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14555700000028

第28章

我听后五味杂陈,一种说不出的情潮在心底翻起。

黄如论先生在福州打胜第二阶段的战役之后,其原始资本积累足以支撑在福州地区的发展。为此,他为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事业,在完成“民安新村”的营销之后,又陆续成立了福州民安建筑公司、福州金辉装饰装演有限公司、福州金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福州金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细心检点,可知这些新建的公司,都是为了开发、完善他未来的房地产业服务的。

不久,在福州具有标志性的建筑“金源花园”就要落成了,黄如论先生不仅看到了触手可及的业绩,而且还感到了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形势,遂决定在原有事业的基础上,成立福建金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他自任董事局主席。从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到福建金源实业集团,虽然从地域上讲只有一字之差,但我们可知黄如论先生的企业已经由福州市走向福建省了。

接着,黄如论先生还在浙江成立佳利大酒店有限公司,在广东成立珠海金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由此可知,黄如论先生有意把商业的触角由福建省伸向外地,向着跨行业、跨地区、综合型的大型集团发展,希冀拓展金源集团的发展空间。另外,根据我事后的推测,黄如论先生如此而为,还有一个不愿示人的目的,借用军事术语说,为了未来向外地发展,先搞它一个火力侦察。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这时的黄如论先生,已经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家了!

同时,黄如论先生又是一位深谙毛泽东军事思想,并遵照“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行事的实干家。换句话说,他在此时此刻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可是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根据地是福州,努力打造的主体企业依然是房地产业。为此,他在1995年,亲率福建金源实业集团重磅出击,投资人民币4.8亿元,在福州市万商云集、寸土寸金的五一广场南翼,兴建33层、总建筑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的高级写字楼“金源大广场”。

从“国泰大厦”到“金源花园”再到“金源大广场”,从现象上看,他精心设计、组织施工的建筑一座比一座大。自然,这一座比一座大的建筑投资也随之增加。同时,也说明黄如论先生通过盖房子,实现原始资本积累的目标也越来越接近了。作为写书人,我更关心黄如论先生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他的建筑理念——或曰建筑风格又是如何完成的呢?为此,我曾直截了当地问道:

“您实现原始资本的积累,必须通过盖房子赚钱,可是您在赚钱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完善您的建筑风格呢?”

说到建筑风格,这是黄如论先生的长项。在我的想象中,他一定会洋洋洒洒地大谈特谈有关建筑风格的时代特点、民族特色以及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方能形成一家建筑风格等专业问题。然而出我所料的是,他竟然如此平淡地说道:

“柱子哥!我记得你说过这样一句话:风格即人。对此,我是十分赞成的。因此,要想弄明白我的建筑风格,必须先认识我黄如论这个人。”

我有些愕然地望着黄如论先生点了点头。

“我黄如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有霸气的人!这种霸气,是洞察现状,胸有成竹,放眼未来的气概,是建立在正气基础上的阳刚。人,只要有了这种霸气,或曰阳刚之气,他就一定要体现在你的书法、绘画、音乐、文章以及建筑之中。这就是属于你独有的风格。”我听了黄如论先生这番宏论不能说不对,但我仍然感到解决不了我提的问题,遂微微地摇了摇头。

对此,黄如论先生似乎猜到了我的疑惑,又以反问的口气问道:

“柱子哥,你参观国泰大厦、金源花园、金源大广场后有什么感想?”

“最突出的感想是敢为人先。”

“对!国泰大厦,为提升福州的商业面貌,做出了贡献;金源大广场,为树立金源品牌、铸就高尚典雅、有金源特色的建筑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就是我黄如论的建筑风格!”黄如论先生说罢得意地一笑,很是自信地说,“请你想一下,有哪一个靠着自己的实力起家的房地产商,有这样敢为人先的大手笔?”

我信服地摇了摇头。

“换句话说,我的霸气体现在建筑上,就是所建房子大气,敢为人先。唯有如此,我才会有后来的‘我们造城’的理念,才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体购物中心。”黄如论先生说罢平静片时,又笑着说道,“详情待下回分解吧!”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与黄如论先生关于建筑风格的谈话到此结束了,遂不太情愿地说道:

“好吧!客随主便。”

据我所知,黄如论先生大体上是属于定向型的思维,但有时也会冷不丁地出现跳跃型的思维信号。换句话说,在我们二人交谈的过程中,他偶然也会偏离主题,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些问题让我回答。今天,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突然话锋一转,出我所料地搞了一次突然袭击,他分外认真地问道:

“柱子哥,请你告诉我,当年毛主席下井冈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或许是我的情绪依然留在关于建筑风格的交谈中,所以十分简单地答说:

“为了红军的发展。”

“是真的吗?可不能拿教科书上的结论应付我哟!”

“教科书上的结论可不是这样写的!”

黄如论先生深知我对待学术问题的严肃性,他再一看我一脸认真的样子,遂笑着说:

“那就请柱子哥把你的结论告诉我吧!”

我沉吟片时,随手拿起茶几上的三只茶杯,按着由南向北的方向平行摆开。接着,我伸出右手指着中间的一只茶杯说:“假设这就是井冈山!”旋即,我用右手指着右边的一只茶杯说:“假设这就是湖南的潇水!”然后,我又用右手指着左边的一只茶杯说:“假设这就是江西的翰江!”我抬起头,看了看黄如论先生那紧蹙眉头的样子,遂又指着茶几上的三只茶杯,像是指挥员在推演沙盘那样说道: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的中段,南北长数百里,真可谓是山道崎岖,难于通行;再加上满山遍野的茂林修竹,没有种植粮食的农田。因此,井冈山上人烟稀少,只有山下各县才有种植粮食的老百姓。”

黄如论先生深思不语,似在琢磨我讲的内容,又似在等待我继续讲下去。为此,我郑重其事地说道:

“从军事战略学上讲,打仗,一要有兵源补充,二要有粮仓供给。这就是当年诸葛亮为了争夺汉中这个兵源、粮仓之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岐山、伐北原的真正原因。精通历史的毛泽东,他不仅知道诸葛亮用兵的历史掌故,而且从现实出发,他也绝对不会靠着下山挑粮来维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

黄如论先生微微地点了点头。

接着,我又指着茶几上左右两只茶杯,严肃地说道:

“您来看,井同山西有潇水,东有赣江,它被夹在这一江、一水之间。一旦遇上敌军大规模进剿,向东面转移,有赣江拦路;向西面出击,有潇水阻隔。换句话说,没有‘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回旋余地。因此,中国工农红军要发展,中国革命根据地要扩大,就必须走下井冈山,向着赣南、闽西前进。”

黄如论先生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他不由分说就一挥右手,非常兴奋地说道:

“你讲得实在是太好了!也太对了!”

我就像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那样望着兴奋不已的黄如论先生,似乎是在问:“我讲的好在什么地方?又对在什么地方?”

黄如论先生很快平静下来,他看着我无限感慨地说了这样一段实出我所料的话:

“柱子哥,你知道吗?我在动手兴建‘金源大广场’的时候,也碰上了同样的问题。”

我一听黄如论先生这番话语,敏感地猜出一个新的采访题目就要登场了。遂有意地问道:

“黄老弟,您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黄如论先生依然沉浸在兴奋之中,他连声说罢“可以!可以。”接着,又对我讲了如下这段记录在案的话:

“后来,我认为在福州的发展,很快就到阶段性的顶峰,再向前发展就有局限了。我当时就想,要把企业发展大,就必须到外面去。再后来,我看了毛主席的书,懂得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因此,我就确定了以福州为根据地,向外发展壮大企业的方针。”

“向何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