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美丽的家园
14496800000027

第27章 恒山(一)

在中华名山中,如果有一座山岳与一座寺庙能够长期形成互利共赢、同扬美名的话,唯北岳恒山与山中的悬空寺。

恒山成就了悬空寺

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的恒山,山脉源于阴山,横跨塞外,东连太行,西跨雁门,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东西绵延500里,苍苍莽莽,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也是五岳中的第二高山。代表着恒山威仪的天峰岭,海拔2017米,隔着金龙峡,与西面的翠屏峰遥遥相向,两峰对望,断崖绿带,层次分明,美如画卷。就是这座与恒山山脉一样来自5亿年前古老的寒武纪奥陶系的石灰岩形成的翠屏峰,壁立千仞,乱石穿空,在半山腰毫无理由地就凹进一个巨形锅状来,两边突出的山崖挡住了东、西方向的劲风,探出的峰顶又遮住了雨水,相距不远的天峰岭更是以其挺拔的身姿遮挡了阳光的直射,使整个凹壁每天的平均日照时间仅有2~4小时,形成了一处天造地设的风雨难侵、冰雪难结的自然佳境,世所罕见。

到了北魏,蒙古的拓跋氏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恒山成了其抵御南方势力和保卫都城的天然屏障。北魏政权不仅在恒山修建了大量的军事设施,而且还在大同、恒山一带大肆修建庙宇、道观,借助道教、神教蛊惑人心,以巩固统治地位。传说,有一天皇帝突发奇想,想在恒山为神仙修建一个能保他长生不老的道坛。在他的想象中,这道坛必须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悬空建筑。于是,朝廷颁发了“招能榜”。一位工匠揭榜后,没用多长时间就建起了一座雄伟的寺院。当皇帝兴冲冲地赶来验收时,发现寺院没有悬空,勃然大怒,下令要治工匠死罪。危急关头工匠的徒弟挺身而出,答应以师徒两人的生命担保,建造一座悬空道坛。保住生命后,师徒二人苦思冥想了好多天,就是想不出方案来。一天,他们一同在窗前发呆,突然看到一只蜘蛛正抱着一根蛛丝在屋檐下晃来荡去,一会儿工夫就织就了一张悬空的蛛网。接着,一个借助力学原理,附崖建造悬空寺的构想很快就在他们的欢呼声中形成。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寺址选在了翠屏峰的半山腰上。于是立即设计,并着手建造。开始,他们攀上翠屏峰顶,将绳索绑在腰间,吊到悬崖绝壁上开凿洞眼。而后将飞梁插入洞中,留出三分之一做寺基。最后巧借岩石暗托,逐层建起了殿阁楼台。悬空寺的建成,不仅保住了师徒俩的性命,而且很快名扬天下。“悬空寺,寺悬空,神奇绝妙在天空,神仙指点蜘蛛网,金龙峡口起神宫。”就是当时流传甚广的顺口溜。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传说,实际上悬空寺的成因有史料记载:寺下的山谷,古时是南下五台山,北往大同的交通要塞。地理位置上,建寺于此方便来往信徒进香;自然环境上,金龙峡的浑河水经常泛滥成灾,平地不宜建寺。当时的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365~448)仙逝前就留下遗嘱,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也就是说当人们进入寺院,就能感觉到可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能将人间的一切苦恼抛弃。从此,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大胆设计,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建造出一座巧夺天工的世界建筑绝品。正如顺口溜所说,悬空寺真是一座神宫。

悬空寺初建时,离地面有百余米,后因千余年的河床淤积,现还有60余米。寺中容量奇大,整座寺庙面积仅152.5平方米,但却巧妙地布置了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音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宫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四佛殿等大小四十余间楼阁,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八十余尊。寺庙建筑结构奇特。以西为正面,寺门朝南,楼阁殿宇由低往高,三层叠起,凌空展开,南北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的危楼,对峙而立。6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相连,布局参差有致,曲折迂回,错落而不零乱,交叉而不失严谨,似虚而实,似危实安,实中生危,危中见俏,妙不可言。

寺中名言诗联随见。也许是这座在绝壁上“悬挂”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建筑(现存大部分为明、清遗构)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唐代诗仙李白就情不自禁地在寺下的巨石上留下了“壮观”的墨宝;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到此也激情洋溢地生发“天下巨观”的浩叹;明代右都御史郑洛则像巧遇稀世珍宝一样,惊奇而舒畅地“品玩”了一番。郑洛则先是“观、问”:“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溪通。山川缭绕苍冥外,殿宇参差碧落中。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簌动禅空。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后才“登、悟”:“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来曾。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凭虚顿悟心无住,妙步禅关最上乘。”从而留下了著名的《过悬空寺》诗碑。此外,类似“悬空便欲乘云去,临水方知得月先”,“悬屏叠翠极河朔,空宇楼阁胜画图”等许多无名氏楹联更是比比皆是。像这样的名言、名诗和名联,在悬空寺可谓俯仰可拾。所以,到此观光的游客面对“悬空危楼”都会产生“探险”的冲动,而在“探险”途中又都会得到画的熏陶,诗的洗礼。

悬空寺成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