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14206900000036

第36章 促使孩子合作的魔力手段

如果问到现在的父母们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可能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回答说:“孩子不听话。”在这些父母看来,要孩子乖乖听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孩子表现出的抗拒叛逆的行为显示亲子关系正陷入某种危险之中。双方就像在进行一场拉锯战,没有一方愿意做出让步。

父母固然可以威吓孩子,也可以采用处罚的手段。但是,问题还会再次产生。究竟父母们是希望孩子变成盲目的服从,还是希望孩子可以保持自己的想法呢?父母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向孩子传达善意的信息,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行为都是为了他们好呢?下面有几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轻松让孩子愿意与父母合作。

1.说话的语气和内容同样重要

沙沙又把妈妈好不容易收拾好的屋子弄了个乱七八糟。妈妈简直太生气了,她大声呵斥了沙沙:“你又把屋子弄脏了!”妈妈可以说得上声色俱厉,因为她的劳动成果被糟蹋了确实令她非常气愤。

沙沙对妈妈的态度非常反感,这是她所熟悉的语气。每次当她犯了这样那样错误的时候,她都能听到来自妈妈那里的这种语气。她表现得厌恶而不合作,继续她的“破坏”行为。结果妈妈并没能如愿让沙沙停止她正在做着的事情,反而被她漠然的样子惹得更加生气。

妈妈将沙沙赶回了屋子,一边唠叨一边将屋子重新收拾了一遍。在收拾屋子的过程中妈妈慢慢冷静了下来,她开始回想刚才同沙沙对话的过程。这下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似乎有些问题。因为她注意到了在听到自己的呵斥时沙沙脸上所表现出来的厌恶表情。妈妈决定在下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时尝试转换一下自己的态度。

没过多久沙沙的老毛病又犯了,她照样把妈妈刚刚打扫完的屋子弄得很乱。妈妈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对沙沙说:“沙沙,你弄脏了妈妈辛苦打扫的屋子哦。”这一次,妈妈的语调和表情都非常的温和。

沙沙停下来,有些吃惊地看着妈妈,显然对妈妈这次表现出的态度感到非常讶异。但是她的表情明显少了以往的叛逆和厌恶。

妈妈又说:“如果沙沙能试着保持屋子的整洁,妈妈将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你做你喜欢的事情。”

沙沙听了妈妈的话,开始将乱翻出来的东西慢慢放了回去。

案例分析:

从这里可以看出说话语气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说话的内容。如果保持一贯的厌恶口气,则是在向孩子传达“你为什么总是改不掉老毛病,你是个愚蠢的孩子”的信息。因此说话时除了保持对孩子尊重的语言之外,还要保持尊重的态度。这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信赖,即“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你会知道怎么做比较好”。

2.简单陈述,少提问题

布布的表哥表姐一起来她家里玩。三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多少会有一点矛盾。一天,布布哭着去找妈妈,原来她最喜欢的芭比娃娃的头发被扯掉了。妈妈当然是有一点生气的,于是问那两个比较大的孩子究竟是谁干的,不过她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回答。两个孩子都不吭声,显然是对这样的问话方式充满了抵触情绪。布布的妈妈再三追问,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办法让两个孩子开口。

第二天布布还是哭着来找妈妈,原来她的卡通画册又被撕掉了两张。这次妈妈决定改变问话的方式了。布布的妈妈说:“布布的卡通画册被撕掉了两张,他挺伤心的。”这次她没有追着问究竟是谁干的了,她只是将情况简单地陈述给两个孩子听。两个大孩子的脸上露出比较尴尬的表情。布布的妈妈接着说:“如果有人也喜欢看卡通画册的话不妨告诉我,家里还有,我可以提供给他。”说完布布的妈妈就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过了一会儿,两个孩子来找她了,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案例分析:

无法否认“到底是谁干的”这个问题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觉,它的警示作用太过明显。它很清楚地告诉犯错误的孩子,你面临着两个选择:或者承认错误领受责备,或者撒谎或沉默逃避责任。不管孩子犯了怎样的过错,在回答了“到底是谁干的”这个问题之后,接下来将会引发“你为什么要这么干”这个更可怕的问题。如果是这样,孩子毫无疑问会选择撒谎或沉默的抵抗。

3.用“请”字来弱化命令并不有效

可可在看动画片的时候,爸爸过来了,他看了看时间,对可可说:“可可,请你关上电视。你该去做你的家庭作业了。”

但是可可毫无反应,他继续坐在原地看自己的电视,对爸爸的话置若罔闻。爸爸对于自己“有礼貌”的命令遭到拒绝而气愤不已。于是他又说了一遍:“可可,请你关上电视,也请你去做你的家庭作业。”

但是可可还是不理爸爸。爸爸这下更生气了:“可可,爸爸跟你说话你怎么不理我呢?爸爸已经对你很有礼貌了。”

这时可可说话了:“爸爸,请你不要打扰我,也请你不要说话打断我看动画片。我现在也说‘请’了,你是不是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了啊?”

爸爸一时语塞,联想到平时对可可说话的方式,自己也不禁哑然失笑。因为平时爸爸总是觉得加个“请”字就能弱化话语中包含的命令的意味。例如“请你上床睡觉”“请你把玩具收拾好”“请你快点吃早餐”。原来孩子是很聪明的,至少足够聪明到能看穿这些话语表面上看似“礼貌”,实际上却包含命令的实质。

爸爸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当自己很“有礼貌”地跟可可说话的时候,可可总是表现出一副很抗拒的样子。原来可可能听懂原来爸爸是在对他发出命令。

以后爸爸不再用这样多的“请”字和可可说话了。

案例分析:

父母在向孩子发出命令的时候还是会考虑到孩子是否容易接受自己的意见的。于是很多父母自作聪明地想用“请”字来弱化直接的命令。但孩子们是聪明的,他们能够明白这个“请”字包含的含义,而且对以这样的方式提出的命令表示公然的抵抗。因为包裹着“糖衣”的变相命令更容易令人反感。因此,父母最好不要把这个字当成百试百灵的武器。这不但不会让孩子同父母合作,而只会让孩子的抵抗情绪愈发强烈。

4.委婉的提示

佳佳的表姐因为离校远,所以寄宿在佳佳的家里。本来两个孩子相处得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表妹的一个习惯却给表姐带来了苦恼。

原来佳佳非常喜欢边做作业边听音乐,而佳佳的表姐却比较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做功课。但是因为是寄宿在别人家里,佳佳的表姐不好意思提意见,只好用棉花塞住耳朵来复习功课,但长时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一天放学,两个孩子照样回到家来做功课。佳佳又照自己的习惯打开了音乐,边听边做,很是开心。但是表姐就痛苦了,她实在没有办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这一切都被佳佳的爸爸看在眼里,于是爸爸走到佳佳的房间里对佳佳说:“佳佳,有的人喜欢听着音乐做功课,觉得这样效果好,但是还有一种人,是必须在安静的环境里才能专心做功课的。”爸爸说完退出了佳佳的房间。

佳佳的房间里传出的声音果然小了点,但过了一会儿又大了起来。爸爸再次走到佳佳的门口,说:“音乐。”

佳佳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关掉了音乐,并且问表姐:“这样可以了吧?”

表姐轻声说:“谢谢。”

案例分析:

很多时候跟孩子协商问题用不着太直接,只要给出一些提示就足够了。孩子能够听懂委婉的提示里包含的警示与友善并存的感情,这比单纯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当他们领会了你话语里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的时候,作为对你友善态度和委婉提示的回报,他们会照着你所希望的那样去做。

5.对年纪较小的孩子不断地重复原话,给出小小提示

天天家的客厅中央铺了一片榻榻米,那是给天天游戏的区域。因为天天的外公外婆和他们住在一起,爸爸妈妈担心如果老人家踩到地上的玩具会不小心跌倒,因此特意给天天规定了这样一片游戏区域。

然而天天并不能够完全理解爸爸妈妈的苦心,他还太小。于是他在玩耍的时候还是会将玩具弄出游戏区域,散落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天天养成好习惯,每次爸爸妈妈都要求天天自己把玩具拾回去。不过天天并不是每一次都表现得那么合作。

有一次天天在游戏区域搭积木,他玩得很开心,完全忘记了不能把玩具撒到区域以外的规定了。不一会儿,区域附近的地面上就掉落了几块积木。妈妈看见了,于是对天天说:“天天,积木掉了。”

天天没有搭理妈妈,而是继续玩他的积木,因为他并没有意识到该怎么做。

妈妈很有耐心地说了第二次:“天天,积木掉了。”

天天还是没有答应,妈妈说了第三次:“天天,积木掉了。”

看天天仍然没有反应,妈妈提醒说:“天天,积木可能让会人摔倒。”

这时天天抬起头,他看了看地上的积木,又看了看妈妈,慢慢爬起来,把掉在游戏区域以外的积木拾起来,放在区域以内的地面上。

案例分析:

这种办法适用于比较小的孩子,因为年幼,他们不可能非常迅速地领会父母话语中的含义。假如这是面对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那么他们做出的不理睬的反应就不值得原谅了,因为那是与懵懂无知有区别的,是一种挑衅。但是对于过小的孩子,父母不必这么认真,没必要为了孩子没有立即对自己的指示做出回应而感到恼怒。这时可以耐心点重复自己的话,如果孩子仍然没有做出相应的举动,不妨给一点小小的提示,点明自己的意图,有很多孩子往往需要父母重复多次才会听。

6.大孩子只需要最温和、最迅捷的提示

西西在家里做手工,她在拼一个很美丽的房子模型。模型每个部分的处理工作都是需要花一些功夫的,有的部分甚至要花很长时间。在完工后,西西没有把裁纸刀合上,刀刃很锋利,很容易伤到人。

爸爸看到了,对西西说:“西西,你应该把刀刃合上,不然你一不小心就会弄伤自己的。”

西西看了爸爸一眼说:“别逗了,怎么可能。”

爸爸走开了,但是对女儿表现出的这种举动感到不理解,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连这样一件小事也不合作。这时妈妈在厨房听到了父女俩的对话,从厨房走出来对爸爸笑了笑,然后对西西说:“西西,裁纸刀。”

西西没有答话,但是却立刻做出了反应——她拿起裁纸刀,把刀刃合上了。

爸爸这下更加惊异了,但是过了一会儿,他露出了若有所思的微笑。

案例分析:

对于比较大的孩子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给出的提示需要与年龄相符,就像对比较大的孩子来说,裁纸刀会伤人是个常识。他们所以没有及时合上刀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常识,而是因为他觉得手头上的事情更重要,或者是想小小地偷一下懒。如果父母因为需要他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而将这个常识再次告诉他的时候,他会觉得他的智力受到了挑战,往往就会表现出不配合的态度。因此,这种时候只要给他们最温和、最迅捷的提示就够了,直接点明需要他们要做的事,他们就会立刻去做。

7.名词和动词的区别

安安的妈妈和皑皑的妈妈是老同学,碰巧两家又是邻居。当两个妈妈要去参加一些聚会的时候通常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去。这天两个妈妈又相约带孩子一起去参加同学聚会。

聚会中来了很多人,这时小孩子在过道上跑来跑去就显得非常麻烦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乖乖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但是似乎孩子们并不愿意听父母的话。这时整个大厅里响起了一片声音,大家都对自己的孩子说:“坐下。”

但是孩子们跑得更欢了,显然他们并不喜欢父母在这样的场合对自己发出命令。皑皑的妈妈也同样对皑皑说:“坐下。”

但皑皑并不情愿,他嘟哝着说:“不嘛,我不想坐嘛。”

不过安安的妈妈就没有这样,她对安安和蔼地说:“安安,你的座位。”

安安看了看自己的座位,想了想,走回了自己的位置坐好了。

案例分析:

很奇怪吗?虽然发出的是同样的指令,但是为什么其中一种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这就是名词和动词的区别。当简单用一个动词来要求孩子的时候,这个动词往往代表的是一种命令,动词本身就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觉。而名词呢?代表一种提示。提示通常都比命令更容易奏效。就像皑皑的妈妈说:“坐下。”这个动词带着不容调和的命令性质,孩子很反感。而安安的妈妈说:“你的座位。”因为这个指示不是特别的明确,安安需要有个思索的时间,当她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座位上来的时候,她的热情相对会从“在过道里乱跑”这件事情上抽离,她会想“座位怎么了?”再联系到周围的环境,她就会明白妈妈是要求她坐到座位上,这时她就会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