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体育健将
14553300000012

第12章 运动损伤急救措施(1)

运动性中暑是近年来提出的运动性疾病之一,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超过身体能散发的热而造成运动员体内的过热状态。

中暑是夏天训练中较多见的现象。易发生在天气开始炎热时,故此时组织训练课和比赛,需注意预防中暑。中暑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和热痉挛三种。

病症:

热射病。热射病是发生在高热环境中的一种急性疾病。为了了解其发生的原因,首先要了解人体正常体温调节机制。体温调节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管辖下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与一系列反射进行的。身体的产热量与耗热量是相适应的。

散热的方式有传导、辐射和蒸发三种。其中30%靠传导,45%由辐射,25%由蒸发而散热,这样使体温维持恒定。当外界温度在35℃以上,尤其超过了皮肤温度时(32~34℃),由传导和辐射而散热的方式受到障碍,此时散热仅靠蒸发来实现。蒸发的快慢与空气的湿度及流动速度有直接关系,在空气湿度和温度相对高的条件下,空气又不流动,仅有的蒸发散热方式也大受影响。这时如果运动量很大,体内产热较多,那么热量就积累起来,结果体温就明显升高,有时可升至41~42℃,从而影响生理机能活动,再加上高温环境下体内水盐代谢失调,就引起热射病。

热射病的症状轻重不等,轻者仅呈虚弱状态,重者有高热和虚脱。一般发病急,体温上升,脉搏及呼吸加快,重者可引起昏迷,体温高达41℃以上,脉搏极快,而呼吸短促,最重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而致死。

日射病。它是因日光直接照射头部引起肌体的强烈反应,表现为呼吸和周围循环衰竭现象。体温升高可能不明显,出现头痛、头晕、眼花、兴奋性增高,重者可昏睡。检查时脉搏细、频速、血压降低等。

热痉挛。氯化钠(盐类)丧失过多,引起肌肉兴奋性增高,发生肌肉疼痛和痉挛者,称为热痉挛。轻型热痉挛只是对称性肌肉抽搐,重者大肌群也发生痉挛,并呈阵发性出现。负荷较重的肢体肌肉最易发生痉挛。

治疗:

场地急救。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测量血压、脉搏、直肠温度,点滴输液,对严重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住院治疗。包括降温,心脏监护,输液,必要时透析等。Costrini认为,经过积极治疗后,中暑者30分钟内直肠温度未降至38.9℃以下时,必须采用冰水浸泡浴,这样效果是最佳的。

没有被淹死

一支游泳队参加国际比赛归来,在机场上,教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是的,虽然我们队一块奖牌也没得到。但也应该看到,在比赛中,我们队也没有一人被淹死。”

运动性冻伤的预防与急救

冬季户外活动参加者人数的增多,造成冻伤人数的增加。当外界温度过低时,由于身体内支配和控制体温的中枢功能降低,引起体温调节的障碍,可引起局部冻伤。运动性冻伤多见于长时间滑冰、滑雪、长跑、登山运动等运动项目。冻伤的发生除因外界温度低这一因素外,还与潮湿、风大、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肢体静止不动等有关。

病症:

冻伤按轻重分为三度。第一度为红斑级。表现为受冻局部瘙痒、皮肤苍白、局部稍肿、疼痛,若处理及时症状一般持续几小时或24小时就可消失。第二度称为水泡级。这时除皮肤红肿外,还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泡破后流出草黄色液体,患者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第三度称为坏死级。皮肤局部或肢体发生坏死,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全部消失。

运动员中冻伤部位多见于手足末端、鼻尖、两耳及外生殖器;以第一度冻伤较多,第三度冻伤较少。

冻疮是冬季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冻伤。当组织受冻后,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冻伤和缺血使神经末梢麻木。起初不出现明显疼痛,这样许多人并不知道患了冻疮。当皮肤出现苍白,无感觉时才发现。这种冻伤在几小时内无不适感,但进展持续、冻伤组织范围逐渐扩大,直达手指或足趾远端。冻疮常出现皮肤麻木,再复温时发生剧烈疼痛。深层冻疮可涉及真皮层,表现为缺血、青紫、水泡和坏死组织形成。

寒冬时触碰金属可引起唇、舌、或手足皮肤的撕破,造成剧痛,但一般比较表浅。

饮用冰冷的含酒精饮料可引起唇、舌、食道的冻伤,虽然罕见,但可致死伤,应严加防范。

角膜冻伤可在滑雪者中见到,一般用眼罩可预防。

冻伤后遗症可表现为对寒冷过敏和末梢血管收缩,严重时造成户外活动受限,个别可发展为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是双侧手、足小动脉或微动脉周缘性异常收缩的疾病。

冻僵是指整个身体处于低温下。运动性冻僵常发生在马拉松滑雪或长跑发生意外时,表现为低血糖、低血容量和周缘性扩张。骑马登山发生事故、气候骤变、体力不足等也可发生冻僵。运动员在寒冷天气处于脱水状态也会发生冻僵。

预防:

运动服装和鞋袜要求保暖和宽松,如冰鞋不能太小、挤脚。

冬季锻炼时要带御寒用具,如手套、暖兜带、护耳等。

鞋袜要保持干燥,运动或走路多后,出现潮湿要及时更换。

身体静止不动或疲劳时,要注意保暖。在训练、比赛间歇和比赛后要及时穿好衣服。这样不仅能预防冻伤,也可预防感冒。

饮食中适当补充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的食物。

广告和球赛

某国脚第一个广告:雪花啤酒,经典台词,雪花啤酒,一次两个,第一场比赛中国队0:2。该国脚第二个广告:LG空调,经典台词,LG空调,四层过滤,第二场比赛中国队0:4。该国脚第三个广告:三元牛奶,结果中国队第三场比赛0:3。

运动性晕厥的预防与急救

我们跑步时,到了终点一般都要再慢跑一阵。如果在激烈运动中途或比赛结束后突然停止运动,或因为疲劳无力而瘫坐在地上,有人就会突然晕厥。

这是因为我们在跑步时下肢肌肉要强烈地收缩,需要许多的氧气和养分,下肢的血管大量开放,流过下肢的血液大大增加。这么多的血液要从下肢一直流回心脏就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还要有下肢肌肉的有节律的收缩来挤压下肢静脉血管,促使静脉血回流到心脏。

如果我们运动完后立即站住不动,肌肉节律性收缩停止,血液会因重力关系大量积聚在下肢,脑部会出现暂时贫血和缺氧,脑子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会发生晕倒现象。发生运动性晕厥时,我们会觉得头昏眼花、软弱无力、恶心、耳鸣、脸色苍白、四肢发冷、遍身冷汗、呼吸缓慢、瞳孔缩小。昏倒后一会儿,由于脑贫血消除,知觉恢复了,但醒后精神不佳,有头痛感。

发生运动性晕厥时的急救:

患者平卧,头部略低于心脏,下肢抬高,以利于脑部的血液供给,使下肢血液回流。

将患者衣领腰带松解,注意保温,用热毛巾擦脸,顺回心血流方向按摩(由脚至大腿揉挤)。

也可针刺、指掐人中、百会、涌泉、合谷等穴位或闻闻氨水。

疾跑后或激烈运动时,不要突然停止站立不动或坐地休息,应逐渐慢跑,并配合呼吸运动缓慢停止。

平时应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适应性。

不要带病参加剧烈运动。

初次参加激烈运动或中距离跑比赛,测验者由于速度掌握欠佳,极度疲劳不得不退出比赛时,不可就地而坐,而应缓慢停止运动,尤其是在极限强度练习或中长跑途中,当“极点”现象发生,身体暂时不适而忽然停止时,更应注意。

齐达内进理发店

齐达内进了一家理发店,理发师傅笑容可掬,拂了一下椅子让齐落座。问:“您是偏分呢还是中分?”齐答:“只要中场空档不要太大就行!”

小腿抽筋的原因及其急救

同学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长距离跑步后,或是夏天游泳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别人或自己发生小腿抽筋的现象。抽筋的时候小腿肌肉发硬,腿特别疼,并且还不能活动。小腿抽筋是怎么回事呢?这要先从它的结构说起。我们每个人的小腿肚都是由三块肌肉组成的。两块名叫“腓肠肌”的肌肉覆盖在一块名叫“比目鱼肌”的肌肉外边。小腿肚抽筋实际上就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不由自主地、不受控制地强烈收缩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