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论
14554700000017

第17章 体育教学方法(3)

一次(或组)练习后间歇时间的长短,对练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应使之符合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机体工作能力恢复的规律。根据需要对练习间歇可区别采用正常性间歇、硬性规定的间歇或极值曲线的间歇。正常性间歇是练习(即程度一定运动负荷)后,机体工作能力大致完全恢复到原来水平时,再进行下次练习地方间歇。硬性规定的间歇是练习后机体工作能力得到一定恢复,但未完全恢复到原来水平就进行下次练习的间歇。极值曲线的间歇是运动负荷后,机体的恢复过程使工作能力获得提高的情况下,再进行练习所需要的间歇。这三种间歇都以机体工作能力的恢复或提高为标准。单讲间歇时间,不能表明它属何种性质的间歇,时间相同的间歇,在不同情况下,它都可能成为以上三种间歇中的某一种。例如以最大速度跑2—3次50米,4分钟的间歇即可获得进行下一次跑的工作能力的提高。如继续重复跑下去,仍间歇4分钟,就只能使机体大致恢复到原来水平了。这表明,随着重复练习次数的增加,同样时间的间歇可以从极值曲线的间歇转入正常性间歇,之后又转入硬性规定的间歇。不同性质的间歇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运用各种练习法是,应注意出来好,一定的运动负荷与间歇安排对机体技能的影响程度,使之符合练习过程所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的需要和机体工作能力恢复的规律。

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的练习法有: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练习法、比赛练习法、综合练习法以及集中注意力练习法、念动练习法和放松练习法等。

一、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固定的条件有动作结构、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以及场地器材等。例如按规定的距离,固定的速度重复跑;以同一姿势多次举起同一重量的杠铃;在一定的高度上用同一过杆姿势反复进行跳高练习等。

重复练习法的特点是练习的条件固定和反复进行练习,练习的间歇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教师观察,帮助学生改进动作技术,有利于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和巩固动作技术,有利于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和巩固动作技术,锻炼身体,发展体能,培养意志品质。运用重复练习法时,应使练习的条件固定,同时坚持完成练习任务必不可少的反复练习,这样才能体现出重复练习法的效果。

重复练习法可分为单一重复练习、连续重复练习和间歇重复练习三种。

单一重复练习是对动作每练习一次就进行休息的反复练习方法。如练习一次前滚翻,休息后再重复练习前滚翻,如此反复练习。单一重复练习法的特点在于,对动作的练习数量较少,持续时间也较短,因而适用于动作的初学阶段,便于教师观察和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较少消耗体力。在掌握动作的初学阶段,可在较慢速度(如推铅球),较短距离(如跑),较低要求(如跳高高度)的情况下进行练习。

连续重复练习是对某动作连续重复练习两次以上之后再进行休息,然后再连续反复练习的方法。它多在具有周期性特点的动作教学中运用。如跑的练习。对非周期性的动作,也可根据需要人为地赋予周期性特点,连续地进行重复练习。如连续练习前滚翻等。连续重复练习法的特点在于练习的持续时间较长或连续重复练习的次数较多,因而具有较大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连续重复练习法不仅利于加速动作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并且对加强身体锻炼,提高神经系统的心肺系统的机能,发展灵敏、协调和耐力素质以及培养完成任务的坚持性等都有较好的作用。在动作的初学阶段运用连续重复练习法时,要控制连续重复的次数,以免负荷过大,过早出现疲劳,影响对动作的改进和掌握。运用连续重复练习法来锻炼身体,发展体能时,应注意连续重复练习的次数或持续的时间所具有的运动负荷,能适合学生的负荷能力,练习间要安排好适当的休息。一般说,连续重复练习的密度应比一般重复练习法的密度大,否则,将推动对身体、意志锻炼的积极作用。至于强度较大的练习,其练习密度自然应相对较小。为此,可根据学生的负荷能力和锻炼身体、培养意志的需要,在休息时间相对固定的情况下,逐次或有阶段性地增加连续重复练习的次数或持续时间;或者相反,在连续重复练习的次数或持续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休息时间;必要时也可既增加连续重复练习的次数或持续时间,同时适当减少休息时间。

间歇重复练习后安排相对固定的间歇时间,再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如以90%的强度进行100米重复跑,规定重复跑之间间歇为3—4分钟,举一事定重量的杠铃,规定练习后间歇为1—2分钟。间歇重复练习法的特点在于以练习间歇施以适当控制,以加强对身体锻炼的影响。它对提高心肺系统的机能,发展与速度、耐力和力量相关的身体素质以及提高身体的负荷能力,培养意志品质等都有较好的作用,也有利于在适当控制间歇时间的情况下,提高掌握和运用动作技术的适应能力。运用间歇重复练习法,应根据教学锻炼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负荷能力,安排好间歇时间。在身体锻炼中,一般不应使学生的机体产生过大程度的疲劳。同时加强医务监督,避免出现不正常的生理反应。

二、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变换的条件有动作形式及其组合结构、运动负荷的确良表面数据、环境、场地、器材等。例如听击掌音响的频率进行原地跑的练习;跑的距离和速度增减交替的练习;在锯末跑道上进行跑、跨的练习等。

变换练习法有连续变换和间歇变换两种。

连续变换是在练习条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练习的方法。如奔跑练习中跑速时增、时减的改变,越野跑中环境的不断改变等。

间歇变换是在间歇后改变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或动作形式、组合,现进行练习的方法。间歇后运动负荷表面数据的改变表现为,一是间歇后再进行练习的运动负荷都是增加的。如进行某种距离的重复跑,间歇后逐次加大跑速,负责制重练习时,间歇后逐次增加重量。另一种是间歇后的运动负荷有时大,有时小。如间歇后的跑速有时大,有时小;负荷练习的重量有时增,有时减减。改变动作形式或组合的练习是指用不同姿势的跑或跳;体操、武术成套练习中动作组合的改变等。

变换练习法的特点在于练习条件的变换。由于练习条件和运动负荷的不断变换,对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和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机能,提高人体对不断变换的练习环境和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以及从事身体练习的积极性,掌握动作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运用连续变换练习法时,应选择安排好变换的条件和间歇后的运动负荷。用于动作教学和改进,提高运动技术时,应对变换的条件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变换的条件通过练习所起的作用符合练习任务的要求。例如为了提高短跑的技术水平,选用下坡跑组成变换练习法时,既要确定坡度、跑距、跑速,还须对因下坡引起的某些变化因素作出规定,如下坡跑中不应有制动动作,上体不应过于后仰等,否则,任意的下坡跑可能会使的正确动作变形,不利于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将变换法用于身体锻炼时,要注意使运动负荷符合完成练习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负荷能力。

三、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左右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

循环练习的方式有多种,基本的是流水式和分组轮换式两种。

流水式循环有分组和不分组两种,它是按练习的顺序,路线和要求,排成一线纵队依次循环练习。

分组轮换式循环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学生分别在各练习站,按练习要求同时开始练习,一站练习完后,按一定顺序又是到下一站练习,这样依次循环进行。

循环练习法既是一种练习法,也是体育教学的一种组形式。它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连续循环,运动负荷较大,练习程序和要求可根据完成练习任务的需要,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予以设计。循环练习法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较全面地锻炼学生身体,发展体能,有助于巩固动作技术,提高运动能力,有利于培养道德意志品质,还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练的积极性。

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应注意:

(一)练习手段,练习量,练习站以及循环练习方式的确定,均应服从练习任务的需要,改进巩固提高动作技术为主的练习手段,以4—6个为宜,以利学生能集中注意于动作的正确性;以身体锻炼为主的练习手段可以多些,一般可有8个左右,选用的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和能力以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

(二)选用的练习手段应是学生基本会做的。根据动作教学的需要,可多选用复习、巩固教过的动作或辅助练习,根据身体锻炼的需要,可选用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等的练习,也可以把上述这此练习搭配,组合在一起,在选有多个练习手段时,应尽可能使这些练习手段圣身体各部位和身体素质具有各不相同的影响,以利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

(三)每个练习站可采用单一的或连续的重复练习。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可有定量、定时,、定性等的要求。如定量不定时,或定时不定量,或定量又定时。同时兼以定性(指动作质量)的要求。

(四)各练习站的练习顺序应尽可能使难易练习的负荷大小不同的练习交替进行,或渐进安排。如有对身体局部或某些身体素质影响相同的练习,应间隔安排,相互交替。

(五)各站连续完成的运动负荷,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开始,练习过程中可逐步增大运动负荷,但一般不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二。练习量大时强度应相对较小;反之,强度大时,练习量不宜太多,在循环练习中,可根据锻炼身体的需要,结合采用有间歇的练习法。这通常是为了提高各练习站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的数量,以增大运动负荷和锻炼效果,而对练习后的间歇时间施加相应的控制或以循环一遍为单位安排间歇。练习的循环遍数,可视教学、锻炼的需要和学生的负荷能力而定。

四、综合练习法

综合练习法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一类练习方法,例如在球类项目的教学练习中,技术和战术的结合练习;举重练习中,用同一重量连续举5次,间歇一定时间,每当重新开始练习时,逐次增加一定重复次数或重量的练习,在1500米跑的教学中,采用100米+200米+300米+400米+300米+200粘+100米跑的练习,同时对各段规定的需要的跑速的间歇时间。

综合练习法没有固定的练习形式,它的特点是常常在连续的或变换的条件下进行。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利于掌握、巩固动作技术,也能较好地培养综合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对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训练水平以及培养道德意志品质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综合练习法的运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在组成和运用这种练习法时,应注意使练习手段、练习量和强度、练习间歇及练习程序的安排,符合完成教学、练习任务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运动负荷能力。

五、游戏练习和比赛练习法

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游戏练习的特点是:有一定情节和思想性,能引人入胜;具有竞争性和娱乐性,能使参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队、组内部个人间团结互助,而竞争者之间则关系紧张,以至激烈对抗;在激烈竞争时常有较大的运动负荷,有一定的规则要求,学生在规则许可范围内,可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才智和创造力。因此,游戏练习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从事练习的积极性,获得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运用能力;思想性好的游戏练习,还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进取拼搏精神以及勇敢、果断等意志品质。

比赛练习法是大比赛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它与游戏练习法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因为游戏练习中常常有比赛竞争的成分,而比赛练习中也常常具有游戏的性质。因此,两者的作用也大体相同。但由于比赛练习中竞争的激烈性是普遍存在的,因而对学生的体力、智力、生理、心理、技术、技能以至战略、战术的运用等方面的要求,一般都高于游戏练习。这样,比赛练习中对动作技术的改进、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战略、战术的运用能力以及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等,都能在学生积极地参与下,不同程度地取得较优于游戏练习的效果。在青少年的体育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游戏练习法和比赛法的运用。

运用游戏练习法和比赛练习法时应注意:

(一)游戏练习和比赛练习的复杂程度和练习要求,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体育基础,使之有利于学生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尤其要注意在游戏、比赛练习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果敢行为等的能力,培养正确的胜败观和荣辱观,处理好学与乐的关系。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以指导和教育。

(二)教学中对非游戏性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在学生基本掌握的情况下,转化为游戏或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样做时,应注意使练习的要求(包括规则)紧扣教学任务的需要。如教排球的垫球动作,在学生基本掌握后,便可分组进行垫球记数的组间比赛,要求按正确动作完成的垫球方予记数。练习中可用其他方式传球,以利传球练习连续进行,但非垫球的传球方式一律不予记数,最后以垫球次数多的为胜。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多做垫球的练习,使之获得较多的改进和提高垫球技术的练习机会。

(三)游戏、比赛练习中,各方的实力和练习条件应大体相同,并正确、严格执行规则和练习要求,这样和能使评比实事求是,和利于学生积极、认真地参加游戏和比赛练习,也有利于学生的教育。

(四)游戏、比赛练习中,对个别学生可指定或限制担任某个角色,或限制参加某次练习。当学生迫切希望参加游戏、比赛练习时,这样做可取得较好的鼓励和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