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激励青少年的100个逸闻趣事故事
14035000000041

第41章 风筝节

玛雅人曾在中美洲建立过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化,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之一就是风筝节。

每年11月1日,玛雅人的后代都要在圣地亚哥萨卡杰别开斯村举行传统的风筝节。玛雅人的风筝与众不同,直径通常可达3-6米,需要四、五个壮小伙一起用力才能放上天空,这在世界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的。风筝的造型以圆形居多,像是一把撑开的大伞。玛雅人不仅在风筝上面画上各种图案,还喜欢插上很多小旗子,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风筝一般在天上飞一个小时左右,也有的长达两个小时,这得由放风筝的人的技术而定了。风筝比赛是以风筝飞的高度、放飞次数、在空中与其他风筝刮碰的次数以及降落后的损坏程度为区分胜负的标准。

放风筝场地多选在村子公墓旁的草地上,为的是怀念死者和亲人,祝愿后代健康成长。因为这个村子和其他中美洲的村落一样,儿童的死亡率很高,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五岁以下的儿童被饥饿和疫病夺去生命。所以在风筝节的时候,人们不忘在坟墓上放上用金盏花和松柏枝做成的花环。

此外,风筝节还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挑选情侣的好时机。因为玛雅禁止小伙子和姑娘轻易交往。平日里,小伙子每天在田地里耕种,早出晚归;姑娘每天除了在家里外,就是去市场和教堂这几个地方,他们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但由于风筝节期间禁令解除,所以小伙子和姑娘们就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在风筝节上寻找另一半。风筝比赛的胜利者将成为姑娘的首选目标。因此小伙子为了争得风筝节上的冠军,早在一个月多前就开始动手制作风筝了。

在20世纪初,他们做的风筝并不是很大,直径通常在半米之内。有一个好出风头的村民做了一个直径达12米的风筝,最终战胜了所有的风筝成为冠军。结果村民们就以为风筝越大就越能战胜其他风筝,便争先恐后地把风筝做得越来越大,制作出直径达四米的风筝也不足为奇。曾经还有个人做了直径达85米的大风筝,结果怎么也放不到天上去,成为玛雅人当中的一个笑话。

玛雅人在风筝上赋予了各种含义,通过上面的图案传达自己的心意和向往。比如有的风筝画的是一个穿着玛雅人传统衣装的小伙子,或是一对缠绵的情侣,还有显证结婚和爱情的玫瑰花;反映日常生活内容的,比如用兔子比喻儿女众多,用鸽子表现爱情和友谊,用苍鹰和老虎等猛兽表示风筝主人是个勇敢、顽强和坚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