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278

第278章

元朝建立不久,根据八思巴的建议,忽必烈同意由八思巴弟子、尼泊尔巧匠阿尼哥负责修建白塔寺。

忽必烈在广寒殿朝见群臣,负责修建大都城的工程设计师谢仲温出列奏道:“自从朝廷颁诏建立大元以来,西城辽代白塔深夜屡放红光,居民疑为失火,惊惶不安,民心浮动。请圣上定夺!”

忽必烈吃惊地问:“有这等事?是否有人故意放火?”

董文忠出列奏道:“臣已派人观察多日,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白塔周围即红光满天,照耀如同白昼。近前观看,并未失火,红光似由塔內发出;天亮之后再去察看,塔身仍为白色,并无烧过的痕迹。居民惊疑,不知其中就里,也不知是吉是凶!”

忽必烈面对刘秉忠、八思巴问道:“刘太傅与帝师有何见教?”

刘秉忠说:“此塔建于辽代寿昌二年,名为舍利塔。顾名思义,估计其中藏有佛祖舍利。但连年兵火,塔院已经荒芜,塔身也已倾斜,并出现裂缝。连日出现红光,或是佛舍利发光,或是佛祖希望另修宝塔!”

八思巴起身道:“贫僧在大护国仁王寺做佛事,听弟子言讲,京郊一带流传一首童谣:‘塔儿红,北人来做主人翁;塔儿白,南人做主北人客。’自从圣上颁诏建大元,此座白塔即夜放红光,不正说明陛下要做中华大地的主人翁吗?白塔报喜,可喜可贺,大家不必惊惶失措!”

察必皇后言道:“神塔夜放红光,本为向圣朝报喜,然小民不知,屡屡惊扰。而塔院荒芜,塔身倾斜,也不是圣朝敬佛之意。陛下是否令人重修宝塔,一谢佛祖眷顾之恩,二定城民浮动之心!不知当否?”

八思巴道:“皇后所言甚是!建国定都,宜谱永年;以福为基,莫如修塔。刘太傅筑此金城,使江山固若金汤;陛下再修一玉塔,定能托佛祖之护佑,保皇统之永长、大业之隆昌!”

忽必烈兴奋地宣布道:“皇后及帝师所言,正合朕意!现任命帝师弟子阿尼哥为匠人总管,全面负责修塔工作!”

阿尼哥出列拜倒在地:“微臣领旨!”

忽必烈又说:“请八思巴帝师与刘太傅、谢爱卿大力协助,早日拆除旧塔,修建一座新的喇嘛塔和一座皇家佛寺!”

三人出列:“臣等遵旨!”

忽必烈、察必皇后、孔雀皇妃,真金兄弟,八思巴师徒,刘秉忠、谢仲温、董文忠、阿合马等,在阿尼哥陪同下参观新修建的白塔寺。进塔院后,他们首先来到一座佛堂,在一张大条案上,摆放着所有旧塔中的文物,阿尼哥介绍说:“正如刘太傅所说,辽代的舍利塔中,的确藏有佛祖舍利。陛下与诸位大人请看!”

他指着一个小盒中的佛舍利说:“我们共找到佛舍利20粒!”

忽必烈、察必皇后与大家惊奇地观看。八思巴说:“‘舍利’本是梵文,即印度文的音译,其原意是指尸体或身骨。佛祖释迦牟尼圆寂之后,其弟子将其遗体火化,其骨殖变为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之为舍利子。另有身骨、牙齿、毛发等也称为舍利。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将佛教立为国教,下令在其统治的八万四千个小邦国中,建立佛塔保存这些佛祖舍利。这就是著名的‘阿育王八万四千宝塔’。辽代的白塔中居然能保存20粒佛祖舍利,说明当时辽代也是一个尊佛敬佛的王朝,说明佛法教理不仅传遍吐蕃,而且早已传遍中原乃至东北大地!”

在佛舍利周围摆满了许多青泥小塔和其他文物,阿尼哥说:“旧塔内还保存有这种青泥小塔两千个,其数目之大也是少见的!另有石函铜瓶,以及无垢净光陀罗尼经五部。供瓶中还有一枚铜钱”阿尼哥将铜钱拿到忽必烈面前,说,“奇怪的是铜钱上竟然铸有‘至元通宝’四字!”

忽必烈吃惊地问:“什么?‘至元通宝’?莫非近二百年前佛祖就预知我朝要建元为‘至元’?莫非佛祖预知在至元年间我们要重修宝塔?”

八思巴道:“诚则灵。心诚能感天动地,心诚则会得到佛祖护佑。白塔夜放红光,塔內保存‘至元通宝’,都说明佛祖将保佑陛下入主中原,一统中华!此塔此寺应列为我大元供奉佛祖舍利的皇家第一大寺庙,愿佛祖保佑我大元兴旺昌盛!”

忽必烈说:“从今以后,大护国仁王寺就是八思巴帝师在大都的住锡之所,这座白塔寺则是我朝的皇家寺院!”

随后,在阿尼哥的导游下,大家参观了白塔和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