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歇后语鉴赏
14451200000997

第997章 俞伯牙不遇钟子期——不谈(弹)了

“出处”《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注释”俞伯牙:相传生于春秋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晋国上大夫,著名琴师,同时也是作曲家,被尊称为“琴仙”;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今湖北汉阳)樵夫。

“语义”比喻不再谈话或议论了。

“故事”一次,俞伯牙奉晋王之命,来楚国修聘。他因离楚十二年,思念故国江山名胜,待公事完毕,拜辞楚王,择水路绕道而回。行至汉阳江口,时当八月十五,皓月当空,如同白昼。此时,俞伯牙的船正停泊在汉阳江口的山脚下休息。俞伯牙步出船舱,遥望明月,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命随行的童子取出古琴,便情不自禁地弹奏起来。正弹到忘情处,一根琴弦却突然断了,俞伯牙不免心中一惊。他想,一定是有什么人在附近打扰了自己,要不然琴弦不会无缘无故地断了。果然不出俞伯牙所料,童子很快就将一个樵夫带到了俞伯牙的面前。樵夫自我介绍说:“我叫钟子期,因为打柴晚归路过此地,被先生悠扬的琴声所吸引,便停下来听了一会儿,不想打扰了您的雅兴。”俞伯牙没料到在这荒郊野外的地方,居然还有懂音律的樵夫,心里很是高兴,就热情地邀请钟子期过来同坐。俞伯牙问了一些乐理知识,钟子期回答得头头是道。俞伯牙听了以后,心中暗暗佩服。俞伯牙接好琴弦,重新弹奏起来。他弹着弹着,感到自己好像是站在山顶上俯视大地一样心旷神怡。正陶醉其中时,坐在对面听他弹奏的钟子期突然说:“听这首曲子感觉就像是站在山顶上一样,心里无比舒畅!”俞伯牙听了心里微微一惊,接着又更加投入地弹奏起来。弹着弹着,俞伯牙又感觉到自己好像是站在大江边上,看着滚滚东去的江水,顿时豪情万丈。正在这时,钟子期又说道:“听这首曲子,让人感觉到好像是站在大江岸边一样激情满怀。”钟子期的话音刚落,俞伯牙就激动地站起身来,拉着他的手说:“能遇到你,是我一生之幸啊!先生您真是我的知音!”两人一直促膝畅谈,直到天亮还不愿分离。临别时,两人约定明年的同一时间还在这里相见。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八月十五,俞伯牙如期前来赴约。不料等到第二天天明时分,仍然不见钟子期的影子。俞伯牙觉得很奇怪,心中疑惑不解,便一路打听来到了钟子期生活的小村庄。听钟子期的邻居介绍后,俞伯牙才渐渐明白:原来钟子期自从遇到俞伯牙之后,心里一直非常激动,回家后就开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各种乐理,再加上白天还要上山打柴,时间一长元气大伤,钟子期因过度劳累而不幸故去!俞伯牙心中悲痛万分,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头,为他弹奏了最后一曲。曲终之后,俞伯牙站起身来,毫不犹豫地砸坏了琴。因为他知道知音已逝,自己再弹奏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件事编了歇后语“俞伯牙不遇钟子期——不谈(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