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园林的奇葩
游览唐模之后,我愿意把这里的碎片深藏在记忆深处。因为对于太美的东西,你只能用这种方式保存。沉静时,再取出来细细咀嚼,激发自己换一种生活的想法。
在“徽州文化”的发源地歙县看完棠樾牌坊群后,不到半小时的车程,一个延续了1 400多年的村落就展现在眼前了。齐整的徽式民居,一条绵长的青石板路,一道长长的水渠,店面前的布幌迎风翻飞,溪流旁的浣衣女笑声爽朗。如此美丽的景致,怕是只会在想象中才有。
一条檀干溪蜿蜒曲折从村头到村尾穿过整个村子,阳光的斑点在水面上欢快地跳跃,多情的鸭子在水中尽情嬉戏。近千米的檀干溪上还有13座形态各异的石桥,这在江南水乡也并不多见。更不多见的是,桥桥各不相同,当地人称之为“十桥九貌”,说法十分贴切。其中最出名的是一座廊桥,叫高阳桥。它建于明代,是一座石质双孔桥,整座桥面上建了五开间殿堂,堂中梁柱木雕精美绝伦,彩绘壁画典雅绚丽,称得上是明代廊桥建筑的典范。如今古桥已成为人们休憩品茶和凭栏赏景的好地方。
过了高阳桥便是独具特色的唐模水街。长约600米的唐模水街实际上是南北流向的一丛小溪,溪宽5米到10米不等,清澈的溪流终年不竭,俏皮的溪水捋过一座座小石桥,溢满一道道拦水坝,形成数道潇洒的人工瀑布流往下游。沿岸数十株巨大的樟树,撑开硕大的伞冠,与小桥、流水、人家掩映生辉。沿溪两岸近百幢徽派建筑均匀地散布在溪丛两边,民居、祠堂、店铺、油坊,高低错落又井然有序,形成夹溪的街道市井。沿街还建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溪的一面设有美人靠,供村民闲谈观赏之用。凭栏临水,看街井中悠悠然的百姓,时光仿佛回到遥远的宋明时代,自己犹如置身《清明上河图》的意境中。水街如今依然繁荣,各家店面前都挂起了商家常用的大红灯笼和随风招展的招牌,冥冥中有一种淡淡的明清商业文化气息。
沿着石板铺就的绵长古路,顺着溪丛向下走不远就到了皖南最大的私家园林——“檀干园”,她因园内沿湖遍植檀干花而得名。关于她,还有一个至情至孝的感人故事。据说,清代的唐模村有一个许姓富商在杭州一带经营典当业,他的母亲很想游览西湖风光,但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于是许生便在家乡村口仿照西湖开挖了“小西湖”,供母亲游玩,颐养天年。“檀干园”吸收了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同时又把水的文章做到了极致。水虽然很少,却比江南水乡更有情趣。数百年过去了,这个庭园依旧水光潋滟,岸边垂柳依依,塘中荷叶吐青,安静舒宜。徽商建筑选址,往往很有讲究,他们注重亲近自然,这在檀干园有了很好的体现。檀干园的一侧是个水口,终年溪流潺潺,不落不溢,堪称奇迹。檀干园的出口处,一株攀援的牵牛花藤悬在飞檐翘角上,盛夏时节送出十几朵牵牛花,两只蝴蝶在花间翩然起舞,莫不是梁祝重生?
有诗人称“唐模全村都在画中”,的确是这样。世代生长在唐模的村民,在这样的意境里,一边聆听溪声,凝望过往路人,一边酝酿心绪,回忆陈年往事。年迈的婆婆在美人靠上自在地攀谈,年轻的村姑在溪埠浣洗,笑声散满整个溪面……这些不经意间被模糊的场景,伴随着入耳的捣衣槌声,潜入路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