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货币市场运作导论
14257100000022

第22章 海外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运行概况

一、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沿革

(一)历史发展简述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出现在社会民众对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机构信心下降时期,即经济滞胀严重的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政府为了调节经济,于1970年,取消了“Q条例”(为了限制商业银行的恶性竞争,美国国会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规定了上限,这就是所谓的“Q条例”)中关于10万美元以上存款利率最高限额的规定。为争得储蓄大户,各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都竞相提高大额存款的利率,从而产生了对小户不利的利率歧视。

1971年,华尔街两名证券商鲁斯·本特和亨利·布朗正式创立了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最初目的很简单:集中小储户的零散资金,以“大户”的姿态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以获得与“大户”相同的利率收入。

1971年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当时的经济状况。一方面,货币市场基金将社会上的零星资金汇集成规模巨大的资金池,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这就使得中小投资者可以间接进入货币市场,分享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流动性强的货币市场工具的收益,从而为个人投资者从货币市场获得高于“Q条例”的收益打开了道路;另一方面,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一种基金,它属于信托业务,可以不受“Q条例”的限制与约束,从而可以按照基金运营的效果提供收益。

货币市场基金诞生后,对美国基金市场产生了重要意义。MMF的总资产从1977年的不足40亿美元,一下膨胀到1982年的2300多亿美元,总资产在规模上超过了股票和债券共同基金。到2004年,这一数宇已经达到惊人的1.8万亿美元,占据美国共同基金市场整体资产的25%,一度超过了美国居民储蓄存款的规模。

(二)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

1.业务灵活而多样。投资者要进入货币市场基金,一般只需交1000美元,就可开立账户,买入基金的股票。基金的股票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基金也有义务按票面价值加上(或减去)营利(或亏损)回购基金股票。投资者出售基金的股票就等于退出了基金。在1982年,一些商业银行与一些货币市场基金达成协议,商业银行提供一种“货币基金平衡流动”业务,这种业务使得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大额可转让存单(最小面值为10万美元)更加容易。这种业务客观上却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业务更加灵活多样。这种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吸引力。

2.低风险经营。投资对象集中于低风险高流通的证券,满足了广大“风险厌恶者”渴求安全的强烈欲望,这是货币市场基金长期生存发展下去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涉足的三类证券(可转让大额存单、商业票据和国库券)的共同特点是:一是成熟期短,最长不超过1年,最短的为隔夜商业票据和1周期的国库券;二是风险极小,其中国库券被称为无风险债券,其他两种一般也都由信誉极佳的大银行、大金融公司所签发,几乎也属于无风险债券。

3.兼具投资中介和储蓄中介的特点。货币市场基金具有投资中介机构的某些特点,它通过发行“股票”来集中资金,然后投资于其他证券资产。货币市场基金的股票可以转让进行交易,投资者共享营利共负亏损。但货币市场基金又不同于股票市场基金,这是因为:一是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被严格限定在“准货币”证券的范围内,成熟期最多不超过一年;二是基金账户的所有者可以用开出支票或电话通知基金管理者的方式,把基金转让给第三者。而股市共同基金则不是如此。

货币市场基金也具有储蓄中介的特点,客户可以随时提取资金,或对其账户开出支票以偿还债务或购买商品,因此在理论上许多人又把它归入存款机构类。但货币市场基金与一般的储蓄账户也有很大区别的:一是它不属于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管辖,不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制约,没有存款保险的规定,也没有法定准备金的要求。虽然在1980年3月,作为卡特总统制止信用扩张,防止通货膨胀计划的一部分,当时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新增部分也被暂时地要求在联邦储备银行保留15%的准备金,但在1980年秋季,随着里根总统的上台,卡特的计划随即取消,准备金的要求也自行废止。二是货币市场基金不从事贷款业务,只进行“投资”,当它投资于可转让大额存单时,则有些类似于“再存款”。三是“股东”们共享投资的收益,同担投资的风险。

二、欧洲市场中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

欧洲货币市场基金是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货币市场基金市场,其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历程在带有强烈区域化特征的同时,不同国家的差异较大,个性化特征也比较明显。从产生背景上看,欧洲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货币市场基金本身所具有的低风险、高流动性及收益稳定的特点,使其成为风险偏好较低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投资理财的良好品种,保证了货币市场基金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需求动力;另一方面,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欧洲货币市场基金的诞生,由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开放性、高流动性以及各种优惠政策使得投资欧洲货币市场成为海外投资者最佳选择,而货币市场基金则可以最好地满足海外投资的这种投资需求。

从欧洲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情况来看,欧洲货币市场基金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从国别上看,欧洲市场上有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有五个国家(法国、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其中法国和卢森堡规模最大,法国货币市场基金资产总额更是占据了欧洲货币市场基金的半壁江山。

二是欧洲地区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规模与市场份额均居全球第二位(美国居第一位)。据统计,2002年底欧洲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总值已经达到6139亿欧元,约占到其区域内所有基金资产总额的20%。2004年欧洲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了1万亿美元,但与同期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约2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三是欧洲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后,上升的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04年10月,欧洲管理的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已经达到9928亿美元,占全球货币市场基金资产的31.07%,其中法国、卢森堡、西班牙市场上的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4330亿美元、2304亿美元、687亿美元。

四是欧洲地区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海外投资基金的参与,特别是澳大利亚、美国的投资者及离岸基金的积极参与。随着欧洲投资基金法律、监管、行政等区域性条款逐渐的一体化,特别是在欧元区货币市场的示范效应下,货币工具种类的丰富多样、投资范围与交易方式的灵活弹性、清算与结算技术的电子化改进、货币市场投资主体的日趋增多等等有利因素的促进下,欧洲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三、日本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

20世纪末以来,日本为了摆脱持续的经济停滞状态,长期采取了低利率政策,这为货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为同期的货币市场基金基本上能够保证0.01%~0.02%的收益率水平。因而相对于银行存款,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更为划算的选择。1992年5月,日本市场上出现了首只货币市场基金,一开始日本货币市场基金的最低投资额度设定为100万日元,在1993年下降为10万日元。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日本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规模快速上升,2000年5月,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资产已经达到当时储蓄存款的10%左右。到2002年,日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总额已经达到552亿美元,约占其国内基金资产总额的15%。

虽然日本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迅速,规模日趋增大,但是其发展也受到了一些市场、法律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日本货币市场发展不是很完善,货币市场工具不多。虽然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发达程度与公开程度与欧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这使得日本的货币市场基金在投资对象的选择上受到很大的制约,影响了其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另外,相关的货币市场基金法律法规的缺失也影响了日本货币市场基金的良性运行。因而,日本货币市场基金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还需要完善很多相关的配套设施。

四、海外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对我国的借鉴

(一)市场结构完善和投资工具丰富是货币基金快速发展的条件

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领域是货币市场,投资组合对象是货币市场工具,因而货币市场的发展状况是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基础。如果货币市场工具过于单一,货币基金就无法发挥资产组合与投资多元化的优势,也就难以得到投资者的认同。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所投资的货币市场信用工具主要有短期国库券、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联邦基金等。在这一点上我国货币市场可投资工具单一直接制约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

(二)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有利于提高货币基金市场的流动性

基金市场的活跃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参与主体既有金融和非金融企业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及家庭,而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早已成为家庭理财习惯,被普通老百姓视为银行存款的良好替代物和现金打理的工具,享有“准储蓄”的美誉。

(三)利率市场化是货币基金发展的有效保证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美国货币市场利率自20世纪初以后波动最剧烈的时期,由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最能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的联邦基金利率到1980年时曾升至20%以上,远远高于管制利率水平,从而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与方便性得到明显体现,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在几年内增长速度惊人。可见只有当市场利率高于管制利率时,货币市场基金才具有发展的内在动力。可见货币市场基金是利率自由化的产物。而货币基金的形成又为货币市场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浮动利率工具,推动了利率自由化进程。

(四)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确保基金市场的规范运作

美国投资基金是美国法规管理最严格的经济实体,投资基金不仅要对证券交易委员会、各级管理层、基金持有者公开披露其所有信息,增加透明度,而且其运作的全过程也要受到严格的监管。比如,美国的《1933年证券法》就要求基金公司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有关基金所有情况的申报说明书以供备案,同时要求基金公司提供近期招股说明书,详细说明基金管理、投资策略、目标以及其他必要资料并且还对基金广告的类型和内容进行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