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快乐的有效方法莫过于对任何事物只集中注意瑕疵,假如望向天花板时只盯着缺了块天花板的那处地方。又如有个秃子对我说的:“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首先观察人群中有否另一个秃头。”
一旦你找出自己缺了哪一块天花板,就要探讨,若重新取得这块天花板是否真的可以使你快乐。然后你有三个行动选择:去找到这块天花板,或用另一块不同的天花板补上,又或者根本不予理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没掉的天花板上。
我多年来研究快乐的道理,得到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人的一生遭遇和他是否会获得快乐并无太大关系。稍加细想就会明白这道理,很明显。你一定也认识不少人,生活颇为顺利,但从根本上来说不快乐;我们也知道有些人吃过不少苦头,却能乐天知命的生活。
第一道秘方是感激。快乐都存于有感激之心的人,无感激之心的人不会快乐。我们总以为人是因为不快乐才抱怨,事实上,是抱怨促使人不快乐。
第二,要知道快乐是另一件事情的副产品。明显的快乐源泉是各种使我们生活有目标的活动,例如研究昆虫或打打球。当你用心投入自己喜好的运动时,你获得的快乐将不计其数。
最后,应有如下的信念:这世界上有些永恒的事物是超越我们的,而且我们的生存有更重大的意义。这信念会使我们生活更快乐。我们需要精神上或宗教上的信仰,或者秉持自己的人生观。
无论你的人生观是什么,都该包含这个道理:如果你凡事都从好的方面看,对人生一定有好处;如果你总是往坏处想,日子就难过了。如果你想开心过日子的话,那么,请立即快乐起来。
每天最好自寻烦恼,即便只是芝麻大的小苦恼,也要烦恼一下。要不然,待到真正的大烦恼来临时,你怎么经受得住?
为何自讨苦吃——弗兰克·苏里文
别人说:“快乐总比忧愁好。”而我说:“忧愁更胜快乐一筹。”请问,哪有像今天这样充满了忧愁的大好机会?既然如此,不好好发愁一下,怎能对得住自己?每天最好自寻烦恼,即便只是芝麻大的小苦恼,也要烦恼一下。要不然,待到真正的大烦恼来临时,你怎么经受得住?
我可是出了名的自寻烦恼、自讨苦吃的专家,凭这个称号,现在提出几点成功的心得:
忧愁须及时,不可拖延。你不能说,我今天不必忧愁,我太开心了,明天再发愁吧。但明天你要是更加开心,那又怎么办?
不要以为有人说你年轻,不应该忧愁。其实,开始忧愁越早越好。善于自寻烦恼的朋友十几岁便开始了忧愁,这倒是个好现象。也不要方枘圆凿,格格不入。觉着自己的脾气适合那一类烦恼,然后顺道而行,锲而不舍。
也许你可能对自己说:“这么一件小事,我值得为此烦恼吗?”这种态度实在不可取。要知道,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转化过来的。例如,你对朋友可能说了不客气或无聊的呆话,你曾否因此烦心?如能善为运用,这种思想就可使你终日寡欢。或者想想,他曾否故意说了得罪你的话?诸如此类的事,也可以使你一天到晚忧愁。
我最擅长于制造一些无聊的小烦恼,善加培养,把它酿成称心如意的大烦恼。或许是我的想像力太过丰富。一封信寄出以后,我常常苦思:可曾贴了邮票?地址是否正确?直想到神智疲惫而后已。
不忽视传统的烦恼,文明的命运问题和缝纫刺绣一样,可以随时拿出来忧愁一番。也不要忘记以你的健康为题,你可能以为目前身体很好,但是你也可以想像自己生了什么病,建议你看几本医学书籍,我保证你至少会发现自己有几种乃至十几种病状。
如果你是个天生的乐天派,任何书籍也无法使你找出病症。那总可以为家人或朋友烦心吧。我就知道有一位太太,为她独生子的健康烦心了19年,而她却从来未曾有过病痛。
对了,你还可以为了钱而发愁。方法很简单:如果没有钱,就为赚钱发愁;如果有钱,就为怕损失发愁。
不论如何,千万别与那些劝你不要烦恼的人为友。不要让一天白白过去而毫无愁事。即使没有发愁的理由,也要设法找些理由来杞人忧天,这才算得上自讨苦吃。
也许你正在人生的十字路上徘徊,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那么,我只想告诉你,千万不要等到岁月流逝时,才绝望地喊:“还我青春。”
两条路——让·保尔
那一个大年夜。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目光中流露着悲戚,无力的脑袋微微仰起,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他垂下了头,眼睛无神地看着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坟墓的旅途中,已经消磨掉了六十多个寒暑。在他这六十多个寒暑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几乎没有拥有过什么快活的事情。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体态龙钟、脑袋空空,忧郁时刻折磨着他。
老人回忆起他的年轻时代,他清楚地记得在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方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漆黑的无底深渊,那里的泉眼流出来的毒液,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悲痛失声喊道:“老天爷啊!放我回到从前吧,求求你啦!爸爸呀,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这次我一定不会选错。”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都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他轻抛的年华留在那里。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嗡——”的教堂钟声使他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在那时,双亲对他倍加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祷。懊悔和悲伤涌上心头,使他无颜面对天堂的父母。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不,不,我不要这样死掉,把青春还给我!”
说着,他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他开始想到自己所犯的一些错误,他开始想要一一纠正、弥补过错,因为他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天,他还没有成为那个老人,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他还有足够的时间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也许你如同这位年轻人一样,正在人生的十字路上徘徊,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那么,我只想告诉你,千万不要等到岁月流逝时,才绝望地喊:“还我青春。”
一个人如要不虚度自己的一生,他必须知道,什么是他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为了知道这一点,他必须理解他自己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
生活的道路——托尔斯泰
一个人如要不虚度自己的一生,他必须知道什么是他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为了知道这一点,他必须理解他自己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各民族最英明、最善良的人们一直在传授的。全部这些学说在主要方面彼此之间是一致的,也与每个人的理智和良心对他的启示相一致。这个学说是这样的。
除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探索到的和从人们那儿知道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些我们所没有看到的、没有听到的、没有探索到的和任何人也没有告诉过我们的,但却是世界上我们最理解的东西,这就是赋予我们以生命并被我们称之谓“我”的东西。
我们承认赋予我们以生命的无形之源在一切活的生物身上都有,尤其在与我们类似的生物——人的身上特别活跃。
我们在自己身上意识到的和在与我们类似的生物——人身上承认的、赋予全部生物以生命的、万有的无形之源,我们称之为灵魂;而赋予全部生物以生命的、万有的无形之源本身,我们称之为上帝。
人们的肉体使人们的灵魂彼此分离并与上帝分离,人们的灵魂力求与它们所分离的东西融合,通过爱达到与别人的灵魂融合,而与上帝融合则依靠自己的宗教意识。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就在于通过爱和自己的宗教意识日益与别人的灵魂和上帝融合。
人的灵魂与其他生物和上帝的日益融合也是人的日益幸福,是通过灵魂摆脱妨碍人类之爱与自己的宗教意识的障碍取得的,那些障碍是罪孽,即对肉欲的放纵、诱惑,或对幸福的错误理解、迷信,即为罪孽与诱惑辩解的错误学说。
妨碍人类与其他生物及上帝统一的罪孽有:
贪吃之罪,即贪食与酗酒;淫乱之罪,即放荡的性生活;游手好闲之罪,是将自己从满足自己需要的必要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贪财之罪,是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来获取和保存财产;罪孽之中最坏的莫过于使人们分离,如嫉妒、恐惧、斥责、敌意、愤怒,总之对人们不怀好意。阻止人的灵魂通过爱与上帝及其他生物融合的罪孽,就是这些。
吸引人们犯罪的诱惑是对人际关系的错误认识,也就是骄傲的诱惑,即自己优于其他人的错误认识。
不平等的诱惑是可能把人分成最高等和低等人的错误认识。
支配他人的诱惑是一部分人有可能和有权利用暴力安排另一部分人的生活的错误认识。
惩治人的诱惑是一部分人有权为了公道或者改造而对人行恶的错误认识。
虚荣的诱惑是人的行为准则没有从理智和良心出发,是对人间的意见与法规的错误认识。
吸引人们犯罪的诱惑就是这些。为罪孽和诱惑辩解的迷信是国家的迷信、教会的迷信和科学的迷信。
国家的迷信认为少数游手好闲之徒统治大多数劳动人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教会的迷信是这样的信念: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的宗教真理被发现了,攫取到教给人们正确信念的权利的某些人才拥有惟一的表现得尽善至美的这种宗教理论。
科学的迷信是这样的信念:一切人的生活所必要的、惟一的、正确的知识仅仅是那些偶然从浩瀚的知识领域择选出来的、形形色色的片断,大部分是些不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在一定时间内引起少数人的注意,他们摆脱了生活必需的劳动,因而过着一种不道德和不合理性的生活。
罪孽、诱惑和迷信,一面阻止灵魂与其他生物和上帝融合,一面又剥夺人们仅有的幸福,因此为了人们能够享有这种幸福,应当与罪孽、诱惑和迷信作斗争,为此,人应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