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26

第26章 埃德加·艾德里安——向被错怪的孩子道歉

埃德加·艾德里安(1889~1977),英国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曾担任皇家学会的弗勒顿研究院教授、剑桥大学教授以及皇家协会总裁。1932年,因对皮肤和肌肉的机械感受器中“全无定律”的证明和对适应现象(艾德里安定律)的发现,与谢灵顿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艾德里安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父母都是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士,对孩子的教育也相当严格。他们秉持的原则是:该做的就大力支持,不该做的就坚决禁止。

有一天,小艾德里安在河边玩耍,忽然发现岸边躺着一只从上游冲下来的死狗,已经被水浸泡得有些臃肿,甚至还有一点腐臭味。小艾德里安高兴极了。要知道,平时喜欢解剖的他,只解剖了一些小虫子、小鸟和小老鼠之类的小动物,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而最近,他刚从一本生理书里学到了介绍狗的内部结构的知识,正想实验实验呢,没想到上帝成全他,就让他碰上了一只死狗。

于是,小艾德里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死狗拖了上来,放在一个干燥的地方,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就解剖开了。他一边干着,还一边掏出小本本,在上面记录着什么。他干得很认真,忘了时间,忘了回家吃饭。

母亲在家里等急了,只好出来四处寻找。这时,一位熟人告诉他,小艾德里安正在河边玩一只死狗,弄得满地脏兮兮的。说完,那人还做出恶心的样子,并瞪了小艾德里安的母亲一眼,意思是说:你是怎么管教你的贵族儿子的。

母亲一听,气得火冒三丈。她跑到河边,看到了儿子果然像那位熟人描述的一样。她一边跑来一边大声斥责儿子:“天啊,你把谁的狗打死了?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别人家的狗?这是不能容忍的。”

“妈妈,你误会了。”蹲在狗身边的小艾德里安站起来辩解道,“这根本不是我打死的,它是从河上游漂下来的。你看,它身上都有臭味了。”

“那也不行。你看你把狗弄得多脏!满地都是五脏六腑,太恶心了。你怎么这样不讲卫生?”母亲余怒未息。

“妈妈,我这是在解剖狗呢。你看,我把狗的内部结构都弄清楚了,还记下了不少数据呢。”

母亲仔细一看,顿时感到自己太鲁莽了。儿子既没有打死狗,也不是为了玩死狗,他是为了解剖这只狗啊。儿子平常就喜欢解剖动物,这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索的精神,不是曾经得到家里的大力支持吗?自己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就骂孩子呢?

“对不起,孩子。妈妈误会了你,你做得对。妈妈保证以后再不干涉你做实验了。”

看到母亲亲切的目光,小艾德里安笑了,继续埋头进行他未尽的工作。

正是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才使艾德里安一步一步走进了科学殿堂。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错怪过孩子吗?

2.你会放下身份向孩子道歉吗?

3.你道歉时的态度真诚吗?

当孩子“闯祸”后,一些家长由于一时感情冲动,往往会对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批评或惩罚。事后,父母又往往会后悔。这时,倘若父母能勇于真诚地向孩子道歉,用自己的行动补救自己的“过失”,则能引导孩子更好地走自己的路。但是,总是有许多父母碍于面子,即便错了,还是硬撑着、扮强势,不肯低头认错。其实,向孩子道歉,不但无损父母的权威,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的家庭氛围,感受到以身作则的教育力量,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那么,家长该怎么向孩子道歉呢?

第一,孩子年龄不同,方法不同。相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其实不用讲太多的道理,只要用一些行动,例如手势、表情、做法等,很自然就可以让孩子知道在这件事上,父母做错了,而且父母在向他们道歉,并不需要说太多的话。但是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向他们道歉,不仅仅要说“对不起”,还必须向他们讲明这件事错误的原因,为什么做错了,这也是一种间接教育的方法。

第二,注意道歉的态度。父母道歉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太过于生硬,或者轻描淡写。这些错误的态度,即使道歉了也不能挽回什么,只会加深误解,因为年龄大的孩子能明显感觉得到父母态度的不同,意识到父母是不是在敷衍。因此,父母应用真诚的态度来道歉,不要说碍于面子或者身份,不愿意对自己的孩子道歉,或者只是略微地说一下。比如,父亲撞到女儿,这时候,父亲与其说“我不是故意的”,倒不如真诚地对她说“对不起,女儿,我撞伤了你”。父亲这时候大大方方的道歉比不真诚的辩解更能够得到女儿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