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12年房价直跌一万元
1404000000023

第23章 高房价真相 (2)

房价高了,各利益部门的份额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则意味着蛋糕做大了,大家将分得更多。这样高房价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高房价更像一个集体大合唱,或者是一起团伙作案,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谁都会努力发出最大的声音。

“利益”永远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动力!

从上述这个公式中,我们会发现,房价越高,则意味着社会财富分配失衡越严重,钱被极少数人赚走了,最后受累的还是老百姓。

社会分配的失衡又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太多的闲钱需要找出路,房地产投资又成为最重要的渠道,而另外广大的低收入群体根本没有能力购买房产。这样形成一对残酷的矛盾,或者是一个残酷的循环,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拥有越来越多的房。

有些人可能会辩解,房价上涨对穷人也是一种福利。

房价涨得越多,政府可以收取更大量的税收,而穷人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获得住房资助,这也能维持经济正常运行,这样看起来是一个好的创意。

但高房价毕竟只能使一部分人受益,它会造成更多的人无钱买房,这样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团结与进步。

一个次贷危机就把美国及全世界搞得鸡犬不宁的,使世界经济受到巨大的拖累。美国的教训对中国房地产的发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也是中国人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

中国对高房价进行控制,唯一能做的就是斩断长长的利益链条,将吸附在房地产上的各种势力袪除。

富人的“炒房运动”

在北京拥有一套房,对于很多白领来说绝对是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总算奔到头了,要取得这样的结果一般都需要奋斗好几年或几十年。如果再进一步,在三环内买一套房子,如在寸土寸金的宣武门外大街92号海格国际大厦有一套房子,就可能是很多白领想都不敢想的。

但有一个叫郝鹏俊的人却在海格国际大厦拥有13套物业,这够牛了吧!不过更牛的还在后面,同样在海格国际大厦,他妻儿名下还有4套。除此之外,在北京人心目中极具分量的豪宅如朝外SOHO、巴黎城、信恒大厦,他还拥有18套住房。

仅在北京城,郝鹏俊就身揣35把钥匙,每套房里住个10天,一年365天就占去了350天,另外仅10多天才能到海南去度假。而在海南,他还有3套房产,这样的安排显然会大大降低海南3套房子的利用率。

郝鹏俊何许人也?他就是山西蒲县煤炭局党总支书记,仅仅是一个科级干部,号称山西煤焦领域反腐“第一案”的男主角。

事发后郝书记及其家属获得了应有的惩罚,他们显然没有福分享受北京的35套豪宅了。但他翻江倒海的能量还是让人久久难以忘记,绝对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科级干部贪腐的新纪录。

在对郝鹏俊的一审判决中,对涉案人员共处罚金32亿元,而据媒体公布的数据,蒲县2010年的一般财政预算为3亿元,这里差不多正好可以画一个等号。

我们经常听到富可敌国这个词,除非是阿拉伯及非洲的酋长或王子,在现实生活中还比较难找。但在郝鹏俊的身上,我们却可以造出一个恰如其分的词“富可敌县”。

这似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贪腐的案子,它引起我们最大的关注点无疑是38套北京和海南岛的房产。当大多数工薪阶层都在为几十平方米的栖身之所而苦苦奋斗时,贪官们却怀揣着几十把钥匙,为今天是去海南还是去北京的别墅里度假而发愁。

但这也让我们关注一个再普遍不过的现象,有钱人喜欢买房子,贪官郝鹏俊只是把富人们的这种爱好无限放大了。

人对抵御财富诱惑的能力是异常微小的,或者是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英国退休人士最近热衷于使用住房担保贷款买房置业,连102岁的老寿星都抵挡不住诱惑。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07年3月25日报道,这位老寿星将在未来25年里分期偿还总计20万英镑的购房贷款。倘若真能坚持到还清贷款那年,老人已经127岁。《每日电讯报》指出,全英国众多贷款购房人中很多是老人,他们为了买房不惜负债累累。

房地产总是上演着无数的神话,一套二三十万元的房子在数年后仅以百万元计,今天买的房子,明天一倒手,便有下家多花十多二十万元来接手。有时哪怕是一个认筹号,这使你在项目开盘选房时,可以早几步到选房区,也可以变成数十万元的现金。

房地产独特的财富神话,一分钱转眼间变成了一毛钱。这可比把钱存在银行里划得来。眼看着房子在不断升值,房地产行业可以激发人们对财富的无限欲望,炒房客也由单兵作战变成集团作战。

当富人们拼命买房子的时候,普通的工薪阶层不免心里发慌:房子这样被人抢完了,我还能住哪里呢?没有买房的条件也要创造出来。

更关键的是,开发商看见人们疯了一样地抢楼,不坐地起价都说不过去。

2005年下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已经是暗流涌动,17英里二期公寓均价2万多元,在深圳能买得起2万多元一平方米房子的人应该说是有头有脸、有身有份之人了,而且年龄也早已过了喊冲喊打的毛头愣小伙时期了。可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冲动地动起手来了呢?是什么逼得这些中年人,这些社会的中坚力量变得疯狂,要打要砸呢?

王石先生说:万科超过25%的高利不做!这次17英里二期开盘,“王小二”还是玩了一把厚黑学。

17英里10月1日上午开盘,客户8点半早早就到了售楼处,领取了号码牌。10点钟正式开始选房,但当这些远道而来的客户兴致大好地来到选房区时,却发现房价已经不是原先说的2万元,而涨到了24万元左右。

更为可气的是,三百多套房子你只有一百多套可选,因为部分房号被预留了起来,或者已经被人选走了,售楼小姐名之曰“销控”了。售楼小姐还故作神秘地说:你现在不吃,可能一会儿连渣都吃不上了!照这个样子,卖得这么火,下午肯定涨价!你爱买不买。

汇集在现场的上千个对万科死心塌地的客户,在万科看来,早已不是什么上帝了,而成了他们手中的一堆软柿子。

结果上帝怒了,软柿子也有雄起的时候,于是桌子与电脑齐飞、纸张与玻璃在空中乱舞,现场被砸得很彻底,很干净。

是谁给万科这样的胆子敢坐地起价呢,其实还是那些打着飞的,从全国各地赶到深圳的抢房一族,最后万科17英里的售楼处被砸也只能说是甜蜜的幸福。

钱存在银行里,一年虽然有利息,但微薄的利息与CPI比起来实在太不足道了,有钱人想到的便是保值增值,而房地产则是最好的投资目标。房子每年增值5%~10%属正常现象,炒房也成为稳赚不赔的游戏,如果再多涨一些,收益也将成倍增长。

房地产投资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最熟悉也是最简单的投资方式,只需要和开发商签订一个合同,其他的事都有人解决。而房地产以外的投资方式不是收益小,就是需要专业知识,这也让房地产成为有钱人的最好投资选择。

2010年4月“新国十条”出台,曾经火爆的楼市遭到当头棒喝。开发商在观望,购房者在观望,炒房者也在观望,楼市在价与量上都陷入僵局。

然而到了8月,楼市回暖的迹象日益明显,单月销售1199亿元,这已是中国房地产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样的态势让炒家蠢蠢欲动,炒房客的杰出代表——温州人又开始组团出击炒房了,这些炒房团少则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每个人出去买一两套房子又成正常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