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65

第65章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支持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自幼受父亲熏陶喜爱绘画,从8岁起就开始作画,此后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的追求,并不断改变画风,留下众多作品。他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众多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中《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和平鸽》等作品已成为传世之作。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着极大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1881年10月25日,一个男婴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的一个画家家中呱呱落地,他就是毕加索。

一岁以前,这棵稚嫩的幼苗就显露出少有的绘画天赋。他牙牙学语的第一个字就是“北”(音近,意为“铅笔”),他喊着“北,北”,父亲堂·何塞便对他的母亲玛丽亚说:“给他笔和纸,看他做什么。”

手里握着笔,小毕加索就开始专心地画呀画呀。父母见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堂·何塞决心培养儿子学习绘画。

堂·何塞本人是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师,兼任市立博物馆的馆长。上课之余,他还要到博物馆去工作,于是经常把小毕加索也带到博物馆,让他感受那里的艺术气息。

堂·何塞在博物馆里有个画室,小毕加索在那儿常常一待就是大半天。他时常站在父亲身旁高高的椅子上,用那双闪亮的眼睛惊奇地看着父亲作画,这一切让他着迷,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结合自身的天赋和父亲的刻意培养,小毕加索迷上了绘画,并渐渐能够以自己的理解把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来。7岁时,他就在寓所的墙壁上创作了一幅水彩画:一只傲立庭院的公鸡。在大家眼里,小毕加索俨然是一位小画家。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位天才小画家上学之后,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不顺利。上课对于毕加索来讲,简直就是折磨。他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也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

尽管如此,父亲的信念并没有动摇,只有他真正理解和赏识自己的孩子,他坚信儿子在绘画上是极有天赋的。堂·何塞想:既然儿子不喜欢文法、数学等课程,那就让他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吧。

不久之后,他把毕加索送到当地最有名的美术学校学习,他还在课余时间亲自担任儿子的教师。这样,毕加索在学校和家里同时受到严格的绘画训练。

堂·何塞发现,儿子在绘画方面具有惊人的悟性和耐力,他可以一连几个小时不放下炭笔。12岁时,毕加索的作品在一家周刊上发表,从此一鸣惊人。

崭露头角的毕加索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创作。在父亲的支持下,他第一次离家远行,前往全国最有名的美术学府——马德里圣斐尔南多美术学院深造。随后,他又来到西欧的艺术中心——巴黎,在那儿开始了艺术创作之路,并最终成为一位现代绘画大师。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孩子对什么最着迷?

2.你能够支持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吗?

3.你是不是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经常执著地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作为一个成年人,也会被某种有趣的东西所迷住,也很难摆脱那件使人着迷的和得到满足的事。所以,当孩子对某样事物非常着迷的时候,支持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方法。

第一,尽可能支持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路上,他们面前随时都可能展现出来某种新奇的、未知的东西,这东西使他着迷,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他不仅顾不得想别的事,就连时间的流逝也感觉不到了。当孩子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他觉得是那么美妙,那么快乐。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违背孩子的天性,多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尽可能支持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

第二,支持孩子的兴趣,并不是指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家长可以尽可能让孩子做一些让自己有趣的、感到神奇的事情。也就是说,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让孩子做一些与学习、技能、健康有益的,同时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并不是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第三,帮助孩子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支持孩子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前提是要让孩子有好的爱好,最好的爱好来自内心的喜欢。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没有触动孩子的心灵,都不会带来益处。作为家长要做最伟大的工作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爱好。如何帮助孩子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呢?家长要多带领孩子去接近生活,感受生活,在某一个学科知识的汲取中,在某一项技能的熟练中,让孩子体验神奇、感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