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激励青少年的100个逸闻趣事故事
14035000000040

第40章 詹卡努狂欢节

巴哈马由一系列小岛组成,占地13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是名副其实的小国。但是巴哈马的詹卡努狂欢节却能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美国新奥尔良的马尔迪·格拉斯狂欢节齐名,让世人叹服。

詹卡努狂欢节是巴哈马独特而盛大的游行活动,在每年的节礼日(12月26日)和元旦(1月1日)举行。詹卡努狂欢节据说在奴隶制时期就已经形成,也有一种说法是由西非茜长约翰·卡努开创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它的创始者是法国的一个不知名的部族。

与美国、巴西狂欢节相比,詹卡努狂欢节更加独具特色。狂欢队伍由若干多个组构成,每组有1000个人,各自演绎各自的主题,而且所穿服装、舞蹈和音乐都是为反映主题而服务的。詹卡努狂欢节还设置了三个主要的奖项:最佳音乐、最佳服装和最佳集体表演奖,并在节目结束之后由裁判员颁发现金。游行者穿的服装是用各种颜色的绉纱纸和纸板制成的。游行队伍携带着羊皮鼓、铃铛、哨子和喇叭等各种乐器,在活动的时候各种声音齐鸣,而最声音为响亮的则是贡贝。

贡贝是巴哈马的传统音乐,是非洲音乐与欧洲风俗结合的产物。贡贝在班图语中的意思是节奏和韵律,也指那种用来演奏这种音乐旋律的羊皮鼓。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奴隶制时期,那时的黑人奴隶没有多少制作乐器的材料,就用一些简约的乐器演奏贡贝音乐。典型的乐器通常有一架鼓——其实是一个箍上羊皮的猪肉桶、一把木匠用的锯——用一条金属薄片加工成的、几个沙球、几根鼓槌,还有一把自制的低音小提琴(在一个洗衣盆中间穿上一根三英尺长的木棍,系上一根弦)等。如今的简约乐器除了包括锯条和贡贝鼓外,还有萨克斯、电吉他或其他乐器,而最初的简约风格依然被完好地保留着。

游行通常于凌晨两点钟在拿骚的街道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上午十点钟。舞蹈和音乐表演会让每一个观众热情澎湃。游行表演并不像是一种舞蹈,而是更接近于一种活泼的步伐,形式为每前进两步就后退一步。这种用步伐的跳跃式舞蹈一样源自西部非洲。一人领舞,其他人在其周围跳舞,领舞者在中央单独表演;大家合着舞步拍手、唱歌,有时也击鼓奏乐。几分钟之后,中央的舞者将挑选另一名异性舞者代替他或她在中央的位置。这样大家都能保持高昂的兴致继续舞蹈下去。

除了拿骚举行詹卡努狂欢节外,大巴哈马岛、伊鲁特拉(海港)岛、比米尼岛和阿巴克斯等地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游行活动。巴哈马人更喜欢在詹卡努狂欢节举行婚礼,给大喜之日增添一些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