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57

第57章 冰心——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福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回国后任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讲师,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6年赴日本,任东京大学讲师,1951年回国。后任全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著有诗集《繁星》、小说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所大房子里,这里生活着她祖父谢子修操持的一个大家庭。

冰心的母亲名叫杨福慈,出身于福建一家世代为学官的书香门第。父亲谢葆璋是一名北洋水师的军官。夫妻俩感情极好,所以他们的家庭总是充满温暖、和谐的气氛。冰心是他们的长女,也是家中唯一的女儿,自然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

谢葆璋和杨福慈婚后不久,就出海远征了。杨福慈一方面忍受着别离的痛苦,一方面挑起了家务重担。但不管怎样忙乱,她的嘴角上总是带着微笑,对待子女也总是温柔和善。杨福慈的女红堪称一流,儿女的衣服,都是她缝制的。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最好的一个。”

有一次,冰心曾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这样爱我?”母亲笑着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正是这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崇高母爱,为冰心姐弟撑起了一片明亮的天空。冰心最怕母亲凝神不动,每当看到母亲稍稍发呆或遥望窗外的时候,就会跑过去,摇着母亲的身体,喊着:“妈妈,你的眼睛怎么不动了!”有时母亲想让女儿来抱她,就会故意凝神不动。

冰心经常与母亲紧紧依偎在一起,有时说些甜蜜而知心的悄悄话,有时母亲教她读书认字,有时是母亲给她讲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最使冰心难忘的还是母女共读一本书的情景,她们为故事情节中的欢喜场面开怀大笑,又为那些动人的故事而流泪。这份海洋般深沉的母爱,不仅滋润了冰心童年时代的心田,也影响了她一生的情感。在冰心的作品中,人们不难发现,展现最多的就是那温馨的母爱之光。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虽说是一位行伍出身的海军军官,却也是舐犊情深,对自己这唯一的女儿充满了柔情,舍不得让女儿吃一点苦。当谢家的伯母、叔伯母们催促着要给冰心扎耳朵眼时,谢葆璋怕女儿疼,便借口说:“你们看,她左耳垂后面,有一颗聪明痣,要是把这颗痣扎穿了,孩子就变笨了。”

谢葆璋还不让给孩子穿紧鞋。小冰心深知父亲对她的疼爱,所以,刚一感到鞋子有点紧,便故意在父亲面前一瘸一瘸地走。父亲一看,就会马上埋怨妻子:“你又给她小鞋穿了!”母亲生气了,把剪刀和纸裁的鞋样都推到他面前:“你会做,就给她做,将来就是长出一对金刚脚,我也不管!”不料谢葆璋真的拿起了剪刀,去剪鞋样,逗得冰心和母亲都笑起来。

父母之爱,一直是冰心创作的动力源泉之一。直至晚年,冰心还一直深深地怀念着父亲与母亲。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在孩子面前和家人吵过架吗?

2.一些重要的决定,是否由全家人一起协商后做出?

3.家里的氛围是以轻松为主,还是经常显得有些沉闷与压抑?

冰心是幸福的,家庭和睦幸福,父母都非常疼爱她,时常陪伴在她的身边,对她情感的养成及以后的创作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父母是与孩子血缘关系最近的人,是与孩子关系最亲密的人,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第一,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尊重。老人要体谅小辈;小辈要孝敬老人;婆媳不和是常见的家庭矛盾,需要双方多多努力,相互谅解;夫妻俩更要相亲相爱,同心同德。

第二,父母之间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父母之间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吵吵闹闹,甚至打架。这样会让孩子受到惊吓,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第三,民主是良好的家庭气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重要的决定,应该由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孩子,一起协商后作出,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若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

第四,要力求使家庭的气氛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若家庭气氛太沉闷、太压抑,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如父母在外面有什么不顺心、不愉快,不应该将它带回家里来,更不应该将它朝孩子发泄。父母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不要太大。孩子放学回来,做父母的也要和孩子一起聊聊天,活动活动,看看电视,这样看起来好像耽误了时间,实际上调剂了生活,活跃了气氛,终究是得大于失的。

最后,父母们应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注意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一个人文化修养好,有较丰富的内涵,才会有文明的举止,高雅的爱好等。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成为一个有修养、讲文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