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栾书本是晋国权臣,年纪比荀偃大,辈分比他还高。
看来晋国风气如此,难怪最后有三家分晋之事,分成韩、赵、魏,战国七雄居其三。如果晋国不分裂,战国七雄变五雄,秦国就不一定能统一天下了。
再讲一个晋国的骄兵悍将,赵穿。赵穿是个不折不扣富二代,靠着他伯父赵衰(cuī)和哥哥赵盾。秦国来攻打晋国,赵盾是主帅。赵盾亲信上军佐臾骈献计,说秦军不能持久,咱们坚守不战,他熬不住了,必定撤退,咱们再“击其惰归”,可获全胜。赵盾深以为然,下令坚守,不许出战。
晋军不战,秦康公急了,问流亡到秦国的士会,怎么回事?士会说,一定是臾骈的主意。晋军主帅赵盾的弟弟赵穿,对赵盾提拔臾骈非常不服气:“我们去挑战赵穿的部队,他肯定出战。”
秦军依计而行,派军骚扰赵穿部,赵穿果然出战。赵盾正在开会,听说赵穿杀出去了,为了弟弟安危,只好全军出动,混战一场。
六败(二):选锋之道
5.乱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将领懦弱,管理不严格,教导不明确,则吏卒没有规矩章法,出兵列阵纵横不整,横冲直撞,这叫“乱”。
张预注:“将弱不严,谓将帅无威德也。教道不明,谓教阅无古法也。吏卒无常,谓将臣无久任也。陈兵纵横,谓士卒无节制也。为将若此,自乱之道。”
“将领懦弱”,是没有威德。
“教道不明”,是没有方法。
“吏卒无常”,是军中什么职位都没有任职时间长的。就像一个公司,没有几个老员工,所有职位都是新人,谁也干不长,那公司不乱才怪。
出阵横冲直撞乱走,那是没有人节制士卒,都没人管。
这就是乱军了。
6.北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北”,就是败北。将领不能判断敌情,用少数去打多数,用弱兵去打强敌,用兵也不懂得选择精锐,这就叫“北”。
这里关键是“兵无选锋”的“选锋”,用兵一定要“选锋”,把最精锐的士卒选拔出来,组成先锋队,像一把尖刀,插向敌人。可以说,没有选锋,就只有兵,没有锋,没有兵锋。
齐威王问孙膑,两军相向,“地平卒齐,合而北者何?”战场是平的,人数也差不多,为什么一方会战败,孙膑回答说失败的一方必然是因为“其阵无锋也”。
《尉缭子?战威》也讲:“武士不选,则众不强。”
这个思想给我们一个启示:你的选锋在哪儿?带队伍,一定要选锋。
杜牧注解说:李靖兵法有战锋队,就是拣选勇敢强健的士卒,每战都做先锋。
何氏注得很详细:“夫士卒疲勇,不可混同为一,一则勇士不劝,疲兵因有所容,出而不战,自败也。故《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昔齐以伎击强,魏以武卒奋,秦以锐士胜。汉有三河侠士剑客奇材,吴谓之解烦,齐谓之决命,唐谓之跳荡,是皆选锋之别名也。兵之用术,无先于此。凡军众既具,则大将勒诸营各选精锐之士,须矫健出众、武艺轶格者,“部为别队”,大约十人选一人,万人选千人。所选务寡,要在必当,择腹心健将统率,自大将亲兵、前锋、奇伏之类,皆品量配之也。”
士卒参差不齐,不能混在一起。如果混在一起,勇健的没有得到重视,没有荣誉感,没有战斗欲。疲弱的呢,天塌下来有高人顶着,上了战场,他躲在强者后面,出而不战。所以兵法说,兵无选锋,就要失败。
所以打仗一定要选出大刀队、先锋队、敢死队什么的,这才是兵锋。
历代都重视“选锋”军的建设,各有专门的命名。如春秋时晋国称“前行”,秦国称“锐士”“陷阵”,战国时齐称“伎击”“诀命”,魏国称“武卒”,唐朝时称“战锋”“跳荡”,等等。
从这些名字我们可以看出选锋军的意义。所以兵之用术,无先于此,用兵首先是用锋。部队动员集结后,大将要首先选各营精锐之士,大约十人选一人,万人选千人,部为别队,一是用于自己的亲兵,二是用着先锋,三是用于出奇设伏之类。兵锋,是战胜的关键力量。
明代于谦说:“御侮之道,莫先于练兵,练兵之要,必分其强弱。故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又曰‘兵以治为胜’,百万之众不用命,不如万人之斗;万人之众不用命,不如百人之奋,此言兵不贵多,贵乎精;多而不精,莫若少而精。”
东晋时,面临前秦强大军事压力,东晋大将谢玄选拔北方流民中勇劲之士,以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每战用着先锋,百战百胜,号称北府兵。淝水之战,破苻坚百万之众,北府兵一战成名,始终是东晋最强劲的军事力量。后来建立刘宋帝国的刘裕,起家就是北府兵参军。他登基后,北府兵又成为刘宋的军事力量核心。
孙子的职业道德观: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郭子仪代表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终极梦想:荣华富贵,健康长寿,子孙满堂。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华杉详解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明敌人企图、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制定用兵计划,这是上将之道。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有胜的把握;不懂得这些道理的,必败。
地形很关键,所谓天时不如地利。但也只是辅助条件,因为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根本。不是说得地利不如得人,而是说得“道”之人,才能审地利、料敌情、决战得胜。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根据实际战局发展情况,如果己方有必胜把握的,主君说不战,也可以战。如果己方必败的,主君说必战,也可以不战。这还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所以,进不求战胜之名,退不避违命之罪,一切只为保护民众,真正有利于主君,这才是国家之宝啊!
为什么这样的人是宝呢?张预注解说:“进退违命,非为己也,皆所以保民命而合主利,此忠臣,国家之宝也。”进退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这是真正的忠诚。
何氏注:“进岂求名也?见利于国家、士民,则进也;退岂避罪也?见其蹙(cù)国残民之害,虽君命使进,而不进,罪及其身不悔也。”
进不是为了求名,见利于国家、人民,则进。退不怕得罪,如果进则有祸国殃民之害,君命让进也不进,哪怕因此得罪,也不后悔。
何氏这里自己发挥了:孙子所论,并非仅为了国家人民,而是“唯人是保,利合于主”。保护人民,保护将士们的生命安全,不要他们作无谓的牺牲,而利益呢,要符合主君的利益。主君的利益,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是有区别的。
这样的人,可谓:高超、正直、善良、忠诚、骄傲。
高超,是洞察本质,知胜知败,知进知退。
正直,是一身正气,不是在这一件事上正直,而是一贯正直,一贯有原则,所以无论他作什么决定,上上下下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他才能有资格、有空间独断专行。
善良,是真正爱人民、爱国家、爱部下、爱主君,那种真挚的爱,没有一点虚假,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忠诚,是真正忠诚于国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而不是忠诚于某人的指示。因为主君的指示,并不一定符合主君自己的利益。主君的判断不一定对。
骄傲,是所谓战胜之名,对他来说,毫无价值。他根本不需要一场新的胜利去证明自己。当别人拿这些去衡量他的时候,他觉得非常可笑。
谁是这样的国宝呢?岳飞是不是?岳飞不是。岳飞的进退,符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但不符合主利,不符合皇上赵构的利益。迎还二帝,赵构做什么呢?北宋灭亡,赵构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因为他本来没资格当皇上的,却当了皇上。如果战,不用岳飞打,金国就可能把他哥哥送回来,这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政治危机。俘虏了敌国皇上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别人另立新君,你手里的皇上就作废了。
明朝土木堡之变,蒙古瓦刺部首领也先俘虏了明英宗。明廷马上立英宗的弟弟郕(chéng)王为新君,就是景泰帝。也先手里的皇上没用了,无奈将英宗送回。景泰帝将英宗软禁于南宫,一关就关了七年。七年后景泰帝病重,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
所以岳飞迎还二帝的主张,是大大地不符合宋高宗的利益。高宗和金国议和,继续扣留他的哥哥宋钦宗,而送还了他的亲生母亲显仁皇后。宋高宗成为南宋中兴之主,以八十一岁高龄善终。
所以,利合于主的是秦桧,不是岳飞。岳飞占了个“唯人是保”,秦桧占了个“利合于主”,各占一半。
有一个人,符合“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的标准,唐朝的郭子仪。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联合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八十四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二十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郭子仪权倾天下,位极人臣。但是,他坦坦荡荡,从来不对皇上设防。有奸臣猜忌他,说他要谋反,要皇上召他来,看他来不来。不来,就是要谋反;来,就可以把他拿下。郭子仪从来是一分钟都不耽误,马上就去,不带任何护卫。他说我这脑袋本来就是皇上的,皇上要取,拿去便是。
公主嫁给他儿子郭暧,两口子吵架,公主说我爹是皇上,你还敢对我无礼!郭暧说,皇上算个屁!那是我爹不想做罢了。我爹要想做,轮得到你爹么?把公主骂回去了。
公主回去向皇上哭诉。这事在任何朝代都是死罪。郭子仪听说这荒唐事,慌忙进宫谢罪。皇上说,小孩子家吵架乱说,咱们管他干什么。最后郭子仪自己把儿子打了一顿,这事就过去了。
郭子仪七子八婿,都是朝廷高官。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儿子女婿们都来贺寿。从朝堂上下来,都带着笏(hù)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用以记录君命或旨意)。子婿们把笏板放在床上,放了满满一床,这就是“满床笏”的典故。
你如果去乡下古村里看,看到古宅门上的砖雕,郭子仪的故事是最多的。
因为郭子仪代表了中国人民几千年中国梦的终极梦想:荣华富贵、健康长寿、子孙满堂,全齐了。
爱兵如子,真爱不易!将不容易,兵,更不容易!
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华杉详解
对待士兵就像对待自己抚养的婴儿一样,就可以叫他们一起去跳深溪(冒险);对待士兵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去赴死。
战国时,吴起为将。与下属最贱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马,自己背着自己的干粮,和士卒同劳苦。有一个士兵腿上长了疮,吴起亲自用嘴给他吮吸。那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悲伤地哭了。邻居问,将军对你儿子那么好,你哭什么呢?那母亲回答说,往年他爹腿上长疮,吴将军就替他吮吸,他很快就战死了。如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吮疮,我儿子也要为他而死了。
梅尧臣注:“抚而育之,则亲而不离;爱而助之,则信而不疑;故虽死与死,虽危与危。”你抚育他,他就和你亲,不离不弃;你爱他帮助他,他就对你信任,可以和你同生共死,赴汤蹈火。
所以对士兵要有抚育的真心。你别认为吴起那是“手腕”,若认为是手腕,你就自己去吮吸别人腿上的脓疮试试!没有真诚的爱,和带兵如带子的心,做不了杰出的将领。
何氏注解说,后汉破羌将军段颎(jiǒng),也是行军仁爱,士卒受伤的,他都亲自去探视,亲自替他们包扎。在边疆十几年,“未尝一日褥寝”,没有一天是在正经床上睡的,都是与将士同苦。所以人人乐意为他死战。
所谓身先士卒,兵法云:“勤劳之师,将必先己。暑不张盖,寒不重衣,险必下步,军井成而后饮,军食熟而后饭,军垒成而后舍。”这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而是几十年如一日都这样,这是装不出来的,能装几十年,那也不是装,是做到了。
能做到吗?极少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