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用孙子兵法
14444300000045

第45章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用距离树立管理者的权威

做为管理者,如何处理和上司、同僚、下属的关系,决定了他能否做好本职工作。西方的管理认为管理者要宽宏大度、要懂得赞美员工、要公开公正公平、实行透明管理。可是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大多本土管理者正好相反,他们经常折磨下属、批评下属、不透明管理。这主要是由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在企业中,一个全透明的下属,会让上司感到安全,才能认清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用你。作为属下,尤其要把自己最柔软的一块展示给上司,不但让上司看到你的优点,也要让他看到你的缺点和欲望。当上司感到已经掌控住了你,就有了安全感,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管理者面对下属,则应是另外一个样子。如果经理和员工距离太近了,经理很容易被员工看透,于是会有很多员工生出不屑来:“原来他也不见得比我们强多少,却做了我们的经理。”管理者是全透明的,就容易被下属看透,于是下属就可能投其所好,就会逢迎,就会产生不尊重,公司政策的执行,可能因此出现问题。当某人是基层员工时,他对上司的命令比较看重,对老板甚至有点敬畏,甚至把老板神话。但是随着位置的上升,这样的感觉会越来越少,越看老板越透明,觉得老板的水平也不过如此,于是想自己当老板也许不比他差多少,可能带人出去创业,造老板的反。

所以管理者在面对下属时,要尽量保持不透明,才能更好地树立管理者的权威。皇帝之所以成为皇帝,就是因为他在深宫里,他又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家不知道他能用权力做出什么事情来,他是不可预测的,就像天气一样,于是大家服从他的话,大家看天气穿衣服,所以皇帝才有了权威。

管理者面对同僚时同样不能全透明。如果全透明,在同僚面前就没有秘密,可能某天被陷害了,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之,如果完全把自己隐藏起来,同事之间互相不了解,也很难发挥团队精神,做好工作。所以面对同僚,最好要半透明。具体什么时候要透明,什么时候不透明,要看具体情况。

这些原则并不是绝对的,要根据自己的性格、位置选择。如果你是最前线的主管,每天和员工在一起,你摆管理者的面孔,保持不透明状态,恐怕没人敬畏你。还不如干脆和他们打成一片,个人的小隐私也可适当让他们知道。在被员工看透的基础上,靠感情激励大家,靠奖励激励大家,靠带头工作激励大家。这时管理者要保持全透明,才能赢得员工的爱戴。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其中的重就是稳重,不能太随便。作为管理者,平常要有架子,偶而和大家轻松地交流,大家才说你没架子,所以,高层要首先有架子,然后才是没架子。也就是说,即便要透明,也要从不透明开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