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三国演义》。
“语义”比喻善于用计,能及时提出解决紧急问题的办法。
“故事”三国时,孙权为了取得荆州,采用周瑜提出的“美人计”,想以假招亲把刘备诱去东吴。当时,刘备犹疑不决,诸葛亮却说:“主公,你尽管去吧!我已定下三条计策,赵云陪你去即可。”诸葛亮把赵云唤到近前,附耳低言交代:“你保主公到东吴,要带上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这锦囊,是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机密文件或诗稿。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常把可能发生的事变,以及应付的办法,用纸条写好装在锦囊里交给办事的人,嘱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拆看,按照预定的办法去应付。当下,赵云接过诸葛亮递给的三个锦囊,将它贴身收藏,到了东吴便依着锦囊妙计一一行事。
首先一到东吴的南徐,赵云就打开第一个锦囊,按计为刘备来东吴招亲大造舆论,说动乔国老和吴国太在甘露寺看新郎,促成亲事。刘备在东吴成亲后,沉溺于安乐生活中,忘了荆州,忘了国家大事。赵云到年终,打开第二个锦囊,依计而行。他谎报曹操大军进攻荆州,及时使刘备醒悟,商同孙夫人离开南徐。孙权闻信,派兵追赶,情势危急。这时,赵云又拆开第三个锦囊,刘备依计智激孙夫人,怒斥东吴追兵,终于安然无恙地回到了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