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028

第28章

本德及其他伤员渐渐恢复了体力。白教噶玛噶举派教主噶玛拔希活佛派人将萨迦班智达等人迎入粗朴寺,对他们热情招待。

在宴会上,白教活佛说:“我吐蕃国已经分裂割据400余年,四教八宗各化一方,各树一帜,互不统属。要实现内部统一并非易事。中原地区也是长期战乱,至今仍是三方鼎立:蒙古、大宋、云南大理也是互不相让、互为水火。看来只能凭借武力,方能一统中华。在此你争我夺的关键时刻,我吐蕃地区的向背当然举足轻重。希望萨迦班智达大师以整个吐蕃的利益为重,努力打通与蒙古的关系。为吐蕃统一、天下太平寻找一条出路!”

萨迦班智达说:“活佛统观全局,见解超凡脱俗。吐蕃、中原如何结束分裂混战,的确是当今最大的难题。贫僧以为,大宋、大理政治腐败,军队不堪一击,中原逐鹿,胜者定为成吉思汗子孙。我雪域高原向以佛法治国,最好不要动用武力。若能与中原一起实现四海为家,当为天下万民之幸。这正是贫僧不畏艰险,前往凉州的主要目的!”

白教活佛说:“此事关系重大,并非你我二人或萨迦、噶举两派能够决断之事。上次黑教武力相向,近日又派杀手截击,的确不妥。但认真想来,大概也反映了部分人的看法,恐怕只靠武力与智谋还不足以平息事端。在下以为,大师目前尚不要急于前往凉州,我愿与大师一起游说四教八宗,待多数人被说服后,再前往凉州也不迟。”

萨迦班智达想了想,说:“大师言之有理。”

萨迦班智达与白教活佛一起进一步做有关各派僧俗的工作,征求他们对处理蒙藏关系的各种意见。他们首先来到止贡噶举派的顿塘。京俄仁波大师与官巴释迦仁钦对他们进行了热情接待。

京俄仁波说:“木哥亲王、道尔达将军在我吐蕃驻军数年,看来还是仁义之师。阔端亲王几次邀请萨迦班智达大师前往西凉也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我止贡噶举派上上下下都支持这一举措!”

萨迦班智达说:“始作俑者,正是您仁波大师。几年前,不正是您派人带蒙古使者到萨迦的吗?您不想做蒙古的应供喇嘛,向木哥亲王推荐了贫僧,我也只好舍下这把老骨头,到蒙古走一趟了!”

京俄仁波说:“大师所言不假。但木哥亲王、道尔达将军驻藏多年,对我吐蕃各派已经了如指掌。大师的学问人品无人能比,为了吐蕃的前途,僧俗的利益,您就走一趟吧!”

萨迦班智达大师与二世活佛一行向夏鲁寺走来。八思巴问道:“‘夏鲁’意为‘新生的绿叶’,此寺为何取名‘夏鲁’?”

二世活佛道:“八思巴不愧为吐蕃的小学者,还真是一个有心人呢!”

萨迦班智达大师说:“勤学好问方能不断长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不耻下问,这正是一个学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请卓旦噶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卓旦噶瓦道:“据我所知,夏鲁派有一个祖先名叫吉尊西绕琼乃,他跟随一位佛学大师学法,有志于建寺弘佛。有一天,他向师父谈到自己的想法,请教在何处建寺为宜?他师父说:‘我将手杖当箭射出去,手杖落下之处便是你的寺址。’这位师父的‘箭’正好落在离寺不远的新生绿叶之上。于是吉氏祖先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寺庙,取名为‘夏鲁’寺。”

二世活佛道:“卓旦噶瓦真不愧为萨迦法王高足!八思巴有学识渊博的法王和卓旦高僧指导,焉能不为学日益,超越千古!”

萨迦班智达大师道:“小徒初学佛法,大师休要过奖!”

大家转眼来到夏鲁寺前。

这是一座汉藏合璧的寺庙建筑,外部造型采用高屋脊、双泻水、瓦顶流槽的汉式建筑风格,其殿堂结构则为藏式。殿前有一块石板,上写“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边上刻着4个小塔。其主殿雄伟壮丽,殿内供奉着各种佛像,包括铜菩萨、泥菩萨、唐卡、佛塔等,一应俱全。殿内可容上千人。

夏鲁寺住持吉裁率众弟子热情接待萨迦班智达大师与二世活佛一行。

吉裁道:“二位大师与诸位高徒光临敝寺,实乃我夏鲁派三生之幸!万望二位大师指点迷津,助我夏鲁弘法兴教!”

二世活佛道:“此次贫僧陪萨迦班智达大师前来,正是为了吐蕃僧俗大事,希望住持大师鼎力相助!”

吉裁住持道:“蒙古西凉王聘请萨迦班智达大师前往凉州,此乃蒙古汗国对我吐蕃的友好之举。我夏鲁师徒及僧俗民众一致盼望此行能够成功,何需二位大师四处征询意见!”

萨迦班智达道:“吐蕃四教八宗,见解不一,利益不同,如何与蒙古及中原王朝相处,关系到吐蕃的前途命运,老僧不敢自作主张。”

吉裁道:“自远古以来,汉藏一家,王朝强盛,实乃人心所向。如今四分五裂,并非吐蕃之福。中华大地急需一统,雪域高原亦不能长期分裂。我夏鲁派先人本为吐蕃赞普子孙,萨迦派祖先则是吐蕃王朝内大臣,我们两派自当同心协力,为振兴吐蕃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世活佛道:“萨迦班智达大师前往凉州,定会谈到吐蕃与蒙古汗国的关系。住持大师有何高见?”

吉裁住持道:“不知成吉思汗的子孙能否统一中华大地,唐朝贞观、开元盛世还能否重现?中华各族及吐蕃民众已经吃了400年分裂混战之苦,愿萨迦班智达大师与蒙古王爷一起找到一条解脱苦难的道路!”

萨迦班智达问道:“当今吐蕃并无赞普做主,也没有上下听命的内大臣。西凉王派人邀老僧前往凉州,也只说请我做一‘指示方向、决定取舍的上师’。贫僧不过是萨迦一派的首领,实在不敢对吐蕃前景妄做决断。”

吉裁住持道:“逆天而行,只能自取败亡;天赐良机,不取则为不智!吐蕃四教八宗,蒙古西凉王不请他人作上师,偏偏几次三番派使者来请法王,这既是法王的学问人品令人信服,也是上天佛祖赐予我吐蕃的一次良机!大师不应再犹豫不决,裹步不前了!”

二世活佛虽面有不快之色,但却接过吉裁住持的话说道:“吉裁所言,实乃吐蕃各派多数人心声,萨迦班智达大师可以下决心了!”

之后,萨迦班智达和二世活佛一行来到觉朗派寺内,其教主也表示支持萨迦班智达大师的行动。再后,他们到了希解派、觉域、觉囊派寺庙,各派均对萨迦班智达、二世活佛一行进行了热情接待,各派虽有不同看法,但并不反对萨迦班智达前往凉州。

为进一步听取黑教的意见,二世活佛带少数弟子单独会见了黑教首领敦巴噶夏,黑教教主说:“我黑教两座寺庙被蒙军焚烧,又有500余名僧俗民众死于非命。当时萨迦班智达大师还曾派贡噶桑布前来慰问,时隔两年,他怎么反而认敌为友了?为了当蒙古王爷的什么狗屁‘上师’,就忘记昔日的仇恨,这的确是对吐蕃的背叛!对这种人我只能势不两立,你休想从中说合!谁是谁非,谁胜谁负,由佛祖与上天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