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18

第18章 李大钊——让孩子远离恶习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有重大贡献。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李大钊幼年就丧失父母,孤苦伶仃,靠祖父李如珍抚养。李如珍也是一个读书人,他对孙子十分喜爱,但管教也非常严格。

从3岁起,李大钊就随祖父识字读书,白天教,晚上问,直到学会了才睡觉。有时祖父带他到亲友家,他就把人家门口的对联背下来。在村子里玩,就认村里的一些碑文告示。由于他专心学习,到五六岁就有一定识字能力了。

李大钊七八岁时虽然已入私塾读书,但仍然非常顽皮。那时,他家对面有一座庙,经常有一群不务正业之徒聚集在那里赌博。祖父李如珍担心孙子染上坏习气,一再警告孙子不许去那里玩。

有一天中午,到了吃饭的时间李大钊还迟迟没有回家。祖父在家里等得十分着急,便忐忑不安地朝那座人声鼎沸的寺庙走去。果然不出所料,淘气的孙子夹在一群小孩中,正在那里看热闹。祖父气坏了,扭头就回家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大钊偷偷摸摸地回到家中,蹑手蹑脚地坐到桌旁去吃饭。可是,他看到一向和蔼的祖父板着脸,很严肃,他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后悔不该去看那些人赌博。吃饭期间,祖父一直沉默不语。

吃完饭,祖父把李大钊叫到身边,问道:“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啊?”

“我刚才看‘扔玩儿’(”扔玩儿“是一种赌博游戏)去了。”李大钊老老实实地回答。

“看‘扔玩儿’很热闹吧?”祖父又问道。

“嗯,是很热闹。”李大钊小声回答。

祖父点了点头,说:“是呀,看‘扔玩儿’比在家里坐着读书写字要热闹得多啦!可我平常嘱咐你的话,你全忘了吗?那些人空长着一双手而不劳动,满身铜臭味。我不让你去那里,你偏去,你说该罚吗?”于是,祖父便让李大钊到屋顶上去翻麻。

那时正值七月伏天,屋顶上的麻又厚又密,李大钊吃力地翻着,很快就汗流浃背。李如珍虽然疼爱孙子,却决不姑息他的点滴过错。

李大钊的表姑看到这种情况,心有不忍,来向祖父说情,他才把孙子从屋顶叫下来,教导他道:“以后可要好好读书啊!不要再去那里看热闹了,要是迷上赌博,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出息了。”接着又心疼地为孙子擦去汗水,倒水给他喝。

从此,李大钊不忘祖父的教诲,认为劳动可以锻炼意志,消除恶习,以后他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和子女。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自己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吗?

2.你有没有了解一下你的孩子都结交一些怎样的朋友呢?

3.你注意过孩子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吗?

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着美好的期望,所有的孩子在人之初都是本性善良的,那为什么还有很多的孩子会染上恶习,如偷窃、赌博、打架斗殴等等?那是因为环境。在道德、意志和品行方面,孩子是极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影响的,甚至坏的影响毁掉一个孩子比好的影响成就一个孩子要更容易得多。而且,孩子天生爱模仿,即使是开始他反对的事,接触多了以后,也会渐渐麻木,并染上恶习。所以,为人父母者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远离恶习。

让孩子远离恶习,就要杜绝孩子与恶习接触的机会,所以,做家长的就要注意孩子周围是否有以下几类场所或环境:

第一,赌博游戏室。赌博游戏室中的赌博游戏非常符合孩子喜好惊险、刺激的秉性特点,如果开始因为好奇而进入,那长此以往,难免会陷入其中。如果李大钊家对面的庙里没有人聚众赌博,那年幼的李大钊便不会因好奇而去看,还好,因为祖父管教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劣质租书店。书,原本是知识的承载体,是让人享受精神盛宴的。然而,某些动机不纯的人却将一些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书给孩子们看,时间长了,也会将孩子引向歪路。

第三,屠宰场地。孩子原本是善良的、热爱小动物并富有同情心的。如果经常有机会看到屠宰动物的场面,孩子就会逐渐变得麻木,并有可能也产生暴力倾向。

让孩子远离恶习,首先要以预防为主,但如果孩子不幸已经染上恶习,那家长也不要灰心、失望,适当采取一些方法也可以纠正孩子的恶习。

第一,帮助孩子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要做到这一点,家长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可以用生动、具体的事例打动孩子的心灵。李大钊的祖父就是先晓之以理,说明赌博的危害,然后适当惩罚,随后又动之以情,李大钊在这一过程中真正看到了祖父的一颗对待自己的真心,从而从内心深处远离了恶习。

第二,静下心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恶习一旦沾染上,就会反复地出现。因此,家长首先要有心理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孩子。恶习不同,孩子也不同,所以应当针对恶习、针对孩子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帮他们克服。如习惯挥霍的孩子要钱时,家长必须问清楚钱的用途和数目,然后决定给不给和给多少,过后还要追问孩子是怎样花钱的,并且收回孩子剩余的钱。

第三,父母承担起榜样的力量。在一切对孩子有不利影响的环境中,家庭环境最为突出。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争吵,有暴力倾向,那孩子肯定也会有暴力倾向;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抽烟,那就不要让孩子生活在烟雾缭绕的环境里;如果不想让孩子看电视成瘾,那父母就不要以电视为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第四,父母在纠正孩子的恶习时,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孩子感受爱护、关心,感受到尊重、理解,而不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及他的恶习的嫌恶,这样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五,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家规”来约束孩子的行为。儿童时期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自我控制力,即使改了的恶习还是有可能再犯的。所以,为了巩固孩子改变恶习所取得的成绩,促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可以在孩子参与的情况下,制定一些相关的家庭规范,来约束孩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