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引领青少年的100个著名建筑故事
14034800000064

第64章 山西太原晋祠泉亭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是园林。又是古建筑群。人说晋祠有三绝,一为宋代仕女塑像,二是周代植下的古柏,第三绝在泉,叫难老泉。难老泉亭于是一跃而为亭文化中的名品。

晋水的源头叫难老泉,名字取得通俗又有哲理味。泉上的亭最早建于北齐(公元6世纪),以后时代变迁,屡毁屡修,现在游人观赏的亭是明代嘉靖年间重建的。亭顶斗拱硕大,凝重古朴,顶瓦成垂线,恍惚看去有如飞瀑流泉。亭里一块长方匾,竖写“难老”两字,为清初山西学者、诗书俱佳的傅山(字青主)所写。在晋祠的诸多匾额中,这一块居首位。亭正面还有一方横匾,白底墨字,上书“晋阳第一泉”五个字,为当地名士刘棠之手笔。

“难老”两个字有什么典故?原来《诗经》里有一句诗:“永锡难老”,在“鲁颂”里,意思明白,意味隽永,四个字概括了人类对大自然、对宇宙永恒性的颂赞。后来的诗人采用这个词,说“人生易老天难老”,又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溶进文化思想和艺术灵感里去了。

在难老泉亭上观赏泉水,见水从亭基下边的石隙间涌出,澄洁莹碧,水中有鱼戏藻萍,气泡翻滚,如喷珠吐玉。唐代大诗人李白游泉,写下《晋祠咏》,其中写泉水的句子最是摹得逼真: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呜,微波龙鳞沙草绿。

难老泉亭下泉水出口处,有一座造型别致的小石舫,上面有长方形凉亭,叫不系舟亭。亭边一尊小小石佛,手托一个平盘,盘中水永远又满又不满,引人遐思。老子《道德经》里有言:“巧者劳,智者忧,无知者无所求……蔬食而游,泛若不系之舟。”出典很古。而这个石舫石亭倒很年轻,它建于1930年。当时爱国将领冯玉祥正在晋祠休憩,他题了“不系舟”三个字,还撰了一副楹联:

碧水名泉不舍昼夜

古松老柏能耐风霜

不系舟亭北面,砖石砌成的洗耳洞上,跟前面两亭对应的亭,名叫真趣亭。平脊四角,歇山式顶。在亭上四望,只见泉水环绕,花木葱茏,满目勃勃生机。真趣亭名字取得好,亭柱的楹联也准确地道出了晋祠三亭的极佳妙处。有道是:“此地饶山中趣味,到处皆水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