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14505900000018

第18章 中国的跨国企业成长:简要分析和政策含义

一、中国跨国企业形成的超前性

如前所述,企业国际化成长是以其国内成长为基础的。由于我们用销售规模及其增长来表示企业成长,企业国内成长达到一定水平后,为扩大销售规模,必须实现市场区位的多元化,即把经营活动向国外扩展。由于不同类型国家进行工业化的时间不同,导致工业化过程中企业成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中国家,这个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命题: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企业成长在工业化早期就较普遍地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实现市场区位多元化。由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通常标志着一家企业由国内经营企业转变为跨国企业,因此,该命题也可表述为: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跨国企业的形成具有超前性。本书对这个命题的证明,是从企业成长所面临的超级环境和后进国家工业化过程特征的角度进行的。

中国作为后进的发展中国家,从70年代末开始仅有极少数企业向跨国企业方向成长,在十几年时间里,跨国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现在拥有的跨国企业数量及其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中已居于领先地位,1995年中国已有7家跨国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企业行列(UNCTC,1995),而目前中国是处于工业化过程的早期阶段,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或完成以后企业才普遍通过跨国投资实现市场区位多元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在工业化早期阶段,企业国际化成长就较普遍地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实现市场区位多元化,而且发展速度更快,也就是说,中国跨国企业的形成也是超前的。可以根据前面的观点做出简要分析。

第一,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真正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该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对跨国企业的超前形成具有重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的经济调整,一方面表明它们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经济服务化的步伐,到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服务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65%左右,发达国家向后工业社会的结构调整大致完成。这种调整的核心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新产业建立和对原有产业的改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使国际经济活动的有形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体的制度变革方向均是朝向放松管制的自由化,市场机制成为所有国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这种经济开放化和体制市场化,极大地降低了国际经济活动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上述因素导致80年代以后的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国际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增长迅速,达到空前规模。全世界出口额从1980年约1 。 8万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约3 。 4万亿美元,1994年为4 。 4万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增长速度在1985~1990年期间的名义增长率为34%,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商品出口增长率(13%)和世界生产增长率(名义GDP12%)。国际范围的金融交易在8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具有自我配套服务、自我支撑与自我运转的庞大体系,从交易额来看1991年的跨国界的金融流动约200万亿美元,相当于同年国际出口贸易额的40多倍,经济全球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指金融交易的全球化。与经济活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趋势相并行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得新的动力,其标志是欧共体的成功扩大及其政策措施的深化;美国也认识到自由贸易区的好处,推动了北美自由贸易联盟的形成和扩大;在亚太地区形成APEC这样的新型国际协调机制;拉美、加勒比、非洲、东南亚、大洋洲均形成形式各异的区域一体化倡议,力图启动已有组织,并建立新的组织。因此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突出特征。

中国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改革重点转向城市,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为核心,进行配套的资源配置体制(物资、外贸、金融体制)和宏观政策(价格、利率、汇率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也由试点进入沿海城市、沿江城市、沿边地区到内地开放的全面推进阶段。90年代确立了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改革目标,并加快了开放进程,使出口规模扩大的同时,进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同时中国还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国外资本最多的国家。

上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就是80年代后中国企业成长的背景。一方面是开放导致的国内市场国际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平衡国际收支的出口压力,使企业成长为直接面对国际竞争。这时的中国各类企业,无论是生产经营技术还是管理技术均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不仅没有被国外产品和国外企业挤垮,反而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起来,新兴产业和企业也是在这种国际竞争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里依靠的就是动态地利用比较优势,即通过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内企业的成长,形成国家水平的积累,建立起暂时还没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和企业,随着发展过程的进展,新兴产业和企业逐步成长和自立,成为新的增长基础,由此牵引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转换。正是中国企业成长较早面对国际竞争的环境,从而有利于较快地学习和积累国外的“市场知识”,有利于较快地缩小企业与国外市场的“心理距离”。根据前面(第3章)的分析,市场知识的拥有量与企业选择直接投资的概率成正比,而心理距离的大小与企业选择直接投资的概率成反比,由此可以解释中国企业较早进行跨国投资的原因。

第二,企业管理能力的较快提高,是中国跨国企业超前形成的条件。企业出于不同动机,通过跨国投资建立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需要拥有相对于当地企业的特有优势,或者是经营活动方面的技术优势,或者是管理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方面的优势。前面已经证明,对跨国企业来说,后一方面优势更为关键,从事成熟产品经营的企业,虽然不一定具有经营活动方面的特有技术优势,但可以凭借管理活动的能力形成较低交易成本的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通常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成熟产品,可以通过管理能力形成的优势作为跨国投资的特有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之所以能够形成管理能力方面的优势,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主要是由于管理技术与生产经营技术不同的特点所致。

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模仿、消化和吸收,以及当地化创新,在经营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均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在某些方面形成自己的特有优势。由于管理技术的前述特点,中国企业在管理方面的特有优势更明显,例如海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成为世界前沿的管理案例。中国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重大进步主要有以下方面:(1)借鉴国外企业的经验,短时间内使不同水平的企业形成适应本企业需要的管理理念。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理念经历了生产导向管理、营销导向管理、质量和技术导向的管理、适应环境导向的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阶段,这些不同阶段的管理理念既是与企业当时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也适应不同时期企业的内部条件。中国企业成长面对前述背景,使企业需要较快适应变化的环境,形成相应的管理理念,发达国家企业在不同时期积累的管理理念可以直接为中国企业所借鉴,并且具有比较综合的充分空间。(2)企业成长过程中内部管理结构直接借鉴了发达国家已有的模式和经验,短期内得以形成相当数量的大型企业(集团)。按照钱德勒(1977)的观点,现代企业的标志是层级制管理体系的形成,为此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发达国家企业发展起来的大型企业的事业部制、矩阵制等企业组织体制,在中国企业集团化发展中被直接应用。1995年底,全国企业集团形式的大型企业就有14 000多家,是中国各个行业的支柱和骨干,它们均是直接采用了发达国家已有的组织结构形式。(3)直接运用了发达国家企业发展的大量具体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中国企业的股份化改造和股份制企业的建立,以及相应的股份制企业内部治理安排,完全模仿发达国家的经验,节省了大量的探索时间和创新成本;1993年企业按照国际惯例直接实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使企业的核算、信息提供等,可在较短时期内达到国际规范的标准;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发达国家企业在20世纪70~80年代才普遍推广的,中国企业基本上随后就立即引进和实施了这项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内部的计划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等许多管理方法均是采用从国外直接“拿来”的办法。此外,企业管理中的计算机化与发达国家企业几乎是同步实现的。正因为中国作为后进国家,企业成长过程中管理技术和技能的引进、模仿较快,使得在工业化早期,企业就能具备组织和协调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生产的管理能力,这是中国跨国企业形成超前性的条件。

第三,工业化过程的后发性是中国跨国企业超前形成的原因之一。因为后发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早期,企业国内成长以多元化形式为主导,企业成长的外部依赖程度较高,以及企业成长中技术和产品选择的生命周期尾部特征,这三个方面均与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中选择直接投资方式直接相关。后进国家在工业化早期,企业国内成长就以多元化为主导形式,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尹义省(1999)从1993年中国500家最大企业中随机抽取292家样本企业,对它们的成长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采取不同程度多元化形式实现成长的企业占78 。 7%,尽管考虑到中国大企业体制的具体情况,有些多元化可能是被迫进行而非企业的自主性行为,但在工业化早期阶段的企业成长就以多元化为主导形式,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相似阶段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点,应该没有问题。

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对外依赖程度,可以大致从贸易依存度方面显示出来。198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为12 。 6%,1994年为43 。 9%,而1994年美国和日本的这个比率分别为17 。 8%和14 。 3%。

中国作为后进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产业和产品选择空间较大,但通常是承接发达国家成熟产业或产品的企业具有较快的成长速度,因为这些产业或产品在发达国家属于成熟产品,但在发展中国家属于新产品,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这些产品以成熟技术为基础,经营技术的学习和模仿比较容易,其要素比例也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更符合,虽然不存在创新产品的超额利润,但通过发挥发展中国家管理活动方面的比较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并通过规模经济的利益,仍然可以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并在较短的时期内进入国际化成长阶段,实现企业向跨国企业转变。我国家用电器产业中的企业成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第四,工业化过程的赶超性是中国跨国企业超前形成的又一原因。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赶超性特别明确,20世纪50年代就是在“赶英超美”的口号下,制定和实施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中间虽然经历挫折,但这种战略的指导思想始终未变,1978年的冒进就是例证。70年代末以后,虽然放弃重工业优先的战略,但并不等于放弃赶超战略,只是改变了赶超战略的具体形式,即通过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的开放战略实现赶超,相当于格里芬(1989)的“开放经济战略”。作为后进国家,实施开放经济战略可以加快赶超速度,不论对小国还是大国均是有效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与中国20多年的经验就是证明。

中国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开放经济赶超战略,对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影响既表现在加快企业经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能力积累方面,也表现在推动企业拓展国外市场的经营战略方面。资本品进口、许可证交易和外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是国内企业获得国外各类技术的基本途径,扩大这三方面交易规模是开放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从上述三方面的流入规模就可以判断赶超战略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效果。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进口资本品,使企业通过逆向工程学习国外技术,是最简单的技术来源渠道。中国进口规模从1980年200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 291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进口产品结构的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比,由1980年的34 。 8∶65 。 2变为1995年的18 。 5∶81 。 5,工业制成品中包括资本品,这能够大致反映出企业通过进口渠道所获得的技术的规模及其增长。由于直接投资是一揽子经营资源的移动(小岛清,1985),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规模最显著地反映国内企业的技术获得情况。从1979年到1997年,中国共批准国外直接投资项目30万个,协议外资金额5 187亿美元,实际利用额2 208亿美元。随着国外直接投资的进入和“三资”企业的出现,国内企业学到了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包括生产、营销和管理的技术。这些均为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跨国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政策含义

第一,对发展中国家和中国跨国企业形成的“超前性”概念需要准确理解,在此基础上认识制定统一对外投资政策的必要性。我们这里使用的“超前性”是一个实证性的概念,而不是规范性的概念。实证性是指它表述的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成长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情况,即相对于发达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成长所面临的较高程度的经济国际化环境,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后发性和赶超性的特点,使这些国家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就较普遍地出现企业通过跨国投资方式实现市场区位多元化,从而形成跨国企业。管理活动在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的重要性,以及管理技术模仿与移植成本较低的特点,使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通常具有管理方面的相对优势,成为这些跨国企业的特有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的早期阶段出现跨国企业是一种必然现象,并非是偶然现象。这意味着在较低发展阶段,就需要把企业对外投资纳入对外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形成外资流入和对外投资协调性的政策机制,制定统一的对外投资政策,建立统一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中国目前的对外投资方面缺少统一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构,根据现有规定,对外投资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由外经贸部审批;需要向中央申请贷款的项目,均需外经贸部审批,必要时还要国家计委审批。100万美元以下的一般性项目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或国务院各部委直接审批(国家外经贸部,1985)。形成对外投资的多头管理,以及对外投资审批的繁琐程序,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对外投资的进行。以外汇审批为例可见一斑,企业对外投资之前,要先由外汇管理部门对投资外汇风险、投资回收期计划等进行审查,此类审查结论和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投资项目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作为向外汇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和投资资金汇出手续的必备材料,办妥上述所有程序之后才能汇出资金。用境外投资利润再投资也要经过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批(张贵岩,1997)。这些复杂的审批程序提高了企业对外投资的交易成本,不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对外投资政策不统一和复杂管理程序与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有关,即认为中国现阶段处于存在储蓄缺口的阶段,不应该把国内稀缺的资金投资于国外。首先,前面的分析已经显示,对外投资是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一种方式,不单纯是一种资金的流动,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成长目标的手段。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仅限于在国内市场获取相对保险的利润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5)。尤其在中国目前阶段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是以保护和扩展出口市场的条件下,企业对外投资与销售规模正相关,从而直接决定企业的成长可能性。其次,对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要动态地看。实际上中国从90年代开始,已经出现了储蓄和外汇双盈余,从1990~1996年,除1993年出现双缺口之外,其余年份均是双盈余,中国在储蓄和贸易盈余条件下仍然有大规模的外资流入,这种现象已受到各方关注。实际上这可能与中国的产业升级有关,即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新兴产业,而中国的某些成熟(传统)产业已出现国内供给过剩,需要向国外转移实现结构调整。最后,企业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一样,也是利用国外资源的一种方式,通过引进外资获得某些稀缺的经营资源是传统的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国内企业利用某种优势直接到国外投资获取其所需的经营资源,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是更积极的途径。例如,海尔集团就是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到美国投资,在当地融资金、融技术、融智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还要综合考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胡德和扬,1979;小岛清,1985),充分认识企业跨国投资对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经济业绩之间的联系(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5),而不是仅仅看到国内企业跨国投资的资金流出。

第二,要从动态角度和管理活动方面认识发展中国家和中国跨国企业的特有优势,在此基础上确定对外投资政策指导思想。已有的跨国企业理论中关于企业优势与跨国投资关系的支配性观点是,因为企业拥有特有优势而对外投资。但如果动态地看,企业优势实质上是过去投资活动的结果,因此目前的投资也可以是寻求、保持或发挥企业所拥有的优势。

企业优势是其拥有的某种能力的具体表现,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衡量的业绩超过竞争对手,由于这些业绩均与市场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有关,因此,波特(1985)认为,竞争优势归根到底出自于一个企业能够为产品购买者创造的价值,或者是以低于其竞争对手的价格给购买者提供相等的价值,或者是以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使购买者获得更高的价值,足以弥补高出的价格部分。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其根源在于企业内部具有某种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不同资源和能力。在竞争性的市场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永远保持竞争优势,因为企业拥有的任何生产要素和资源,其他企业均可以设法拥有,因此,新企业进入那些存在经济利润的行业,加剧竞争,使现有企业的经济利润趋于消失。但现实中却可以发现有些企业能够持续地享有经济利润和拥有竞争优势,其原因何在呢?按照资源基础论的企业战略理论,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独有的资源存量和运用这些资源的能力,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间持续存在的资源—能力差异。从经济学的角度说,这种资源—能力差异形成企业的“经济租”,即由于某种资源(要素)的供给固定而需求较大所导致的要素报酬大于竞争市场中的报酬部分,这是李嘉图分析地租时最早提出的,可称为“李嘉图租金”。如果某一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具有这种特征,也可以获得经济租,它构成企业的垄断利润。为了持续获得这种经济租,只有两种方法:一是人为的垄断,即通过人为设置法律或某种无形障碍,限制竞争对手获得某种经营资源;二是创新,即企业通过投资支出,在技术、市场、组织、供给来源等方面创造新的形式,获得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资源和能力,这种通过不断创新获得的经济租可以恰当地称为“熊彼特租金”,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持续地获得“熊彼特租金”,才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

正是因为所有企业均需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和保持优势,所以,从动态的角度才能把握企业特有优势的本质。企业成长过程也就是具体优势的不断转换和企业总体优势不断扩大的过程,这是通过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支出实现的,这些投资支出就是企业意识到已有优势无法持久所做出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支出是一种寻求优势的努力。企业跨国投资只是在更大市场范围所做出的努力,随着国内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这种努力的重要性也逐步提高,因为企业的竞争对手不仅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因此,需要把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看做是寻求优势的行为,而不单是国内资本的流出。如果政策的立足点是增强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就需要制定符合企业成长规律的对外投资政策措施。

对中国跨国企业特有优势的认识需要充分考虑企业优势的多样性。由于跨国企业的国别、行业、规模的不同,所拥有的具体优势存在区别,如果按前面把企业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两大类的方法,相应地把技术分为经营活动技术和管理活动技术,不同发展水平国家跨国企业之间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性质。因为,首先,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通常较多集中于成熟产业或产品,而这类产品生产经营中的优势更多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能力;其次,相对于经营技术,管理技术或技能较容易学习,并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较小(见第三章的证明)。所以,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往往在管理方面。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积累以及管理创新更多地依赖于干中学,包括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各种形式合作、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扩展等,要使政府的对外投资政策更有效,需要考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企业的比较优势所在,以便制定更恰当的政策措施。

第三,在全面理解母国利益和跨国企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对外投资政策的基本框架,促进中国跨国企业的成长壮大。从理论上说,企业对外投资的利益与母国政府的利益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不一致的方面,因此,对外投资政策涉及复杂的权衡。发达国家不同时期为了限制本国资本流出,也曾采取过外汇管制、资本输出限制和对企业跨国投资的审批制度。20世纪80年代之后,上述限制性措施才逐渐被取消,采取了一些列鼓励和促进本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外汇资金,并担心直接投资可能带来的资本外逃,基本上均采取禁止或限制性的政策。

中国的对外投资政策也属于限制性政策,并且是较严格的限制性政策。只是由于在企业的寻求资源和寻求技术型对外投资方面,政府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一致,所以企业的这类对外投资通常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从企业成长角度来说,寻求市场和寻求效率型的对外投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而这种对外投资的企业利益与母国政府利益存在不一致之处,因为企业从增强竞争力的考虑,只是企业的可能利益;政府考虑到企业跨国投资对国际收支、国内投资、国内就业等宏观层面的可能负效应,以及资本外逃和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这种利益不一致是政府限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依据。但是,这里有以下几点值得考虑。首先,虽然对企业跨国投资与母国利益关系的研究相对薄弱,但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证明,企业跨国投资对母国国际收支和就业等宏观层面的影响,并不是直觉上反映出来的确定负效应,而是具有不确定性(胡德和扬,1979)。其次,企业竞争力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如果是企业自主进行的跨国投资,一定是经过综合权衡有利于自身竞争力的决策,这种投资对母国的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对提高本国整体的竞争力一定具有积极作用。最后,在各国均倾向于开放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本国企业对外投资与国外企业对本国投资之间可能存在相关的联系,这在寡占性行业很容易发生。综合上述考虑,倾向于企业利益的对外投资政策可能是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政策。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只能是渐进地向自由化方向发展,而不可能快速实现自由化。目前的主要政策任务应该是制定关于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专门法律,建立负责全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专门监管机构,为国内企业提供统一透明的法律框架,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信息系统,向国内企业提供有关东道国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加快与其他国家签订投资保护方面的协定,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I。 爱迪斯,1988:《企业生命周期》(中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V。 巴拉舒伯拉曼雅姆等,1991:《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中文),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B。 巴拉萨,1982:《半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D。 贝尔,1973:《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文),商务印书馆1984年。

J。 布尔,1994:《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文),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M。 波特,1980:《竞争战略》(中文),华夏出版社1997年。

M。 波特,1985:《竞争优势》(中文),华夏出版社1997年。

D。 贝赞可等,1996:《公司战略经济学》(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佳贵:《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储祥银:《跨国公司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5年。

J。 邓宁,1990:《在变化的世界环境中的跨国企业:需要新的理论解释吗?》载王念祖和藤维藻主编:《跨国公司与中国的开放政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

邓荣霖:《工业公司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段云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战略》,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

H。 德姆塞茨,1997:《企业经济学》(中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阎学通:国家利益的判断,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3期。

M。 恩莱特等,1997:《香港优势》(中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N。 福斯,1998:《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中文),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R。 弗农和L。 威尔斯,1986:《国际企业的经济环境》(中文),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D。 格林纳韦,1985,1996:《国际贸易前沿问题》(中文),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K。 格里芬,1989:《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国家经委体改局:《发展中的横向经济联合》,企业管理出版社1986年。

国家外经贸部:《关于在国外开设非贸易性合资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1985年7月。

D。 海和D。 莫里斯,1991:《产业经济学与组织》(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何涌:企业家理论及其对发展中经济的适用性,载《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N。 胡德和S。 扬,1979:《跨国企业经济学》(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

A。 赫希曼,1958,1978:《经济发展战略》(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

E。 赫尔普曼和P。 克鲁格曼,1985:《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中文),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M。 吉利斯等,1983:《发展经济学》(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

江小涓:战略性跨越———中国对外投资和跨国企业的成长,载《国际贸易》2000年第12期。

江小涓和杜玲:国外跨国投资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载《世界经济》2001年第6期。

井上隆一郎,1994:《亚洲的财阀和企业》(中文),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Jr。 加尔布雷斯,1994:《宏观经济学》(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蒋殿春:《跨国公司与市场结构》,商务印书馆1998年。

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金岩石:资本输出与国际投资,载《世界经济》1987年第4期。

康荣平和柯银斌:《企业多元化成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A。 肯伍德和A。 洛赫德,1992:《国际经济的成长:1820~1990》(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A。 克鲁格,1983: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就业(中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P。 克鲁格曼等,1997:《国际经济学》(中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尔华:《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

梁能:《跨国经营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C。 金德尔伯格和P。 林德特,1982:《国际经济学》(中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W。 罗斯特,1963:《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中文),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

刘研:《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中信出版社1992年。

刘海云:《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

刘红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A。 刘易斯,1978:《增长与波动》(中文),华夏出版社1987年。

林彩梅:《美、日多国籍企业经营策略》,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马洪:《当代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G。 迈耶,1984:《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

毛蕴诗:《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R。 纳尔逊和S。 温特,1982:《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文),商务印书馆1997年。

R。 纳尔逊,1996:《经济增长的源泉》(中文),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G。 拉尼斯和费景汉,1964:《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中文),华夏出版社1989年。

邱立成:《技术垄断、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A。 钱德勒,1977:《看得见的手》(中文),商务印书馆1987年。

H。 钱纳里,1986:《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文),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H。 钱纳里,1975:《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

H。 钱纳里等,1981:《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

秦斌:《一体化国际经营》,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H。 琼斯,1976:《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论》(中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芮明杰:《产业致胜———产业视角的企业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沈丙求,1993:《韩国企业国际化和经营战略》(中文),学林出版社1993年。

孙维炎:《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珠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年。

G。 斯蒂格勒,1975,1983:《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中文),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H。 西蒙,1960:《管理决策新科学》(中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山田荣作,1989:《全球方略》(中文),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石川滋,1990:《发展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世界银行,1987:《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年。

塞风主编:《开放条件下的比较利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5年。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J。 泰勒尔,1988:《产业组织理论》(中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滕维藻和陈荫枋:《跨国公司概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

滕维藻等:《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唐勇:《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维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

田存志和熊性美:不完全信息下的跨国公司投资模式分析,载《世界经济》2001年4期,第8~12页。

M。 托达罗,1985:《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汪涛:价值链分析:PC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载《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6期。

王革非:《国际商务战略》,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L。 威尔斯,1983:《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中文),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

J。 威廉森,1987:《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中文),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A。 韦伯,1965:《工业区位论》(中文),商务印书馆1997年。

H。 瓦里安,1997:《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冼国明和杨锐:技术积累、竞争策略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载《经济研究》1998年第11期。

冼国明:《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分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小岛清,1981:《对外贸易论》(中文),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谢康:《跨越国界: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熊彼特,1934:《经济发展理论》(中文),商务印书馆1991年。

薛求知:《无国界经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杨德林等:《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杨惠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杨宏儒:《工业组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杨先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商务印书馆2000年。

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叶刚:《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尹义省:《适度多角化:企业成长与业务重组》,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余光胜:《企业发展的知识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1985:《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进步与展望》(中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

张军:《神秘王国的透视—现代公司的理论和经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张碧琼:《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张贵岩:《走向国际市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张幼文等:《金融深化的国际进程》,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赵东成:《南朝鲜企业的国际经营事例》(中文),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赵景华:《现代公司国际化经营》,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植草益,1995:《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前沿》(中文),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朱勇:《新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73:《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中文),商务印书馆1975年。

—1978:《再论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中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1983:《三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中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1992:《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经济增长的引擎》(中文),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

—1993:《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一体化国际生产》(中文),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年。

—1994:《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就业与工作环境》(中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5年。

—1995:《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竞争能力》(中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

—1996:《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投资、贸易与国际政策安排》(中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

(二)英文部分

Aggarwel,R。&;。 Weekly,J。,1982:Foreign Operations of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Indian Companies,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No。 10.

Agmon,T。 and Kindleberger,C。,(ed),1977:Multinationals from Small Countries,Cambridge,Mass。,MIT Pres。

Aharoni,Y。,1966:The Foreign Investment Decision Process,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lchian,A。,1963:Reliability of Progress Curves in Airframe Pro-duction,Econometrica,Vol。 31,P679~693.

Aliber,R。,1970:A Theor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in Kindleberger,C。(eds),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Cambridge,Mass,MIT Press,1970.

Asoff,I。,1957: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 9~10,P113~124.

Ansoff,H。,1965:Corporate Strategy,New york,McGraw Hill,1965 。

Bain,J。,1959:Industrial Organization,New York,John Wiley&;Sons。

Balassa,B。,1967:Trade Creation and Trade Diversion in the Eu-ropean Common Market,Economic Journal,Vol。 77,1967,P1~22,reprinted in Robson,P。(eds),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rgration,Harmon-dcworth,Penguin Books,1971.

Bhagwati,J。,1988:Export-Promoting Trade Strategy:Issues and Evidence,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3,P27~58.

Barney,J。,1991: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i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Vol。 17,P99~120.

Barlow,E。,1953:Management of Foreign Manufacturing Subsid-iarie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rtlett,C。&;。 Ghoshal,S。,1998:Managing Across Borders: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aumol,W。,Panzar,J。,&;。 Willig,R。,1982: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Market Structure,New York,Harcourt,Brace&;。 Jovanovic。

Berle,A。&;。 Means,G。,1932: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Macmillan。

Bye,M。,1958:Self-financed Multiterritorial Units and Their Timeorizon,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pers,Vol。 8,P147~178.

Blomstrom,M。&;。 Persson,H。,1983:Foreign Investment and Spillove Efficiency in an Undeveloped Economy:Evidence from the Mex-icon Mannufacture Industy,World Devevlopment,Vol。 11,No。 6.

Brooke,M。&;Remmers,H。,1970:The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Longman。

Buckley,P。&;Casson,M。,1976: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acmillan Press。

Buckley,P。&;Casson,M。,1984:The Economic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acmillan Press Ltd。

Buckley,P。&;Casson,M。,1995: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es,Macmillan Press Ltd。

Cantwell,J。,1989: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es,Oxford,Blackwell。

Cantwell,J。,1991:A Survey of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in Christos,N。 and Roger,S。(eds),The nature of the Transla-tional Firm,London,Routledge。

Cantwell,J。,1996:Transl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Innovatory Ac-tivities,in Dunning,J。&;Sauvant,K。(ed),Transl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Worl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1996 。

Cantwell,J。&;。 Tolentino,P。,1987: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Third World Multination,in Christos,N。 and Roger,S。(eds),The nature of the Translational Firm,London,Routledge。

Casson,M。,1979:Alternatives to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London,Macmillan Press。

Casson,M。,1982: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ves,R。,1971: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Economica,Vol。 38,P1~27.

Caves,R。,1974:Multinational Firms,Compi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 country Market,Economica,Vol。 41,May,1974,P176~193 。

Caves,R。,1996: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Analysis,Cambridge Uni。 Press。

Chandler,1962:Strategy and Structure,Cambridge,MIT Press。

Channon,D。,1973:Strategy and Structure of British Enterprise,Macmillan。

Chen,E。 K。 Y。,1981:Hong Kong multinationals in Asia,in Ku-mar,K。&;。 Mcleod,M。(ed),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

Chen,E。 K。 Y。,1983:Multinationals from Hong Kong,in Lall,S。,(ed),The New Multinationals: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Jhon Wiley&;。 Sons。

Chen,E。 K。 Y。,1990: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sia:De-velopmentCountry versus Developed Country Firms,in Chen,E。 K。 Y。(ed),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sia。 Tokyo。

Chen,E。 K。 Y。,1994:Transnational Corperation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Routledge。

Chen,John-ren(ed。),1998:Economic Effect of Globalization,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

Chen,Homin&;。 Chen,Tain-Jy,1998:Network Linkages and Lo-cation Choice in FDI,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 29,No。 3.

Chenery,H。,1961: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Pol-icy,Americn Economic Review,Vol。 51,P18~51.

Cheung,Steven,1983:The Contractual Natural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 26,P1~21.

Clegg,J。 1987: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Compitition,Lon-don,Macmillan Press。

Conner,K。,1991:A Histori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 Based The-ory and Five School of Thought with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Do We Have a New Theory of the Firm,Journal of Management,Vol。 17,P121~154 。

Corden,W。,1967:Protection and Foreign Investment,Economic Record,Vol。 43,P209~232.

Corden,W。,1974: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in Dunning,J。(ed),Economic Analysis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Allen&;Unwind Press,P184~210.

Cyert,R。&;。 March,J。,1963: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Englewood,Cliffs,Prentice-Hall。

Diaz-Alejandro,C。,1977: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Latin A-mericans,in Agmon,T。 and Kindleberger,C。(ed)。

Dosi,G。,Freeman,。 C,Nelson,R。,Silverberg,G。&;。 Soete,L。(ed),1988: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Theory,London,Pin-ter。

Dunning,J。,1958:American Investment in British Manufacturing Industy,London,Allen and Unwin。

Dunning,J。,1979:Explaining Changing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n Defense of the Eclectic Theory,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No。 41,P269~296.

Dunning,J。,1980:Towards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ome Empirical Tes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 2,P9~31.

Dunning,J。,1981a: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Allen&;Unwind Press。

Dunning,J。,1981b:Explaining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In Support of 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in Kumar,K。&;。 Mcleod,M。(ed),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

Dunning,J。,1986:Th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ycle and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in Khan,K。(eds),Multinations of the South,London,Routledge。

Dunning,J。,1988a: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n Update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 19,No。 1,P1~31.

Dunning,J。,1988b: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Vol。 3.

Dunning,J。,1988c:Explaining Internatonal Production,Unwind Hymen。

Dunning,J。,1991: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 Personal Perspective,in Christos,N。 and Roger,S。(ed),The nature of the Translational Firm,London,Routledge。

Dunning,J。,1993a: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i E-conomy,Addison Wesley。

Dunning,J。,1993b:The Theo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Routledge。

Dunning,J。,2000:Globalization and the Theory of MNE Activi-ty,in Hood,N。&;。 Young,S。(ed),The Globalization of MNE Activ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acmillan Press Ltd。

Dunning,J。&;。 Rugman,A。,1985:In Honor of Stephen H。 Hymer:The First Quarter Century of the Theo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Vol。 75,P228~232.

Dunning,J。&;。 Sauvant,K。,A。,1996: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World Development,UK,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1996 。

Dyas,G。,&;。 Thanheiser,H。,1976:The Emerging European Enterprise:Strategy and Structure in France and German Industry,Mac-millan。

Eichner,A。,1985:Micro Foundation of the Corporate Economy:Toward a New Economics,Macmillan。

Friedman,M。,1953: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lbraith,1967:The New Industrial State,Boston,Houghton Mif-flin。

Gcreffi,G。&;Wyman,D(eds),1990:Manufacturing Miracles:Path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Latin American and East Asi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Geoffrey,J。,1993:Translational Corperation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in Dunning,J。,&;。 Sauvant,K。(ed),Translational Corper-ations and Worl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Gerschenkron,A。,1962: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erschenkron,A。,1962: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hoshal,S。&;。 Westney,D。,1993: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es,St。 Martins Press。

Gort,M。,1962:Divers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American Indus-t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raham,E。,1975:Oligopolistic Reaction and European Direct In-vestment in US,Harvard Business School,mimeo。

Gray,H。,1978: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Eastern Economic Journal,Vol。 4.

Gray,H。,1982:Macroeconomic Theori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n Assessment,in Rugman,A。(eds),New Theories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London,Croom Helm。

Helleiner,G。,1975:The Roles of Multinational Corperations in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ys Trade in Technology,World Development,Vol。 3,No。 4.

Hirsch,S。,1967:Location of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Compiti-tivenes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rsch,S。,1976:A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Theory of the Firm,Oxford Economic Papers,Vol。 28,P258~270.

Hood,N。&;Young,S。,2000:The Globaliza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ctiv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Horst,T。,1974:The Theory of the Firm,in Dunning,J。(ed),Economic analysis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Allen&;Unwind Press,P31~46.

Hufbauer,G。,1965:Synthetic Materials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London,Gerald Duckworth。

Hymer,S。,1960: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National Firm: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Doctorial Dissertation for Massachu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ass。 MIT Press1976.

Hymer,S。,&;Rowthorn,R。,1970:Multinational Corper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Oligopoly:The Non-American Challenge,in Kindle-berger,C。(eds),The International Corperation:A Symposium,Cam-bridge,Mass。,MIT Press。

Johanson,H。,1970:The Efficiency and Welfare Imp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perations,in Kindleberger,C。(ed),The International Corperation:A Symposium,Cambridge,Mass。,MIT Press。

Johanson,J。,&;Vahlne,E。,1975: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Four Swedish Case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Vol。 12,No,32,P305~322.

Johanson,J。,&;Vahlne,E。,1977:The International Process of the Firms: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Market Commit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 8,No,2,P23~32 。

Jo,Sung-Hwan: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 by South Korea firms,in Kumar,K。&;Mcleod,M。(ed),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

Katz,J。&;。 Kosacoff,B。,1983:Multinationals from Argentina,in Lall,S。,(ed),The New Multinationals: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Jhon Wiley&;。 Sons。

Kemp,M。,1962: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National Advantage,Economic Record,38(1962/3),P108~110.

Khan,K。,(ed),1986:Multinationals of the South:New Actor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London,Frances Pinter Publishers,Ham-burg,German Overseas Institute。

Kindleberger,C。,1969:American Business Abroad: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Kindleberger,C。&;Audresch,D。(ed),1983: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1980s,Cambridge,Mass,MIT Press。

Knickerbocker,F。,1973:Oligopolistic Rea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Boston,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Kogut,B。,1983: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s a Sequential Process,in Dunning,J。,。(ed),(1993b)。

Kogut,B。,1988:Joint Venture: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Strategical Management Journal,Vol。 9,P319~332.

Kogut,B。,&;Zander,I。,1993:Knowledge of the Firm and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 24,No。 4,P625~645.

Kojima,1978: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London,Croom Helm Press。

Kojima,1985:Japanese and American Direct Investment in Asia:A Comparative Analysis,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cs,Vol。 26,P1~35 。

Kono,T。,1984:Strategy and Structure of Japanese Enterprise,Macmillan。

Kuemmerle,W。,1999:The Drivers FDI into R&;D: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 30,No。 1.

Kumar,K。 and McLeod,M。,(ed),1981: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

Kumar,S。,1984:Growth,Acquisition and Investment:An Analysis of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Firms and Their Overseas Activities,Cambriege University Press。

Lall,S。,1978:Transnational,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ost LDCs,Oxfoxd Economic Papers,Vol。 30,July 1978,P217~248 。

Lall,S。,(ed),1983:The New Multinationals: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Jhon Wiley&;。 Sons。

Lall,S。,1983:Multinationals from India,in Lall,S。,(ed),The New Multinationals: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Jhon Wi-ley&;。 Sons。

Lall,S。,1982:The Export of Capital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India,in Black,J。 and Dunning,J。,(ed)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London,Macmillan。

Lall,S。,(eds),1993:Transnational Corpera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Routledge。

Lecraw,D。,1977:Direct Investment by Firms from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Oxford Economic Papers,P442~457.

Lecraw,D。,1981: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rms from LDCs:Evi-dence from ASEAN region,in Kumar,K。&;。 Mcleod,M。(ed),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

Lecraw,D。,1984:Bargaining Power,Owership and Profita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e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 Lall,S。(eds),Transnational Corpera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UN Li-brary on Transnational Corperations,Vol。 3,1993.

Liesch,P。&;。 Knight,G。,1999:Informa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Hurdle Rates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 30,No。 1.

Lim,L。 Y。 C。&;Fong,P。 E。,1982:Vertical Linkages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Development Vol。 10,No。 7,1982.

Lucus,R。,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 22,P3~42.

MacDougal,G。,1960: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A Theoretical Approach,Economic Record,36(1960/3),P13~35 。

Magee,S。,1977:Information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An Appropriability Theo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 Bhagati,J,。(ed),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The North- South Debate,Cam-bridge,Mass。,MIT Press。

Makino,S。,1998:Toward a Theory of Asset Seeking Foreign In-vestment,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mimeo。

Marris,R。,1964:The Economic Theory of Managerial Capital-ism,London,1964.

McManus,J。,1972:The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Firm,in Pac-quet(ed),the Multinational Firm and the Nation State,Ontario,Colli-er-Macmillam。

Milgrom,P。&;Roberts,J。,1992:Economics,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Prentice Hall,Inc。

Mundell,R。,1957: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6.

Narula,R。,1996:Multinational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Struc-ture,London&;New York,Routledge。

Nelson,R。&;。 Winter,S。,1977:In Search of a Useful Theory of Innovations,Research Policy,P36~76.

OECD,1998: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R&;D:Patterns and Trends,Paris。

Panglaykim,J。,1981: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ASEAN/South Korea/Hong Kong:A deion picture,in Kumar,K。&;。 Mcleod,M。(ed),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

Parker,J。,1974: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in Technological Change,London,Longman。

Penrose,E。,1956:Foreign Investment and Growth of the Firm,Economic Journal,Vol。 60,P220~235.

Penrose,E。,1995: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lummer,A。,1934:International Combines in Modern History,London,Pitman。

Poter,M。,1990:The Compi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Free Press。

Richardson,J。,1971:On Going Abroad:The Firms Initial For-eign Investment Decision,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obinson,J。,1979:History versus Equilibrium:Contributions to Modern Economics,Macmillam。

Roemer,M。,1979:Resource-base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A Survey,Journal of Developmnt Economics。

Romer,P。,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4,P1002~1037.

Roger,T。,1997:Intrafirm Trade and Transfer Pricing Regula-tions,Quorum Books。

Root,F。,1994:Entry Strati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New York,Macmillan。

Rugman,A。,1976:Risk Reduction by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Jour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Fall-Winter,P75~80.

Rugman,A。,1977:Risk,Direct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Vol。 113.

Rugman,A。,1980:A New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Internationalization versus Internalization,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Spring。

Rugman,A。,1981:Inside the Multinationals:The Economics of Internal Markets,London,Croom Helm。

Rugman,A。,1986:New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n Assessment of Internalization Theory,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May,Vol。 38,No。 2.

Rumelt,R。,1974:Strategy,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Harvard Business Scoool Press。

Scott X。 Liu,1997:FDI and MNEs:A Reexamination using Signa-ling Theory,Praeger Publisners。

Shackle,G。,1955:Uncertainty in Economics and Other Reflec-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mon,H。,1959:Theories of Decision Making in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49,P607~617.

Southard,F。,1931:American Industry in Europe,Boston,Hough-ton-Mifflin。

Southard,F。,Marshall,H。,and Taylor,K。,1936:Canadaian-American Industr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pence,M。,1973:Job Market Signaling,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August),Vol。 87,P355~379.

Spence,M。,1974:Market Signaling:Information Transfer in Hir-ing and Related Screening Processes,Cambrid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eece,D。,1976: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the Resource Cost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Cambridge,Mass。,Ballinger,Publisher Company。

Teece,D。,1981a:The Market for Know-how and Efficient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ology,Annals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 458,P81~96.

Teece,D。,1981b: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arket Failure and Market Power Consideration,Sloan Manaement Review,Vol。 22,P3~17 。

Teece,D。,1985: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Internal Governance,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Vol。 75,P233~237 。

Teece,D。,1987:Profits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rgration Collaboration,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in Teece(ed),The Competitive Challenge,Cambridge,Mass,Ballinger Publishing。

Tolentino,P。,1993: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Routledge。

UNCTC,1998: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7:Transnational Comp-itition,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itition Policy,UN。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1999:Globalizing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Washington,D。 C。

Vernon,R。,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80,1966,P190~207 。

Vernon,R。,1971:Sovereignty at Bay:The Multinational Spread of US Enterprises,New york,Basic Books Press 。

Vernon,R。,1974: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in Dun-ning,J。(ed),Economic analysis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Allen&;Unwind Press,P89~114.

Vernon,R。,1996:Reasearch on the Transnationals:Mapping a Course,in Dunning,J。,&;。 Sauvant,K。(ed),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World Development,London,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Vickers,J。,1986:The Evolution of Market Structure When there is a Sequence of Innovation,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Vol。 35.

Villela,A。,1983:Multinationals from Brazil,in Lall,S。,(ed),The New Multinationals: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Jhon Wi-ley&;。 Sons。

White,E。,1981: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ion of firms from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in Kumar,K。&;。 Mcleod,M。(ed),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

Wells,L。,1977: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rm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in Agmon,T。 and Kindleberger,C。(ed),Multina-tionals from Small Countries,Cambridge,Mass。,MIT Pres。

Wells,L。,1981:Foreign investers from the Third World,in Ku-mar,K。&;。 Mcleod,M。(ed),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

Wernerfelt,B。,1995:The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Ten Years After,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 16,P171~174.

Williams,J。,1929: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econsid-ered,Economic Journal,Vol。 39,P195~209.

Williamson,O。,1964:The Economics of Discretionary Behavior:Managerial Objectives in a Theory of Firm,New York,Prentice Hall。

Williamson,O。,1975: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

Williamson,O。,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Market,Relational Contracting,New york,The Free Press。

Wolf,B。,1977: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Some Empirical Evidence,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Vol。 26,No。 2,P177~191.

Yamin,M。 1991:A Reassessment of Hymers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the Transnational Corperation,in Christos,N。 P。 and Rog-er,S。(eds),The nature of the Translational Firm,London,Rout-ledge。

Ye,Gang,1992:Chines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ns,Transnational Corporatins,(August)Vol。 1,No。 2,P125~133.

Zoltan Acs,Randall Morck,Myles Shaver,and Bernard Yeung,1997: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Firms:A Policy Perspective,Small Business Economics,Vol。 9,No。 1,February 1997,P7~20 。

后记

本书是我在辽宁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修改稿。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冯舜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没有她的指导、鼓励和教诲,这篇论文不可能形成。论文写作还直接得到金明善教授、程伟教授和车维汉教授的指教。在此对他(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他(她)们对论文中的任何错误和不足没有丝毫责任。

论文答辩中,池元吉教授、佟家栋教授、周新城教授、金明善教授、程伟教授、赫国胜教授、白钦先教授对本文研究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了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对提高本书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当然,文章仍存在的不足由我负责。

论文能够修改出版,主要得力于在一个好环境中遇到了许多好心的人。毕业后,来到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有幸能与陈宪教授交流探讨,受益良多,对他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给予的鼓励、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感谢学院陆全康书记的多方面关照和帮助。也感谢学院经济系的王建华教授、刁德霖副教授、董有德副教授、徐玉兰老师以及上大—悉尼商学院任剑婷博士给予的许多帮助。

感谢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吕萍主任,她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效率令人敬佩。远在千里之外的杨哲英教授、林木西教授和徐坡岭教授也给予了不同形式的帮助,使我体会到师生情谊、同学情谊的宝贵,在此对她(他)们说声谢谢。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陶玲,没有她的奉献和支持,我根本无法完成硕士和博士的求学生涯。努力不辜负她的奉献和支持也是激励我不断奋斗的主要动力。

韩太祥

2004年1月10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