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44

第44章 居伊·德·莫泊桑——为孩子选择更适合的环境和老师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成为后世作家的典范。

莫泊桑没有出生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母亲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莫泊桑出生后不久,他的父母就因性格不合而长期分居了。莫泊桑跟着母亲生活在海边的一座别墅里。家庭的不幸给母亲带来了难以言说的痛苦,但她将所有忧愁深深地藏在心底,用全部的爱和热情来教育莫泊桑。在母亲的关爱下,莫泊桑的童年丝毫没有体会到家庭的不幸。他聪明而活泼,整日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母亲看到年幼的莫泊桑聪明伶俐,而且具有诗人般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她相信只要教育得法,儿子将来一定能在文学上做出一番成就。所以,在闲暇时间,母亲经常带着莫泊桑在晨雾迷蒙的田野上散步,或在野花烂漫的山冈上远眺,或在涛声盈耳的海湾里逗留……在旖旎风光的熏陶中,母亲精心地引导儿子仔细观察大自然优美风光中的每个细节,尝试用精练而准确的语言来描绘它,并试图从平淡无奇的现象中找到显示事物内涵的标记。

13岁那年,莫泊桑进了伊弗多的神学院读书。对于神学院严厉呆板、枯燥乏味的生活,他十分厌烦,相反对于那些有趣的诗歌却很感兴趣,不但读了大量的诗歌,还自己尝试去写诗歌。母亲知道了儿子的“越轨之举”后,非但没有批评他,反而给了他热情的鼓励和精心的指导。她仔细阅读了儿子写的几大本诗稿,并加以修改整理。后来,学校发现莫泊桑的一些诗歌中有对神学院生活的厌倦和孤独的情绪,便勒令他退学。对此,母亲一点也不后悔对儿子的支持。

母亲对莫泊桑抱有很高的期望,当莫泊桑进入省会卢昂中学后,她亲自教他读拉丁文,并鼓励他继续写诗。但她知道,仅仅靠自己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儿子成才,必须给他找一位好老师。

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位好老师,母亲开始四处打听。她特地找到在该市图书馆工作的一位巴那斯派著名诗人,请他辅导儿子作诗和写作各种文体的文章。不幸的是,这位诗人不久后就猝然离世了。后来,她又请来卢昂中学的教师布耶来做儿子的老师。布耶也是当时颇有名望的诗人。

莫泊桑的舅舅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与当时的大文豪福楼拜是好朋友。因为这层关系,莫泊桑的母亲和福楼拜也比较熟。有一天,她忽然想到,如果儿子能成为福楼拜的学生,那该多好啊!但是,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文豪,怎么会轻易做一个普通孩子的老师呢?母亲想了很久,决心尽最大的努力,争取让福楼拜来教导儿子。

为此,她开始加紧指导儿子的学习,不失时机地鼓励他多写文章。每当儿子写完一篇文章,她都会仔细地保存下来,哪怕只是一些散乱的片断。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把这些文章拿给福楼拜看,并得到他的指点。见母亲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莫泊桑不好意思敷衍了事地写一些诗歌或文章让母亲留着:要是让别人看到这样的文章就太丢人了!所以,他经常独自一人在房间里苦苦思索,或读一些大作家的作品来充实自己,或去海边散步以寻找灵感。就这样,他的进步越来越大。

母亲的一番苦心,被老师布耶看在眼里,非常感动。而布耶与福楼拜也是好朋友。有一天,他正好去拜访福楼拜,想到了莫泊桑母亲的苦心,便把莫泊桑也带上了。临行前,他还让莫泊桑的母亲挑出一些莫泊桑的作品,一并带上了。

到了福楼拜家之后,福楼拜认真地读了莫泊桑的诗作,和他们一起分析,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他非常爽快地答应收莫泊桑做自己的学生。

莫泊桑兴奋极了,立即飞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她一边在胸前划着十字,一边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点之下,莫泊桑最终走上了文学之路。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孩子喜欢现在的学校吗?

2.老师与孩子能否和谐相处?

3.你经常和孩子的老师沟通吗?

好的学习环境和好老师对学习是有好处的,但家长在选择上还需要冷静理智的眼光,不能盲目跟风。结合孩子的特点和家庭的条件,来为孩子选择更合适的环境和老师,才是明智的。

第一,选择一位好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素质不高的老师往往会对孩子采取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如果家长可以选择的话,一定要挑选更适合孩子的老师,如果无法选择,就一定要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沟通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转班,甚至转校。

第二,选择合适的学校。家长不可怀有从众心理,盲目选择所谓名校,其实,选择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就可以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家长和老师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阻碍合作成功的因素不仅在老师一方面,家长的态度也很关键。家长是不是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从而影响自己的态度呢?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家长应该时常反省自己的情绪态度,以便更好地与老师、学校进行沟通。当家长发现有一位老师对你的孩子很敏锐、用心,请表达你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尽你的能力协助他,并敞开心胸接受老师的意见,对学校表达感谢,这样做会增进你和老师的关系,会促进老师满足你孩子特别的意愿,会让老师有动力和信心来处理你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