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45

第45章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玩乐中培养孩子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1773年创作戏剧《葛兹·封·伯里欣根》,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立即风靡欧洲。1794年,他先后创作戏剧《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并着手创作《浮士德》第一部。在此后的近30年中,他完成了小说《亲和力》,诗集《西东合集》、《意大利游记》以及《浮士德》第二部。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为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歌德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镇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约翰·卡斯帕尔是个法学博士,很重视读书,喜欢文学艺术,热衷于收集美术作品和各种书籍。歌德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艺术熏陶。

在歌德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喜欢带着歌德出去散步、逛公园,有时还会到郊外去游玩,有意识地让他多接触自然,希望他能在游玩中学到来自大自然的知识。

歌德的父亲很懂得培养孩子。郊游的路上,他总是耐心地给小歌德讲解遇到的各种事物,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歌德也在父亲的指导下认识了奇妙有趣的大自然,小小年纪就对许多花、草、虫、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名称和生长特点。

父子俩走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的时候,父亲就教歌德歌谣,让他一句一句地背诵。这些歌谣念起来琅琅上口,既有趣,又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能力。每出去一次,歌德都能背熟一两首歌谣。随着外出次数的增多,歌德的口语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也是歌德最早受到的文学教育。这种早期教育使歌德从小就接近民间文学,后来发展到喜欢收集民歌,特别是从民间的老婆婆口中搜集各种民歌。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歌,对歌德后来的诗歌创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等歌德再长大点,父亲便带着他去各地游玩,参观城市建筑物。在参观建筑、欣赏建筑的美的同时,父亲给歌德讲述城市的历史、风土人情,让他了解世界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如果旧地重游的话,父亲还要求歌德将所知内容复述一遍,以加深记忆。到处游玩使歌德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多久带孩子出门玩一次?

2.家里的玩具是你遵循了孩子的特点为他购买的吗?

说到“玩”,大多数家长们总容易以为是次要的或毫不重要的活动。其实,对于人来说,玩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孩子,玩本身就是学习,它能促使孩子大脑的各个部分发达起来,由此学到各种事物,掌握各种能力。歌德的父亲就深谙这一点,总是带着孩子一起“玩”,他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旅游,一起唱歌谣……在玩乐中,歌德为将来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怎样陪孩子一起“玩”呢?

第一,尊重孩子玩的权利。孩子是在游戏、玩耍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在幻想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身心两方面的满足的。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玩的权利,陪孩子玩是一种义务。

第二,遵循孩子的特点选购玩具。为孩子选购玩具,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愿望购买玩具,并注重一物多玩,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和提高玩具的利用率;二要在孩子兴趣取向的范围内选择能促进其能力发展的玩具,如积木、插塑类玩具能训练孩子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和空间造型能力等。无论何种玩具,只要它能吸引孩子兴致勃勃地玩,并想出不同的方法来摆弄、研究它,这种玩具的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三,带孩子多出门。家里毕竟是局限的世界,外面才是更广阔的天地。家长要尽量抽时间带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人文世界,为孩子打开另一扇知识的大门。

第四,注意玩乐安全。孩子毕竟还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出门玩,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并在玩乐的过程中小心谨慎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出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