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连海点评《史记》
14210400000001

第1章 大哉,黄帝!

“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pí)貅(xiū)(chū)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荚。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本,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译文”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pí)、貅(xiū)、(chū)、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yù)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涿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点评”

“黄帝公孙轩辕氏,实吾中华民族之元祖。吾中华民族有此生息昌大之疆土,有此博大悠久之文化,有此四千余年震烁世界之历史,翳维黄帝,为国族之神”。于右任先生这样写道。

的确,能称得上中华民族之元祖、国族之神的,唯有轩辕黄帝。黄帝是华夏民族古代领袖中最杰出的一位。强国而思始祖,饮水而思源泉。轩辕黄帝及其代表的轩辕古文化将永远是站立在时代风口浪尖的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水流千里,活在源头,中国文化的“根”只有到中华文明的源头去找,让我们追寻先祖遗风,弘扬我华夏精神吧。

一、黄帝起源

司马迁写《史记》从五帝写起。所谓“五帝”,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而司马迁根据《世本》和《大戴礼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我们常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算起的。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不仅汉族人民以黄帝为始祖,就是在神州大地上活动的少数民族,也多尊黄帝或炎帝为始祖,我们颇为自豪地称自己为“黄帝子孙”或“炎帝子孙”。

根据古代传说:黄帝和炎帝同源,二人都是少典的儿子。少典娶了有蟜氏部落的女人,生了黄帝和炎帝。黄帝在姬水旁成长,炎帝在姜水旁成长,所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国语·晋语四》)。姬水即沮水,在今陕西黄陵县;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岐山县。姬水和姜水一带,是周族的发祥地。

在战国以前的典籍中,并见不到黄帝的影子,只是到了战国以后,有关黄帝的记载才多了起来。但那些记载大多充满了神秘、离奇的色彩。

我们先从“帝”字说起。

战国晚期以后,“帝”才逐渐成为人君的称号。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开始称“皇帝”,从此中国才有了皇帝的称号。而这个“皇帝”,原来只是上帝的意思,也称为昊天上帝、皇天上帝,指的是统治宇宙的至上的人格神,相当于犹太人的耶和华、阿拉伯人的安拉。到了战国以后,随着阴阳五行观念的出现,与五行、五色、五方的观念相配合,出现了五色之帝:

青帝:太皥,东方,木。

赤帝:炎帝,南方,火。

白帝:少昊,西方,金。

黑帝:颛顼,北方,水。

黄帝:轩辕,中央,土。

可见黄帝是五行、五色、五方之帝当中的一个。因为他是中央之神,统辖着四方,所以在五帝中,地位是最高的。

二、黄帝,从神话世界里走来

在各种古籍中,关于黄帝的神话很多,下面我们就举出一些:

黄帝长着四张脸,天下四方都在他的监视之下。(《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

黄帝原来本着养性爱民的精神,不愿意发动战争。而四帝都以四方、四色纷纷独立,并且合兵进攻黄帝。黄帝因为“君危于上,民不安于下”,不得不出兵消灭了四帝。(《太平御览》卷七九引《蒋子万机论》)

黄帝住在昆仑山上。这个昆仑山,不是现在绵亘于新疆、西藏、青海的昆仑山,而是一座神话中的山。这山方圆八百里,高万仞(八尺为一仞),每一面有九眼井、九道门,门由开明兽把守。开明兽像虎一般大,长着九个脑袋,面孔和人一样。西边还有凤凰和鸾鸟(一种五色的神鸟),它们头上顶着蛇,脚下踩着蛇,胸前还挂着红蛇。北边有不死之树,花果可以制成不死之药。(《山海经·海内西经》)

“黄帝生禺号,禺号生禺京。禺京也称禺强,人面鸟身,耳朵上戴着两条青蛇,脚下踩着两条红蛇。出行时骑着两条龙。”(《山海经·大荒东经》《海外北经》)

“黄帝坐着由大象驾的车,由六条蛟龙拉着。一种人面、一只脚,叫做毕方的神鸟,坐在车旁。龙在前面开路,风伯(风神)打扫道路,雨师(雨神)往道路上洒水。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传说中会飞的神蛇)在地上爬行,凤凰在空中盘旋。奏着《清角》的乐曲,到泰山之上会合鬼神。”(《韩非子·十过》)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关于黄帝的出生,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神农氏时代,居住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境内的有熊国国君少典,与有蟜氏女子附宝通婚。一天,附宝在郊外散步,忽然天色暗淡下来,满天布满星斗,有道闪电像蛇一样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之后迅速消失。此时,附宝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愉悦,少顷,意识到自己受闪电感应而怀孕了。二十四个月后,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并以出生地为其取名为轩辕;轩辕在姬水(又称漆水,在今陕西省境)之滨长大,便以“姬”为姓。

传说中的黄帝那是“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

别人十月怀胎,他却用了二十四个月才出生,出生之时还伴有祥云异象,而且相貌凛凛,大异常人,如此威风八面之人,生就了领导者的范儿!

乍看关于黄帝身世的介绍,很令人怀疑这究竟是在读史书还是读神话:按照现如今的历法计算,黄帝在出生不足三个月时就会说话了!即便没有后面的描述,单这一条,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另一方面,这段文字中就黄帝的姓、名、号都给出了详尽的介绍:他本姓公孙,后来因为长期居住在姬水边,又改姓了姬,而名字“轩辕”,源于他的居住地。至于号,名堂就更多了:因为他是有熊国国君,所以号有熊;因为住在轩辕小山头上,所以号轩辕,不知怎么又号帝轩;大概因为出生之日有景云之瑞,所以又号缙云;再根据《左传》,他还有个号叫作帝鸿。总之,那个年代的人姓无定姓,号无定号,既可以跟着老祖宗姓,也可以住在哪里就跟着居住地去姓,不像我们现在,没有身份证之前跟着老爸或者老妈姓,有了身份证以后跟着身份证姓,就是不能走到哪里姓到哪里。

凡是古圣先贤,都是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的。这样的例子以后我们会常常看到。司马迁先生如何能知道距他两千多年之前的姬轩辕,一生下来没几天就能说话?我们无从猜测。不过至少他没有让姬轩辕先生在他娘胎里待上几年,或者是让她母亲梦见北斗星入怀而怀孕,已经是相当克制了。

一个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同时又性情敦厚、学识广博的通才,注定是个搅动天下风云的能人,执整个华夏之牛耳都是大材小用了呢!

“长而敦敏”应该是“成而聪明”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不勤奋学习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分辨能力,做到善听善视。若黄帝真的比常人高一等,除了他不平凡的出身,怕就是因为他的勤勉了。失败者失败的理由或许有别,成功者成功的原因却是相似的。

所以,长大后,他能带领手下,一路金戈铁马大杀四方,一夺天下大权!

三、威德并举,一统天下

轩辕代替神农氏建立新的部落联盟的过程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维护部落联盟。

先说咱们的老祖宗黄帝他老人家生活的时代,那时正好神农氏他老人家有点控制不住局势了,诸侯们互相争斗,玩命压榨老百姓,尤其是蚩尤,明显不服从上级管理呀,而神农氏他老人家却无能为力。这个时候,黄帝轩辕氏闪亮登场,只有力量强大的炎帝和蚩尤两个诸侯没有宾服。于是轩辕“习用干戈”,打着维护原来部落联盟的旗号讨伐他们,使他们都“宾从”了轩辕,这是一次争夺部落联盟领导权的斗争。在酋长姬轩辕的领导下,以部落联盟的名义征讨不听约束的部落,在各部落中立下威望。“挟天子而令诸侯”大概源于此吧。

第二个阶段,战炎帝于阪野。

这个时候,神农部落的酋长,被尊为炎帝的先生偏偏头脑发昏,以为各部落归顺是他的功劳,四下侵凌临近部落,于是乎,这些部落想不归顺姬轩辕先生领导的有熊部落都不行了。姬轩辕当然喜出望外,迅速发展生产,训练战斗部队,加强实力,扩大势力,向这个没落的部落盟主炎帝宣战,在“阪泉之野”大战三次,以胜利告终。轩辕向部落联盟的领导权迈出了确定性的一步。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因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关于炎、黄二帝最早也是最清晰的文献记载。黄帝、炎帝本是同父母所生的亲兄弟,为什么会同室操戈?《新书·制不定》说:“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事实上,其核心性本质问题,还是部落双头领导夺权之争。

关于黄帝和炎帝的这场战争,古书上有很多的记载。

阪泉之战是在矾山镇西南、涿鹿山北的阪泉河谷中进行的,面积不过八平方千米,开战后,黄帝率领“熊、罴、貔、貅、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六部军队各持自己的崇拜物为标志的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持一面类似“大纛”之旗,列开了阵势。

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率兵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带人用水熄灭火焰,黄帝帅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嘱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士兵看得眼花缭乱,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斗力逐渐增强,而炎帝利用崖头做屏障,只能观望阵势。然而,黄帝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蹿出,偷袭了炎帝营,活捉了炎帝,俘虏了兵丁,这一战让炎帝输得诚服,甘拜下风,甘愿帮助黄帝烧荒垦田,治理家园。

哥哥炎帝认输后,弟弟黄帝见好就收,于是兄弟联手让四方臣服。慑于兄弟俩的势力,四周的部落纷纷折服,就此黄帝夺权成功,掌握了天下,炎黄部落联盟形成。

第三个阶段,涿鹿擒蚩尤。

炎黄部落联盟形成之后,慑于兄弟俩的势力,四周的部落纷纷折服,可偏偏有不识相的,有个叫蚩尤的部落还是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地不听这哥俩的话,这就叫两个想维护世界秩序的兄弟有些恼火了,于是一场新的战争开始了,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涿鹿之战。”

据说,蚩尤生性残暴好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一个个铜头铁额,用石头铁块当饭吃。蚩尤原来臣属于黄帝,可是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他们把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军威大振,又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

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黄帝先派大将应龙出战。应龙能飞,能从口中喷水,它一上阵,就飞上天空,居高临下地向蚩尤阵中喷水。刹那间,大水汹涌,波涛直向蚩尤冲去。蚩尤忙命风伯、雨师上阵。风伯和雨师,一个刮起满天狂风,一个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反过来两人又施出神威,刮风下雨,把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结果,黄帝大败而归。

不久,黄帝重整军队,重振军威,再次与蚩尤对阵。黄帝一马当先,领兵冲入蚩尤阵中。蚩尤这次施展法术,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黄帝的军队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敌人,被围困在烟雾中,杀不出重围。就在这危急关头,黄帝灵机一动,猛然抬头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认定了一个方向,黄帝这才带领军队冲出了重围。

这样,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这一天,黄帝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昏然睡去,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说罢,飘然而去。黄帝醒后,发现手中果真有一本《阳符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个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后。”黄帝顿然悟解,于是按照玄女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重新率兵与蚩尤决战。

为了振奋军威,黄帝决定用军鼓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着一头怪兽,叫“夔”,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黄帝派人把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声音震天响。黄帝又派人将雷泽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传说这夔牛鼓一敲,能震响五百里,连敲几下,能连震三千八百里。黄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军威大振。

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特意召来女儿女魃助战。女魃是个旱神,专会收云息雨,平时住在遥远的昆仑山上。

黄帝布好阵容,再次跟蚩尤决战。两军对阵,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响,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兵听到鼓声勇气倍增;蚩尤的兵听见鼓声丧魂失魄。蚩尤看见自己要败,便和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杀上前来。两军杀在一起,直杀得山摇地动、日抖星坠、难解难分。

黄帝见蚩尤确实不好对付,就令应龙喷水。应龙张开巨口,江河般的水流从上至下喷射而出,蚩尤没有防备,被冲了个人仰马翻。他也急令风伯、雨师掀起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只见地面上洪水暴涨,波浪滔天,情况很紧急。这时,女魃上阵了,她施起神威,刹那间从她身上放射出滚滚的热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风停雨消,烈日当头。风伯和雨师无计可施,慌忙败走了。黄帝率军追上前去,大杀一阵,蚩尤大败而逃。

蚩尤的头跟铜铸的一样硬,以铁石为饭,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时,黄帝灵感突现,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这一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被黄帝捉住了。黄帝命人给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杀了。害怕他死后还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蚩尤死之后,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来抛掷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那每一片枫叶,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迹。

简单总结一下这场战斗:

双方装备:联军木石兵器装备加上禽兽部队PK蚩尤军的铜兵器装备(联军装备主要是石刀、石斧、棍棒之类加上驯化的虎、豹、熊、罴什么的;蚩尤部落则因掌握了炼铜技术装备了不少犀利的铜兵器)。

战争的结果:联军击败了蚩尤军一统天下。

愚以为,这是一场落后的军事装备战胜先进的军事装备的战争。落后的一方凭借人海战术以及有利的天气条件战胜了数量少,且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先进一方。在那场战争之后炼铜技术前进的步伐由于后进部落的消化吸收掌握,放慢了一段时间。

经过此战,炎黄部落与其他部落不断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干,书写了一部中华文明史。这场战争的胜利难能可贵,因为他很可能是一场刚刚摆脱混沌的人类与更加先进的文明所制造的智能机器人之间的战争。人类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也许那是一场愚昧战胜高科技的胜利。

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这就是轩辕(黄帝的名字)黄帝。

第四个阶段,黄帝取得这两场大仗的胜利,奠定了其中原霸主的地位。从此,公孙姬轩辕今日封禅,明日会盟,“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戎马倥偬中度过了他丰富多彩的下半生。轩辕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天下是应由有德有才者掌管的,“神农氏衰”,轩辕有这个本事和德行,他就该取而代之。

四、励精图治,功德盖世

坐了天下之后,黄帝没有贪图享乐,而是继续他的征程,业精于勤。人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雄才大略的黄帝,他的帝王之才在后来的治国中,更是展现无遗。

远古时候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轩辕黄帝领导的部落联盟的管理下,开疆拓土,天文、历法、宗教、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蚕开始出现,人们开始懂得按季节采伐渔猎,说明当时的人们,不再满足于一朝一夕的温饱,开始着眼于长期发展。生产和生活,日趋安定。透过司马迁先生描述黄帝他老人家功德的刀笔,我们看到一幅远古时代的氏族社会生态图。

东征西战中,黄帝有多大的家业呢?

黄帝所占有的领土,东到大海(山东),西到空桐山(甘肃酒泉),南到长江和湘山(在今湖南益阳),北到釜山(在今河北涿鹿)以北蒙古草原的边缘,大致为黄土高原一部分、华北平原大部、山东半岛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部分,抵得上现在小半个中国了。

黄帝的军队人数不详,但一定不会少,因为他经常用军队的兵营环绕左右作为防卫的屏障,可见数量不少!他们行进速度应该也很快,《史记》上说他们迁徙往来无常,军队都称为云师,云飘来飘去的,看似缓慢却是瞬间千里之外,可见黄帝军队行动的快捷迅猛。

百官也用云来命名,还设置左右大监官,来监督各方诸侯,如此把所有诸侯部落管理得服服帖帖,祭祀鬼神、祭奠山川河岳以及封禅大典的时候,大家就都应邀前来参加。

黄帝得到了能够推算日晨历数的宝鼎,对于天象气候的把握就更加便捷了。

于是他找来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四位执行力超强的助手来帮他治理百姓。让他们遵循宇宙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占卜阴阳五行之数,从而制定养生送死的制度;还帮助黎民百姓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使得万民免于存亡之难。

教导民众按时播种百谷草木,驯化鸟兽昆虫,以供日常需求。广泛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勘测水流、土石、金玉的分布状况,从而因地制宜,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此一来,天地之间,日月扬光,海水不波,山不藏珍;天无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宝。

古籍《帝王世纪》说:“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风后是黄帝的重臣,协助黄帝治理天下。他根据中华大地上山川土地的自然结构和走势,将国土划分为九州,又根据各诸侯国宾从黄帝的前后次序,设立十二国。

哪九州?它们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共为九州。

十二国的设置,是将原有各部族的图腾或几个图腾综合为一个图腾,共选留十二种动物,每种动物分别代表一个国家(部族)。其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那时节,简直一个清明盛世!

《史记》中赞扬黄帝:尽心尽力,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多听多看多观察,使得洪水泛滥得以控制;山野禁放,江湖沼泽、山林草原要求采收捕猎适度,节约资源,保持水土,爱护环境,造福后世。因此享有土德之瑞,加号黄帝。

古人还嫌黄帝不够伟大。不论是天文、历法、文字、算术,还是纺织、造船、弓箭、丝绸,中国人把远祖们大部分的创造都归功于黄帝和他的大臣甚至妃嫔们。我们且不论这些有多少属实,至少这说明国家的各项职能也大约从黄帝时期开始。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先祖,从他登上历史舞台起,就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用武力平定了诸侯间的混战,将一个各部族星罗棋布、四分五裂的部落社会,推向了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他不仅促进了氏族间的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雏形,也使得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发明有了划时代的跨越,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先祖们,从蒙昧走向文明。我国古史时期的干支历法、农工矿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均始于黄帝时代,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正因如此,后世尊称轩辕黄帝为:人文初祖、文明始祖。

五、人也?神也?

远古时代,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半人半神的传奇人物——公孙轩辕。这位发源于黄土高坡的部落首领以土为号,称为黄帝。在黄帝之前,有传说的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但我这里按照司马迁的算法,以黄帝作为中国人物史的开端。这个被司马迁形容为“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的伟大帝王三战克炎帝,涿鹿杀蚩尤,以武力打败其他残暴的部落首领,将德行加之自己治下,建立起了东至东海、西至甘肃、南至湖南、北至河北的部落联盟。据史学家考证面积约有225万平方千米,这是一个惊人的疆域。埃及全境才只有100万平方千米左右,这其中还有96%的沙漠。虽然黄帝建立起的是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盟,却在4000多年前一举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核心,其中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影响力。

黄帝的统治时间有多长呢?春秋时期孔子最调皮的学生宰予,曾经向老师问过这个问题。

孔子虽然不喜欢自己这个学生,痛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可是学生一提问题,他好为人师的脾性一发作,一下子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车的话。

宰予是这样提出疑问的——“以前我曾经听过荣伊的说法,他说黄帝寿命有三百年。我想问问,黄帝是人吗?到底是不是人?不然怎么会有三百年那么长的寿命?”

孔子当时肯定是哭笑不得,于是说道:“予,先代的圣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还有周公,他们的功业是非常之伟观,而黄帝还超过他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后世的先生们也很难详细地说清楚啊!”

宰予却抱着不弄清楚这个问题,白天就不睡觉的觉悟,继续追问道——“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记载,关于黄帝的事迹是那么神秘和隐晦,研究来研究去的,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君子以一事不知为耻,学生今天一定要执意问个明白。”

孔子只好大谈特谈了一通黄帝的功绩,这些话,后来都被司马迁照抄进了《史记》的《五帝本纪》之中,最后才回到宰予的问题上——黄帝之生前所实行的德政仁政,让人民受惠了一百年;当黄帝死了之后呢?人民敬服他的英明神武,一百年不动摇;两百年过去之后,黄帝王朝的人民依旧遵循他当初拟定的国策,延续他所开辟的路线,又是一个一百年。加起来,所以才说黄帝活了三百年。

孔子生平不喜怪力乱神,对于黄帝的传说,肯定知道,但也是不相信人世间有那么长寿命的人。而在宰予的执著下,以遗爱长留人心的强词夺理来自圆其说,未免有点诡辩的意味。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也曾经和宰予一样提出类似的古怪问题——“上古时代,黄帝据说长着四张脸,这可信吗?”

孔子的答复一如既往地强词夺理,一如既往地自圆其说——“黄帝任命和自己治国理念一致的大臣四人处理国政,君臣之间非常默契,往往意见吻合,不需要约定就能办成大事,这就是所谓的四张脸。”

宰予和子贡提出的问题,至少说明了一点,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黄帝已经被完全神化了。人怕出名猪怕壮,特别是领袖,一旦被后人神化了,想当个正常人也不可得啊。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司马贞《索隐》引《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阳周在隋朝时改为罗川,桥山也称子午山。因此以上两说所指的地方是一致的,桥山的位置就在今陕西黄陵西北,相传山上有黄帝墓。此处有沮水穿山而过,山成桥形,因以为名。

《尔雅》则是这样解释桥山得名的:“云山锐而高日桥也。”

今天,陕西黄陵的黄帝陵已经成为著名的人文景点,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必到之所。

还有一种说法,说由于黄帝恩泽四海,最后升天成仙。

《史记·封禅书》上说他临死的时候,有一天龙从天而降,要将他接引到天上去。黄帝就骑在龙身上,他的臣子和后宫跟随的有七十余人。这当然是神话了。

张守节《正义》引《列仙传》说,黄帝轩辕氏自己选择了大去之日,与群臣告别,葬在桥山。后来山崩棺露,里面只有随葬的宝剑和鞋子,而黄帝却不知所踪。

《汉书·武帝纪》都曾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武帝勒兵十余万,巡狩朔方,在祭祀黄帝冢的时候,武帝满怀疑虑地问臣下:“我听说黄帝没有死,为何现在又留有他的墓呢?”有臣子回答说:“黄帝已经成仙,飞升上天了。这个墓里只有他的衣冠。”这表明,黄帝成仙的说法在汉武帝时代已经十分流行了。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认为它与后来逐渐盛行的游仙思想不无关系,同时它也反映出后世人们对黄帝的无限景仰之情,并由此产生了对黄帝归宿的良好愿望。

事实上,先秦的典籍提到黄帝之死时的情形,和司马迁的说法是完全的不同。《竹书纪年》上说:“黄帝的统治持续了一百年,发生了大地震,黄帝去世。”《尚书》则说黄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发生了大地震。这两种说法,都指出涿鹿发生了地震,晚年的黄帝就此去世。

只是到了后世,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意识的增强,和天人相应之说的流行,诸子百家都不愿意接受,也不能接受施行德政的圣王,我们的人文初祖居然被老天爷直接惩罚而死,于是,就有了黄帝乘龙上天,群臣后妃相从的传说。

黄帝出生充满神话色彩,去世后依然,莫非黄帝仅仅是个传说?

不能这么简单地看问题。我们知道:世界上一切民族的较为原始的神话,看起来好像是脱离现实、不着边际的,但那都是通过人的观念创造出来的,是客观事物对人的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它虽然不能直接完全地反映历史的现实,却可以间接地、曲折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历史情况。有时好像历史的倒影,也像在水波激荡下的若明若暗、若隐若现的影像。学者们通常称之为史影——历史的影子。

由此我们知道,黄帝的形象是从人逐步演化成神的,而且这种演化是在人们的无限崇拜中完成的。今天,黄帝是人还是神,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成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明证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是一个符号也好,是一种观念也好,总是民族之根的象征。

历史学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是什么维系着中华民族始终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延续了五千年,中间虽也有外敌入侵,但民族精神从未泯灭?黄帝的影响力,给出了最早的答案。黄帝作为最早的纽带,将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延续至今,黄帝功不可没。在此,向为我们开创历史、开拓家园的先人致敬!

大哉,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