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歇后语鉴赏
14451200001114

第1114章 朱元璋封官——只封功臣,不封亲朋

“出处”《朱元璋》。

“语义”比喻大公无私,不任人唯亲。

“故事”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立了明朝,准备封赏功臣。功臣有数,亲朋无数,要是都封宫,怎能封得过来,要是不封,又伤了和气。朱元璋为了此事,茶不思,饭不想,闷闷不乐。

一天,军师刘伯温走进皇宫,见朱元璋双眉紧锁,愁云满面,便说:“这几天,您郁郁寡欢,今日万里无云好晴天,何不出去走走,散散心解解愁。”于是二人换了便衣,走出皇宫,直奔南京城最繁华的城隍庙。城隍庙里卖吃的,卖玩物的,说书的,卖艺的到处都是。二人进了庙,朱元璋看到大殿西侧粉墙下围着一群人正在瞧墙上一幅画,众人议论纷纷。朱元璋和刘伯温也站到人群中,踮起脚看了又看,只见墙上那幅画,画的是一个人,头上长着一束一束挺起的头发,乱得像鸡窝似的;每束头发上顶着一顶帽子。朱元璋跟许多人一样,瞧了又瞧,想了又想,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朱元璋一路走一路想那画,也想不出个头绪来,只好带着这难题,回到宫中。他整整想了一夜,还是猜不出这幅画的寓意。

第二天一大早,朱元璋就把刘伯温找了去,问:“军师,你看城隍庙墙壁上画的那个人头上许多头发,戴许多帽子,那是何意?”刘伯温笑着说:“陛下,这个画画的人了不起啊!他用画向陛下进谏:开国以后,要防止一桩事,冠(官)多发(法)乱!”朱元璋这才如梦初醒,感到这个进谏太好了。朱元璋满意地说:“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跟寡人打起哑谜来,这个哑谜打得好。朕立即采纳,今后只封功臣,不封亲朋。”原来,刘伯温早就看透了朱元璋的心事,于是暗暗地安排了这么个节目,果然很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