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14009200000012

第12章 家用燃料化学常识

《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人大、政协十大三次会议中,专门对吃提出了百姓议题:"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可见吃对人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从古到今,吃的方式很多,但是对食物而言,被吃的时候无非是两种状态:生食和熟食。营养学家提出了11种健康吃法,其中只有一条提到了生食,并且非常明确地指出:并非一切食物均可生食,而是"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可见食物烹饪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家用能量方面,除了我们常用的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外,大部分烹饪食品的能量来自于火。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饮食文化。

"鬼火"是怎么产生的对鬼火的传说也很多,清朝蒲松龄所写《聊斋志异》中就经常提及鬼火,而民间则认为是阎罗王出现的鬼灯笼。难道真的是死人的阴魂吗?"鬼火"实际上是磷火,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它是这样形成的:人体内部,除绝大部分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外,还有其他一些元素,如磷、硫、铁等。人体的骨骼里含有较多的磷化钙。人死了,躯体埋在地下腐烂,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磷由磷酸根状态转化为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气体物质,燃点很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燃烧起来(OH)2,。磷化氢产生之后沿着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

"鬼火"为什么多见于盛夏之夜呢?这是因为盛夏天气炎热,温度很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磷化氢易于形成。由于气温高,磷化氢也易于自燃。

那为什么"鬼火"还会追着人"走动"呢?大家知道,在夜间,特别是没有风的时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伴随人的步子,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当你停下来时,由于没有任何力量来带动空气,所以空气也就停止不动了,"鬼火"自然也就停下来了。这种现象决不是什么"鬼火追人"。

在火没有诞生之前,先民们只能过着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正因为这样,先民们则正如《韩非子》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自火诞生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的发明者,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可见,火的发展及其在烹饪中的应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那么对于21世纪的今天,家用的火主要是来自哪方面呢目前,家用燃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柴草、动物粪便、煤、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等,除此以外,常用的还有更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地区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致使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使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