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走进科学丛书:无奇不有的世界
14564900000038

第38章 海市蜃楼

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夏日,一艘从摩洛哥的拉巴特驶往美国纽约的米诺尔号轮,正在大西洋上破浪前进。那天可是个出奇的好天,空中几近无风,海上波浪不兴,船员们三三两两地在甲板上的遮阴处休息。

突然,一位船员惊呼起来:“看哪,那里来了一条怪船!”循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大家都看见了这条怪船。那是一艘16世纪的三桅帆船,巨大的白帆在阳光下熠熠发亮,正向米诺尔号迎面飞驶而来。真是不可思议,16世纪的古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当大家还在纳闷时,这艘船已越驶越近,眼看就要与米诺尔号相撞了!船长急令水手改变航向,刹那间,两艘船仅在相隔数十米处交会而过。米诺尔号上的船员清楚地看到,这是一艘古代的荷兰帆船,船上站着一些穿戴古代服装的人,正高举着手,像在呼救似的,这奇景,真使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19世纪末的一天,一支法国军队正在北非的沙漠地带行进。前面的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看上去挺像是阿拉伯骑士。“也许,这是敌军在布阵迎敌吧?”法军指挥官命令部队停止行进,并派出小分队前去侦察。

有趣的是,这支军队总是在侦察兵前面的一定距离上运动,侦察兵前进一点,他们就后退一点。直到赶了很多路后,侦察兵才算赶上了这支军队。你猜猜看,这是什么军队?

说出来真好笑,这哪是什么军队啊,原来是一大群当地常见的红鹳。这些高扬起长脖子的禽鸟,正在沙地上鱼贯前进哩。

1913年,麦克米伦率领的一支美国探险队出发去北极,寻找那支曾被北极探险家皮尔里看到过的北极大山脉——克拉寇兰山。不过,在皮尔里看到大山的地方,麦克米伦看到的是一片冰天雪地,只是在行进到皮尔里所说的地方以西约200海里时,才见到了克拉寇兰山。

不料,当他们朝大山走去时,山却后退了;而当大家站住时,山也停止后退。在北极的阳光下,那些晶莹的冰峰仿佛是在向他们招手。于是,他们鼓足勇气继续前进,最后进入了一个三面环山的谷地。在这成功在望的时刻,太阳落入地平线下,周围的山峰像变戏法似的,一下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看了上面的这些怪事,你一定要问:荷兰飞船从何而来?红鹳为什么会化为军队?克拉寇兰山又是如何消失的?

其实,这些都是海市蜃楼幻化出来的花样。蜃,是传说中蛟龙的一种,据说它的口中会吐出一股股气,幻化出楼台亭阁的形状,由于常在海上出现,所以也叫海市。实际上,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太阳光和空气耍的把戏。

在炎热的夏天,当烈日照射海面时,由于海水很能吸热,并且大量蒸发,所以接近海面的空气层的温度比较低,密度较大,而上层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密度较小。这样就形成了上疏下密的两层空气。在海面平静无风的时候,这两层空气不会混合起来。当光线透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时,就会在空气层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

因为地球是圆的,而空气好像是一面镜子,远方的景物通过多次折射后,会经过弯曲的路线,最后投进人们的眼中。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象是来自直线方向的,便会把这远处地平线下的景物误认为是在平地上或天上了。荷兰飞船事件的真相是,当时有家电影公司正在美国东海岸拍摄荷兰飞船的影片,米诺尔号看见的,正是它所形成的蜃景。

在炎热的沙漠上空,由于缺少水分,使接近地面的空气层温度较高,越往上,空气的温度越低,密度随之增大。此种情况与海面上的情况正好相反。所以在沙漠上出现的蜃景,其物象常常是倒立的。于是,在法国士兵眼中,这一大群红鹳便成了影影绰绰的一支军队了。

北极的冰雪世界则像一个镶满镜子的大厅,低角度射来的阳光,在曲折反射下,会使北极地区产生出特别多的颠倒混乱的幻景。所谓“克拉寇兰山”,不过是北极的雪原、冰山等被动荡的“大气魔镜”所歪曲了的形象糅合起来的。所以太阳一下山,高山顿时化为乌有。麦克米伦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海市蜃楼奇景把他和皮尔里都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