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连海点评《史记》
14210400000026

第26章 太后称制大封吕姓

“原文”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译文”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秋季八月戊寅日,惠帝逝世。发丧时,太后只是干哭,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任侍中,只有十五岁,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一个儿子,如今去世了,太后只干哭而不悲痛,您知道这里的原因吗?”陈平问:“是什么原因?”辟强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顾忌的是你们这班老臣。如果您请求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二军,并请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在朝廷里掌握重权,这样太后就会安心,你们这些老臣也就能够幸免于祸了。”丞相照张辟强的办法做了。太后很满意,才哭得哀痛起来。吕氏家族掌握朝廷大权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点评”

刘盈在位期间,吕后过着近乎平静的日子。虽有过担忧,有过焦虑,但儿子仁孝,自己说一不二,不用她过于操心,让她有了一段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但这看似美好的时光却真的只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八月,年仅二十三岁,刚刚当了七年皇帝的刘盈因病逝于未央宫中。

吕后会有什么打算呢?

一、白发无泪送黑发

惠帝做了七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过早地死去。惠帝死后,吕后又执政八年。这前后十五年,是汉王朝从建国到文景之治的过渡时期、奠基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惠帝死后,吕后装模作样地哭了一场,可她只是在那儿扯着嗓子叫唤,眼里没有一滴眼泪。刘盈发丧,吕雉扶着棺椁大声干号,却没有一滴眼泪。

这当然不是她对刘盈没有感情,只是现在她忧心如焚,心事重重。刘盈的死对吕雉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虽然一直担心刘盈不事保养,身体虚弱,所以才急急让张皇后假孕生子。却不想孩子还在懵懂之中,刘盈就撒手西去了,只留下她们老弱妇孺。自己还未做任何的准备,朝中没有心腹可靠之人,吕家的人虽封侯,但手中并无实权。而刘邦的其他儿子自然是虎视眈眈,大臣们也位高权重,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吕雉当然完全顾不得伤心。

从狭小的闺房,走上了这浩大的朝堂,这一切让吕雉始料未及。本以为皇太后就是自己人生的顶点,没想到一步步,步步为营,不知不觉中却成大汉帝国刘家王朝的主宰。

大权在握,本应欣喜异常,可是此时的她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力,从未有过的忧虑和恐惧。高处不胜寒,四面八方射过来的刘姓子孙的目光,总让她感到如芒在背,手中的权杖她握得越紧,越是感到它要像沙一样流走。因为走到这里她已倾尽所能,付出了一切,可是如今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她却觉得仿佛什么都没有得到一样的空虚,要填补这巨大的空洞,她必须做些什么,要不然便会如脚踏云端一样的不踏实。

虽然现在吕氏家族的人都已手握重权,可是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王,他们也一样为刘姓江山出生入死,如今刘家人不论有没有功劳,不是这个王就是那个王。记得父亲曾经说过,吕家的荣耀全系于她身,而如今她已有了这个能力,她要完成父亲的夙愿,为吕氏家族也戴上耀眼的光环,也是为自己的权杖找一个支点。

儿子惠帝死去,吕后竟然连一滴眼泪也没有。张良的儿子张辟强看出了吕后假哭的秘密,对陈平说:“你们知道太后不流泪的原因吗?”陈平摇摇头,说:“不知道。”张辟强神秘地说:“太后死了儿子,怕大臣们另有打算,所以虽然伤心却哭不出来。太后怀疑你们,能轻易放过你们吗?”陈平一听,着急地问:“那可怎么办呢?”张辟强献计说:“不如请太后拜她的两个侄儿吕台、吕产(吕泽之子)、吕禄(吕释之之子)等人为将,分掌南汉长安城礼制建筑遗址、北军,再让吕氏子弟分据长乐、未央两宫的职务,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你们可幸免。”

其实,南、北军权和中朝机要本来就已经全在吕后手中。张辟强的建议,不过是要让一大批吕姓子弟,有正式的名义登上政坛的前台而已。陈平听从了他的建议,与同僚一起向太后奏请,于是“太后悦”,这才掉下泪来,大放悲声,痛哭死去的儿子。

二、临朝称制大封吕

人性对权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为权力不仅可能满足一个人物质生活的各种需求,而且权力还可以满足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各种需求。

权力不仅可以保护自己,权力还可以征服对手。因此,要吕后放弃权力那简直是与虎谋皮!

所以,惠帝死后,吕后只有一种选择:继续掌握国家大权!

要继续掌握国家大权,有两种途径可供吕后选择:一、是扔掉一切遮羞布,自己直接当皇帝;二是再立一个小皇帝,自己掌控朝政。

事实是,吕后没有直接当皇帝,而是选了一位小皇帝。

惠帝死后,太子刘恭继位。一般认为刘恭并非惠帝“真正”的子嗣,而是“养子”。这是为什么呢?问题还是出在惠帝的母亲太后吕雉身上。

在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吕后竟然要儿子娶他的外甥女张氏为皇后。张氏是张敖的女儿,而张敖的妻子就是惠帝的姐姐鲁元公主。只不过张氏并非鲁元公主亲生,但仍然算是刘盈的外甥女。吕后做此乱伦的婚事,究竟作何想?无人得知。但惠帝不满这个包办婚姻是极为明显的,与张氏只是挂名夫妻而已。此外,惠帝再没册立别的妃子。正因为如此,惠帝没有嫡传嗣子。

少帝年幼,吕后临朝称制,开始了汉朝的高后时代。

临朝称制就是吕雉以皇太后名义行天子之权,与后世的太后垂帘听政而仍得借皇帝名义颁诏,大不相同。从这“皇后之玺”的意义上讲,吕后可以算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是一位有实无名的“皇帝”,甚至纪年都用“高后”名义。所以,《史记》和《汉书》分别把她列为《吕后本纪第九》和《高后纪第三》,是有道理的。

吕后称制伊始,首先排挤王陵等老臣,再以吕氏控制南北军,又实际掌握了丞相、御史大夫等行政权力。至此一切朝政大权,事实上全由吕后独揽。

自称制以后,为了加强自己党羽的力量,吕后违背汉高祖生前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约定,大封诸吕为侯为王,甚至连妹妹吕嬃也被封为临光侯。

吕太后一面破坏刘邦确立的“非刘氏不王”的原则,一面又加强扩大刘氏和吕氏的联姻关系,以加强扩张吕氏的权势,并进而控制刘氏诸侯王。

老刘家的天下,在吕后的手里,几乎全部姓了吕。诸吕朝中掌大权啊,刘氏江山实已危!

不幸的是,吕雉实际上在重蹈刘邦的覆辙,她再多的安排也不能预保她死后的世界,也保不住吕家后人坐享天下。

公元前180年7月,吕太后去世,诸吕害怕老臣和幸存的刘氏诸王秋后算账,于是阴谋作乱,想要夺取刘氏天下。

然而刘章之妻吕氏,却对丈夫一往情深,唯恐他死于非命,做出了背叛家族的举动:将诸吕的计划向丈夫刘章和盘托出,刘章又立即将消息飞报给了哥哥齐王刘襄。

于是,齐王刘襄就联合老臣讨伐诸吕,吕氏家族很快就覆灭了,天下又重新回到刘氏的手上。

三、太史公评吕后

在历史上对于吕太后的评价是毁誉参半。

毕竟,她为她的子民也做出了一定的功绩。然而,她在民间的形象却比较差劲,无非是因为她诛杀功臣,还砍人手足为人彘。平常百姓的抽象思维总是比较差,不容易去记住位高者的德政。但是,对于名人隐私,坊间流传的闲言碎语总是带着由衷的兴趣。都说人的性格是一半纯白一半阴暗,无奈,可怜的吕太后,大家只记住了你阴暗的一面,谁叫你是名人呢!

太史公对吕雉的政绩做了中肯的评价,他说,吕雉称制期间,她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施政不出门户,天下却也安然无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专心从事农耕,衣食富足起来了。老百姓还算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从太史公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吕雉虽在宫廷之中披荆斩棘,挥鞭牧敌,在治国上却还一直遵循刘邦制定的“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以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方针政策,从民之欲,让刚从战乱中脱身的百姓可以喘一口气。

虽然身居最高位,吕雉对奢侈品却从来没有过特殊的嗜好。刘邦比较喜欢声色,而惠帝、吕后统治期间都无过分奢华铺张,形成了汉初节俭风气,为后来的汉朝盛世“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不起刘家的吕雉,可以说对得起天下苍生,对得起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