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方水土一方人
14555100000007

第7章 亦土亦洋津味儿

有人曾说,天津并没有成型的乡土文化。事实上这并不正确。天津是常常被北京的京都文化笼罩,但是“京味儿”之外却有个“津味儿”,不管怎么说,天津是天津,是不能被北京所笼罩的。

这是一个亦中亦洋的城市,从前北京是“天下脚子”,封建、半封建气息浓厚;上海是“十里洋场”,殖民、半殖民地气息浓厚;天津华洋杂处,则半封建半殖民地混合型的气息浓厚。这只要看一看天津旧城场面里严整方正的四合院,与旧租界地争新斗奇的小洋楼相得益彰,就可以大致体会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性格。

天津之民风,有一个历史变化的过程,自形成居民聚落点,经设卫筑城、开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成为中央直辖市,一直在逐渐变化。初时,“民风相厚淳良”。明永乐初建城后,南方军士北迁,“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风俗不甚淳一”;但由于天津是警备之地,屯守的军士契妇将雏,只懂得武刀弄枪、玩拳玩脚,所以民风“勇武好斗”。普通老百姓继承了明人尚武习斗的性格,变本加厉,遇事“勇而赴难而不屈”。这难系指国难也指私仇。天津便出现了火会、义民,也出现了混混儿,或叫混星子、杂霸地。

天津“俗尚奢华”,但从前是不论贫富的。俗语说得很贴切:“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如今天津民风,可分三大块:城市风,又分商人风、文人风、游民风;滨海风,又分渔民风、盐民风;农村风,实则为山东、河北农民风尚的综合。所谓的混混儿之类,不过只是其中的一种游民而已。

从衣食住行上,可看到天津传统文化的特色: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文化的结合。

作为大城市,天津人对吃是很讲究的。清末民初,有大饭庄70余家;到30年代,天津各类饭庄、饭馆多达300余家。天津菜以河海两鲜为主,从前讲究“八大碗”,美食则为“鸭翅(鱼翅)席”、“燕(燕窝)翅席”。论烹调,天津与山东、北京有着很大的渊源!天津历史悠久的大饭庄登瀛楼就是山东馆,其余从蓬莱春、川鲁等店名看,也都是鲁人所开。至今,大饭庄的一些老厨师还有不少黄县、蓬莱人呢!

天津仅小吃花色就有500余种,在各地叫得最响的,是狗不理包子,与十八街大麻花、耳朵眼炸糕并称三绝。

说到三绝,在民间工艺品中也有三绝:有线板手绘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栩栩如生的彩塑人物,已由张明山传到第五代张乃英;还有“风筝魏”的风筝。时鲜中也有三绝:银鱼、紫蟹、铁雀。

从衣食住行上,可看到天津传统文化的特色: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文化的结合。

天津是中国北方的曲艺之乡,是北方曲艺名家的荟萃之地,天津的曲艺观众以懂行、热情著称。正因为天津这个“码头”的特殊性,天津成为北方曲艺演员必须跃过的“龙门”。天津曲艺的曲种繁多,早期有木板大鼓、弦子书、相声、评书、西城板子弟书、八角鼓等。民国以来,天津曲艺空前繁荣,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等大鼓艺术争奇斗艳,相声、评书流派纷呈,天津时调、单弦、快书等杂曲推陈创新。

天津人似乎在全国露脸的机会不多。许多人可能就记得一个贫嘴张大民。但天津话,全国一定有很多人熟悉。好多相声演员都出自天津。老一辈的侯宝林、马三立,近年的冯巩、郭东临,都能说一口十分标准的天津话。

如果你问外地人,天津知名度最高的是什么?不少人会不假思索地说:狗不理包子。天津人会说:非也!你要挑大指,先得冲弘一法师——李叔同(1980-1942年)。他父亲李小楼,以办善举闻名。叔同生在天津河东地藏庵附近。19岁赴沪,25岁去日本,成为著名的“春柳社”组织者之一。他美术、音乐、话剧、诗、书、印样样精绝,丰子恺就是他的学生。他38岁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是国际知名的“南山律宗大师”。天津印行了一本《天津近代人物录》,著录有影响的人物就有九百多人,挑出一个也都够你相半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