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001

第1章 序言1

公元13世纪,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一个天翻地覆的世纪。正是在这个世纪的50年代中期,在元朝建立之前,吐蕃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而元朝刚刚建立,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八思巴则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大元帝师。

忽必烈在大都琼华岛广寒殿接见群臣,当众宣布道:“为了褒奖八思巴国师对我朝所作的贡献,特赐号为:‘皇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创制文字、辅治国政、五明班智达八思巴帝师。’从此之后,皇帝诏旨与帝师法旨并行于西土。八思巴帝师即为全国宗教界的最高领袖!”

忽必烈还诚挚地对群臣说:“古之君天下者皆有师,惟其道之所存,不分贫富贵贱、出身门第。帝师八思巴其智足以图国,言足以兴邦,德足以范世,道足以参天地赞化育,故尊而事之。愿帝师德加于四海,泽洽于方外。”

“从此之后,聘请帝师将成为我朝定制:继朕而有天下者都要从萨迦派高僧中选一人为帝师。群臣作证,天地为鉴,此一帝师制度,终我朝而不变更!”

从元朝建立直至灭亡,元朝皇帝从萨迦派高僧中选择了13人为帝师,这就是独具特色的大元王朝的帝师制度。

关于这段历史,人们知之不多、语焉不详。本书试图通过介绍大元帝师八思巴和元世祖忽必烈富有传奇色彩的交往与事迹,告诉海内外观众:早在750余年前发生的西凉会谈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开端。八思巴师徒身在吐蕃、心向神州,促使吐蕃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他们是祖国的功臣,藏族的骄傲。大元帝师八思巴是一个不应该被忘记、而应该被永远记住的名字。

本书是根据俞智先、朱耀廷同名电视剧文学剧本第三稿(未定稿)改编,由王文升执笔完成初稿后,朱耀廷进行了修改加工;交出版社后,编辑提出希望能进一步接近历史,于是由王文升参考了剧本第一稿,再次修改一道,最后由朱耀廷加工定稿。

本小说具有如下四个特点:①注意历史的真实性;②增加了一些知识性内容;③对民族宗教问题注意把握政策界限;④保留了电视剧文学剧本的故事性。

对于本书存在的失误,希望广大读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及时进行批评指正。

作者

2009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