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095

第95章

八思巴、卓旦噶瓦在蒙哥都保护下来到金莲川。子聪和尚陪同,八思巴登高远望。

子聪和尚说:“忽必烈王爷这片开府之地原名曷里浒东川,金朝曾在这里修筑过行宫,作为避暑之所。您看见那一大片金莲花了么?”

八思巴举目远望,情不自禁地说道:“哦,金黄一片。真是壮观!”

子聪和尚说:“金世宗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意,把这里改名为金莲川。这里正是草原与汉地交界的南北交通要道,北上汗廷和林,南控中原大地都非常方便。蒙哥大汗同意忽必烈王爷在这里设立金莲川亲王府,授给王爷封官授职、统军治民的大权!正是为了南下灭宋做的长远打算。”

八思巴深沉地望着远方。

子聪和尚说:“忽必烈王爷以唐文皇、金世宗为榜样,广招四方英俊,讲论治国之道。在他的帐下又何止十八学士呢!贫僧以为,忽必烈王爷已经得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八思巴还是望着远方说:“如果他是大汗,确实已经占够了天时、地利、人和。”

子聪和尚问:“法王的意思是……”

八思巴说:“我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听说白教的二世活佛还在金莲川。”

子聪道:“是的。”

八思巴说:“有机会我一定去拜会拜会这位老前辈。”

子聪说:“到时候我可以领你去。”

在金莲川营地大帐内,忽必烈、察必王妃在子聪和尚和谋臣姚枢、王盘等人的陪同下会见了八思巴与卓旦噶瓦一行。

子聪和尚递上阔端来信,蒙哥都说:“父王让小侄转告叔王,吐蕃黑教一再作乱,萨迦班智达大师正与道尔达将军设法平息;西凉部弟子日益增多,教务亦需大师过问;再者大师已年届古稀,体力不便长途跋涉。故而大师未能前来,由其弟子圣僧八思巴代其前来金莲川,万望叔王见谅!”

没等忽必烈发问,八思巴长揖到地,说:“小僧八思巴参见忽必烈亲王!参见察必王妃!”

忽必烈赶紧说:“看座!”

八思巴在一旁落座,卓旦噶瓦、蒙哥都等站立在其身后。

忽必烈说:“感谢圣僧几次出手相救。你我虽非初见,然却未及深谈。本王与王妃心向佛门,不知圣僧之佛法,比萨迦班智达大师如何?”

八思巴回答说:“师之佛法如大海水,吾所得者以指点水于舌而已。”

察必王妃问道:“汝为佛教圣僧,敢问佛教主张与萨满等教有何区别?”

八思巴说:“王妃所问关系重大,争论颇多,小僧一言难尽!”

察必王妃道:“但言一二无妨!”

八思巴说:“蒙古草原萨满教与吐蕃本教大同而小异,二者皆崇拜日月山川,故有拜天、祭山之举;以为世上皆有明暗、善恶、是非,乃至神魔之分,其巫师则为上天及善神代言人,由其沟通天人,代天传音;且言巫师可以治病救命,避祸消灾。因其来源于自然崇拜,各地山川不同,自然神灵不一;巫师教理功力不深,运用起来难免出现错漏,发生争执;有时名为治病救命,然而常有害人误人之时。故而其信众生疑,难于持久!”

忽必烈激动地说:“父王之死,实乃萨满所害!圣祖时通天巫阔阔出阴谋篡权,近年来萨满教主豁儿赤又助纣为虐。本王以为,我草原的萨满教与吐蕃的本教一样,都需加以改造!”

八思巴说:“吐蕃自松赞干布时起就已有佛教与本教的斗争,曾多次出现兴佛灭本或抑佛兴本。后来,印度莲花生大师来到吐蕃,兴建桑耶寺,翻译传播密宗经典;收徒传教,培养人才;并采取化本入佛的办法,将本教神祇作为佛教护法神灵,吸收某些本教仪式加以改造利用。从而使二者合而为一,此即今日之吐蕃喇嘛教!”

忽必烈问:“据说直到今日,吐蕃还是宗教林立,四大八小,此是为何?”

八思巴答道:“数百年来,吐蕃王国分崩,各地领主割据一方。同时,教派兴起,多以家族传承为主,自然要与各地领主相互依存。于是莲花生大师所传佛教法理出现了不同的宗派,故有四大八小或四教八宗之说。其中亦有是非之别、教理之分,乃至与原来本教关系的深浅不同。因其服色或标志有别,世人方称之为花教、红教、白教、黑教等!”

八思巴的谦逊态度和渊博的佛学知识使忽必烈和子聪等人惊叹不已。他们为这位西藏的少年佛教学者所折服,会谈既投机又深入。忽必烈希望八思巴留在漠南王府,以便及时问法学道。

忽必烈说:“八思巴圣僧虽然年少,但种姓不凡。愿留漠南,当求佛法。”

八思巴看着蒙哥都,未置可否。

忽必烈对蒙哥都说:“本王派一名使者,与贤侄一起去见萨迦班智达大师和你父王,本王愿以百匹战马和百名武士为代价,请求萨迦班智达法王允许八思巴圣僧留在漠南金莲川王府!”

蒙哥都无可奈何地说:“听凭叔王吩咐!”

察必王妃对蒙哥都说:“你不是希望南下征宋时当先锋吗?今天的事可要卖力气啊!”

蒙哥都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