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歇后语鉴赏
14451200001004

第1004章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出处”《战国策·燕策》。

“语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得利。

“故事”一条大河缓缓东流,两岸除了平坦的沙滩,就是长着茂密的水草,是鱼、虾、蚌等生长的好地方。成群的野鸭、鹭鸶……不是在水中嬉戏、捉鱼虾,就是在空中飞翔或盘旋。河面上的渔船来来往往,这条大河从上到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只大河蚌从河里爬出来,蚌壳张开着,整个身子立着,呈“人”字形,用腹足支撑着,缓缓地爬上沙滩,身后留下一道浅浅的沟痕,那便是它艰难历程的见证。爬了一段路,蚌身一歪便平躺在松软的沙滩上,仍大张着蚌壳,露出粉红色的腹足和肌肉,迎着和煦的微风,晒着太阳,舒服极了。没过多久,蚌就有些昏昏欲睡了。一只鹬在低空中盘旋,突然发现蚌正在晒太阳,它高兴极了,这可真是机会难得啊!鹬便箭一般地俯冲下来,还没等蚌做出反应,就一口啄住蚌肉,死死不放。蚌本能地迅速合拢蚌壳,紧紧夹住鹬的长嘴。鹬恨恨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我就会有蚌肉吃了。”蚌针锋相对地回答:“你的嘴今天抽不出去,明天抽不出去,就会有死鹬,就会成为渔人饭桌上的一道菜!”

鹬和蚌虽然谁也不能摆脱谁,可谁也不肯让步,就这样僵持着。时间在它们的痛苦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恰在这时,一个背着鱼篓的打鱼人走过来,一哈腰,就把鹬和蚌一起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