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后汉书·张霸传》。
“注释”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今成都)人。东汉大臣。
“语义”指认不清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故事”东汉时,蜀中才子张霸知识渊博,他研究《春秋》能成一家之说,时人称为“张氏学”。张霸任会稽太守时,赏罚分明,只三年时间,将会稽恢复清明政治。因为才学渊博,政绩突出,张霸被调到京都洛阳,担任京官。
当时,皇后邓绥把持朝政,皇后的哥哥邓骘权倾朝野。邓骘有心拉拢张霸,便主动接近张霸,想和张霸交朋友。可是张霸却小心避开,装聋作哑,不理会邓骘。于是,大家就以嘲笑的心态说张霸“不识时务”。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张霸的目光长远。当时,外戚当权不符合人们心中的道义,长久不了。张霸大概深知这一点,所以放弃短暂的荣华富贵,选择了长久的安稳幸福。到了邓太后去世,安帝亲政,邓氏一门立遭贬黜,邓骘等兄弟子侄七人被迫自杀,那些追随邓骘的人,其命运便可想而知了。而张霸却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