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音乐家
14552800000011

第11章 离别时的仪式歌曲

——《友谊地久天长》

《友谊地久天长》是举世闻名、流传甚久甚广的歌曲。它原是苏格兰的一首古老民歌,常在离别时咏唱。它初见于1788年,是苏格兰诗人彭斯从一个老人那里记录下来的。1794年出版时,词曲均有所改动。当地人有一个传统:分别之前手拉着手,绕圈唱着这首歌,歌颂珍贵友谊,表达惜别之情。我国旧时代的某些学校,在学生毕业的告别仪式中也模仿这种传统。学子们在仪式结束时同声歌唱,在余音缭绕中频频挥手与母校告别。由于它常与离别相关,所以其歌名有人翻译为《骊歌》,有人翻译为《你能忘记旧日的朋友吗?》。

这首歌在全英国早已成为亲朋好友离别时的仪式歌曲。由于它曲调深情感人,因此深得各国人民的喜爱。我国流传的译词,是山西大学邓映易教授早年译配的: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友谊万岁,举杯痛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天长。

……

这首多段同的分节歌曲,在英国,当亲朋好友在告别仪式演唱时,尤其令人激动。在唱到最后一段歌词时,歌者反复把手举起又放下,以示挥别。这个习俗也传到了国外,瑞士的童子军组织,1934年在唱这首歌时,也作了同样的表演。

更由于它被美国著名影片《魂断蓝桥》用作主题曲,也有人以这部影片的名称作它的歌名。

《魂断蓝桥》描写了英国军官克罗毅与芭蕾舞女演员玛拉的爱情悲剧故事。其中有一个情节很有诗意: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年军官即将告别心爱的人奔赴前线了。晚上,两人到一家酒店互诉衷肠,千言万语也诉不尽情意。但夜深了,酒店乐队不得不奏起最后的一支乐曲《友谊地久天长》。缓缓的、深情的旋律,更催动着恋人的离愁别绪。乐手们每奏完自己演奏的乐句,就吹熄谱架上的蜡烛,轻轻离座。最后只留下小提琴孤独的声音,接着谱架上最后的一只烛光也消逝了,两人不得不在优美凄冷的余音中依依告别。

它流传到了我国,人们被它那深情、真挚、友爱、委婉的曲调所吸引,又重新填了歌词:

恨今朝相逢已太迟,今朝又别离,水流呜咽花泪如雨,无限惜别意。

白石为凭明月作证,我心早相许,今后天涯愿常相忆,爱心永不够。

这首久唱不衰的歌曲,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喜爱。

桓伊吹笛

琴曲《梅花三弄》最早是一首笛曲,相传为晋时桓伊所作。

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晋书》中说他:“善吹笛,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晋代的王子猷听说他的笛子吹得很好,很想和他晤面,一起切磋技艺,却始终没有机会。一天,在路途上偶然与桓伊相遇,王子猷连忙下车与他交谈,向他请教吹笛之事。桓伊拿出笛子,为他吹奏了一曲《梅花三弄》。这大约就是最早关于笛曲《梅花三弄》的记载,这首笛曲后来又被改编成琴曲一直流传至今。

桓伊有一支蔡邕制造的柯亭笛,他常常吹着它自娱、娱人。有一次,王徽之(书法家王羲之之子,官至黄门侍郎)到京城去,停船在青溪侧。桓伊从岸上经过,王徽之并不认识他,只听得有人说:“岸上的这个人是桓野王。”王徽之急忙叫人追上桓伊,对他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显贵之人,官做得很大了。他也早就听说了王徽之的大名,于是走下车来,端坐在胡床之上,吹奏《梅花三弄》一曲,吹完之后,便立即上车而去,主、客不交一言。

也许他们该讲的话都通过笛声传达了出来,彼此的心灵已得到了沟通,无须再有赘言吧!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看到桓伊在吹笛方面的确很有名气,“为江左第一”,看起来是当之无愧了。

谁发明了音乐简谱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卢梭,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音乐家。卢梭20岁时,在华伦夫人家里做音乐教师,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音乐理论,有了很深的音乐造诣。在长期钻研中,他发明了音乐简谱。

1741年,卢梭从阿尔卑斯山麓的华伦夫人家专程来到巴黎,目的是要把他发明的简谱交给法兰西学士院,希望在得到最高学术权威的承认后,普遍推广。但是,当时的学士院被迂腐保守的学究们所控制,完全否定了他的发明创造。卢梭对此并不灰心。后来,他结识了《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狄德罗便邀请他为《百科全书》的音乐编辑。在狄德罗的关心和支持下,他有机会对有关简谱的理论做了透彻的研究和阐述,并摆脱了迂腐保守的学究先生们的控制。于是,卢梭的简谱及其理论便逐渐为举世所公认。

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

——斯宾塞

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