半夜一点钟潮水涨得最高,现在要计算初九的潮汐时间,那你就是用九减去一,得八;再乘五十,得到四百,它相当六小时四十分。把这个数字加初一高潮时的一点钟,便知道初九发生高潮的时间是早上七点四十分。

半日潮的潮汐每隔十二小时二十五分钟重复出现,而高潮和低潮则相隔六小时十二分。

现在,第一次高潮是早上七点四十分,那么,经过十二小时二十五分钟以后,是晚上二十点零五分出现第二次高潮。低潮到来的时刻则是七点四十分加六小时十二分,是十三点五十二分。

下半月的情况和上半月一样,不过它是减去十五,而不是减一。

潮水传至河口,会向上游冲去,使江河里也发生潮汐的涨落,尤其在喇叭形的河口,越深入陆地江面越窄,江水也越浅,潮水传来,便会一涌而起,来势凶猛。像钱塘江海宁地区,会形成澎湃的涌潮现象就是这个缘故。还有南美的亚马逊河的涌潮也如此,涌潮高达五六米,冲向上游足有三百多公里。

不过,这些地方的潮水平时也不十分汹涌,只有在每月农历初一和十五以后几天才异常壮观,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