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272

第272章

董文忠把一匹马牵到大安阁门外。忽必烈走下台阶,察必皇后和八思巴跟着他下了台阶。董文忠将马鞭子交给忽必烈,忽必烈扶着鞍子欲上马,竟没有上去。董文忠上前欲扶,忽必烈推开董文忠,又试着上马,还是没有上去。他把头抵在马背上,感伤地手摸着马头。

八思巴以安慰的口气叫了一声:“皇上!”

忽必烈道:“这些年,内战消耗了朕最好的年华!”

八思巴说:“皇上,要灭亡宋国,需要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时间。您现在是皇帝了,不能这么久不在京都。伐宋的事可以委派一个兵马大元师,由他去做嘛!”

忽必烈说:“朕的兄弟之中,木哥太软弱了,阿里不哥太毛躁了,能担当此任的只有旭烈兀,他也有自己的汗国。如果派旁系的王爷,又怕再出一个阿里不哥和李璮!”

八思巴说:“史天泽。”

忽必烈愣了一下:“史天泽?他是汉军万户,我蒙古将士会服他吗?”

八思巴道:“治汉地用汉法,进攻宋国也要用汉将。华夏即将统一,不应再有蒙古、汉人之分。史将军一家最早归附本朝,其兄曾为国捐躯,他本人又忠勇无比,文武全才,威望甚高,率军进攻襄、樊绌绌有余。就看皇上怎么用他了。他已经是朝中丞相了,您若能付以军权,他的地位就可以服众了。”

察必皇后道:“帝师说得对,史将军无论是忠心和才干都是可以胜任的!”

八思巴说:“如果皇上怕他不足以服众,再令蒙古名将西凉王蒙哥都和速不台之孙阿术等辅助他,就万无一失了。而皇上则可以移驾大都,那里经略中原更便捷一些。”

忽必烈的眼睛渐渐地亮了起来,说:“好吧!朕就移驾大都。董八,你传朕的旨意,让文武百官,齐集于大都太庙,朕要敬告先祖,出师伐宋!”

忽必烈率皇子、妃主,诸王功臣,文武百官,跪在元大都太庙内外。16个木质金牌位上用八思巴文和汉文写着蒙古先帝的名字:烈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皇伯考术赤、皇伯妣别土出迷失,皇伯考察合台、皇伯妣也速伦,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庄圣皇后,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宪宗桓肃皇帝、贞节皇后。

忽必烈念祝文道:“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在上,孝孙嗣皇帝臣忽必烈致祭:圣祖开基,孝孙继统,我蒙古建国以始,西夏降服,金虏已灭,大理纳款,吐蕃内附,我南征之师已临江至汉,四海混一指日可待。群臣献策,改国号为大元;国师协力,迁国祚于大都。光大祖业,乃孝孙之素志;尊天向佛,求万民之归心。愿圣祖成吉思汗赐孝孙以神力,早下江南,再统中华!”

忽必烈领着大家叩头。之后,忽必烈站了起来,转过身走到太庙门口,向大家说:“在长生天气力里,朕意己決。将进攻宋国襄樊的大权交付给史天泽手中。在南下大军之中,史天泽的话就是朕的旨意,他是全军的统帅。史将军在大军之中有自行决断之权,有委任罢免各级官员之权,有阵前生杀予夺之权。”

北国大地,史天泽率领大军在前进。军中有许多旗帜上书写著“伐罪、救民、不嗜杀”。忽必烈的声音震荡着大旗:

“自太祖皇帝以来,我们便与宋国使臣有过往来。宪宗皇帝在世的时候,朕曾以藩职奉命南征,那个宋国丞相贾似道,派宋京与我议和,请朕罢兵息民。朕即位之后,追忆是言,派郝经等出使宋国,催促贾似道履行议和条款。这全是出于体念天下生灵之意。可是,那个贾似道竟然背信弃义,扣押了朕的使臣。这次战争全是宋国自祸其民。朕不得不兴问罪之师,朕命令你们,水陆并进,夺了宋国皇帝的社稷,扫尽他们的贪官庸吏。而对于无辜的百姓你们要爱护他们保护他们,不准妄加杀掠。对于宋国的将士,有反戈一击,别立奇功者,朕不吝封赏。对那些拒不投降死保宋国昏君佞臣的顽固者,你们便将死亡无情地加在他们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