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总有些青春要辜负
14185700000022

第22章 心怀长短灯

每日在办公室批完作业,写完约稿,大都已至深夜。匆匆披衣下楼,总能碰上那辆闪着暖光的末班车。

坐上它,疲倦的心便能得到片刻小憩。我喜欢这位微胖秃头的中年司机。散漫地叼着根烟,有意无意地和你聊上那么一段今日琐事,像极了电台里的午夜休闲栏目。

我曾笑问他,为何不改行做其他的职业,那么好的性格和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一本正经地说,真正看破红尘的人,什么职业都一样,譬如,司机。整天免费环游,有什么不好?

司机这个职业,我一直以为是容易让人怒火郁积的职业。想想,整天对着同样的站牌和马路,任凭前面川流不息,都得一语不发,所有悲苦哀愁独自下咽,天长日久,哪还可能有好性子?

这个男人有些特别。昏暗的马路上,每次前有行人,他都不会按下喇叭,提醒他们后有车至,只是不停地打着灯光,一亮一暗,一长一短。

诧异着问他,为何不按喇叭,他说,一来深夜,喇叭太吵;二来不知前方行人是否患有耳疾,如有,你再大声也不顶用。

顿时,我心中暖流遍布。庆幸自己与那么一位善良的司机同坐一车。感慨中,不得不佩服他的细心。

盲人是不可能在深夜中出行的,即便有,也极易辨出,因为他们的行动比常人迟缓,并握有探棍。而如果前方有人不幸患上耳聋,我们却无法看出。此时,唯一能告之他们后方有车的,只有这两束一亮一暗,一长一短的灯光。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同样让人为之感动的常事:

前几年,小区新建,因为搬家具,清理新居,每日都整弃出许多废品。当然,这些废品只得扔进小区深处的垃圾场。

不到几日,小区里多了一帮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外来人,手握钩子,背挎大包,在垃圾场不停地捣鼓着。

后来,有些人懒于奔向垃圾场,直接将垃圾放于楼道。如此一来,那些人的阵地便由垃圾场逐渐转移到了小区楼道。想必他们是知道长期利益的条件,每次都很是自觉地将那些口袋提到垃圾场翻找。

有人举报,名牌鞋子丢了!晾晒的冬衣无故失踪了!经查证,是那帮外来人员所为。也难怪,如此阴冷的天气,坐于家中的我尚且难以抵挡,他们袒露着身体,如何经受得了?

要他们赔偿确是不切实际,而让他们从此再不来小区,又太过绝情,不够人道。毕竟,那些我们抛之无用的垃圾是他们维以生计的根本。

最后,小区决定,将平日不大常用,或是过时的衣物连同垃圾一块放入楼道。前提是务必清洗干净,当做垃圾放于楼道,谁也不能亲手交递给他们,因为他们不是乞丐!

那些天,我第一次亲自彻底整理家居,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是这些年来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儿。

人世间,四季在不断轮转,唯有温情不变。倘若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两束一亮一暗、一长一短的灯光照耀着前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么,这世上,还有谁会因为绝望而断然了却自己的宝贵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