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歇后语鉴赏
14451200000940

第940章 徐光启摆渡——宰相肚里好撑船

“注释”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明末数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语义”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

“故事”传说,徐光启十九岁那年,离家赶考。他在黄浦江边候船摆渡,和他一起等船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道士,一个是商人。不一会儿,来了个白发苍苍的艄公,刚要开船时,又来个去打官司的农妇。船摆到江心,老艄公见渡客们闷坐不语,笑着说:“老汉平生就喜欢听别人讲俗语,凡来往客人只要能照老汉的意思讲出几句俗语,船钱分文不收。不过一定要讲真话,否则摆渡钱照收。”众人问:“不知道老艄公要听什么样的俗语?”艄公答说:“每人讲两句,一句四个字,一句七个字,都要切合自己的身份。”大家想了一会儿,那商人说:“船家,我是见钱眼开……铜钱眼里翻跟斗,可对?”艄公听后点头说:“这位客官倒也说实话,免去船钱,省得他在船上翻跟头。”道士说:“我嘛,装神弄鬼……螺蛳壳里做道场。”艄公说:“很合道士身份,也免去船钱。”农妇说:“穿针引线……纱线扳到石牌楼(意思是不论力量大小,弱者有时也能战胜强敌)。”艄公点头夸奖说:“难得大嫂有此决心,免去船钱。”最后,只剩下徐光启没说。商人、道士在一旁连声催促,徐光启不慌不忙地说:“学生嘛,功成名就……宰相肚里好撑船。”艄公听了,哈哈大笑说:“有志气,不要船钱了。前面已是浦东,请大家上岸吧。”

后来,徐光启果然高中进士,成为精通数学、农政、历法的大科学家。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流传下了“徐光启摆渡——宰相肚里好撑船”这一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