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14220400000005

第5章 找妈妈

天暗了下来。疯玩半天的我感觉有点饿,回到了学校。

“妈,我回来了!”没回应,我加大力度继续喊,“我回来了!”

出来一个人,是袁老师爷爷,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妈上区里开会,要晚点回来,去我家好不好?”说着,他过来拉我。

我连忙逃开,转身冲到门口,听到袁老师爷爷还在说:“你妈找了你半天,你去哪儿玩了,也不知道回来?”

我能去哪儿?吃过午饭,我就到合作社门口看人家滑滑梯。

所谓滑梯,其实是高台阶两旁窄窄的斜坡。每天,村里几个与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都聚在那里争着滑滑梯。斜坡比较缓,坐在上面往下滑,速度很慢,有时滑到半路就不动了,实在很不过瘾。有人比我聪明,往斜面上撒一些沙子,滑起来就快多了。我东施效颦,可依样画葫芦也画不像,别人是蹲在沙土上滑,我则一屁股坐上沙子,结果可想而知,速度是够可以,新上身的一条芝麻呢裤子,很快磨出了两个大洞。

妈妈气得要命,责令我不许再去滑滑梯。我倒也算乖,不能滑就看人家滑。可光看不练,没味道,想想还是玩水去。

村后小溪水浅,至多没到小腿肚。水浅不假,好玩的却多。小鱼小虾小螃蟹小泥鳅,最让我开心的,捉到了一只比罗汉豆稍大一点的小甲鱼!

小甲鱼就在我口袋里。颠颠地跑回学校,一路上始终按住口袋,唯恐小甲鱼丢了。

我要给妈妈看小甲鱼,可她居然不在。我抱着篮球架子大哭:“妈,妈,回来啊!”袁老师爷爷慌忙跟出来:“介眉,乖,跟袁老师爷爷回家,你妈一会儿来接你。”

我哪里肯听,不依不饶坚决嚎。袁老师爷爷束手无策了,围着我转圈:“这孩子,这孩子。”我照样哭闹,眼泪鼻涕糊得满脸都是。

附近村民不知出了什么事,三三两两过来询问。妈妈口碑好,沾了她的光,平时在村子里乱窜,不管走到哪里,村民们总亲热地拉我或者干脆抱我去家里,吃的玩的,一股脑儿往我手里塞。

弄清了原委,大家全乐了,七手八脚要拉我去他们家。

正不可开交,我被人背后抱住了。回头一看,是惠姐。她笑着对边上的人说:“我妈要我领介眉去我家呢。”

介昀寄养在惠姐家,大家觉得她的确更权威些,不约而同撒了手。

我不情愿地被惠姐拉着,一步三回头,指望妈妈突然出现。

想想真委屈。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又哭开了:“哇——妈……”

惠姐小大人似的劝我:“别哭了,乖,到家里,姐姐给你吃好吃的。噢?”我哪里肯听:“不要,不要,我要妈!妈呀……”

惠姐只大我两岁,到底也还小,一时没了主意,急得几乎也要哭出来。我见她软弱可欺,猛一抽手挣脱了,吼一声:“不要你管!”撒腿就跑,任凭惠姐哭喊着:“介眉回来,介眉回来……”

钻进一条小路。心里有些得意,看你们谁能找到我!

四周阒无人声,只有秋虫在唱。月色很好,照在身上有点凉。

妈妈,你在哪里?

袁老师爷爷说妈是去区里开会了,但我不知道区里在什么地方。我只认识上县城的路。区里与城里应该差不多吧,因此决定,找妈妈去,沿着这条路。

走着走着,又害怕起来。顿时,毛骨悚然。此时不哭,更待何时?于是,放声嚎啕!路还是得走,一边加紧步伐一边哭喊:“妈!妈!你在哪儿?”

我累了,真的累了。肚子咕咕叫,和着我的哭。

早已出了村子,路两边是田畈,几乎没有人家。那时,我还不知道八里对六岁的我意味着什么,心心念念的,只是妈快回来!

终于一屁股坐在地上,闭起眼睛哭嚎,糊里糊涂的,自己都不知道嘴里在说什么。

突然感觉有人扯住了我。我正满脑子都是鬼,“呀”的一声尖叫,惊恐地睁开眼睛。还好,是一个人,一个大姐姐。

“你怎么了?”月光下,大姐姐一脸惊讶,“是你啊,介眉!”说着,大姐姐回头冲着后面叫:“妈,是胡老师的儿子介眉。”

这才发现,路边有个小竹园,竹园篱笆门里走出来一位大妈,大姐姐的妈妈。大妈抱起我,进了屋。

油灯下,我看到桌上摊着书本簿子。大姐姐在做作业。

我已经不哭了,很听话地回答着她们的问题。

她们边问边替我洗脸,然后安排我吃饭。大姐姐见我不吃,就来喂我。我乐得如此。太乏了。喂着喂着,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时,已在学校。妈妈正在改作业。我大声叫了一声:“妈!”想起那只小甲鱼,连忙掏出来给妈看,可口袋里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