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走进科学丛书:万物由来的故事
14565000000042

第42章 筷子的由来

商朝以前,人们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着吃。

传说,中国的殷纣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他的爱妃妲己,更是个助纣为虐的狐狸精。

纣王和妲妃用手抓饭吃时,方法各不相同。纣王性子暴,喜欢狼吞虎咽,饭一上桌就急着用手去抓,若是烫手,非杀了厨师不可。妲妃却吃不得凉东西,如果饭菜冰手,她也要杀人。

一个热,一个喜凉,许多厨师都被暴君和狐狸精杀掉了,剩下的厨师无所适从,吓得不敢做饭。

后来,还是聪明的宰相想出了个主意。一天,宰相对纣王说:“尊贵的陛下,妲妃娘娘的父亲是一位天才的厨师,他做的饭菜可口极了!”

纣王一听眉开眼笑,马上封妲妃的父亲为御厨。妲妃知道后,心里别别直跳,挖空心思设法替父亲解围。

这天,御厨把做好的饭菜送到了纣王和妲妃面前,妲妃伸手一抓,感到挺烫,便顺手拔下头上的象牙簪子,挑起一块肉,送给纣王说:“君王呀,您就不必伸手了,这么叉着吃才有滋味哩!”

纣王感到这种吃法十分新鲜,便立即下令工匠多做几根象牙签子,专供吃饭时使用,并赐名“象箸”。

周武王伐纣时,设宴款待各路将军。酒席上,周武王拿起“象箸”夹菜,他想说几句鼓舞士气的话,但一想到“箸”字便不由皱了皱眉头,“箸”、“住”谐音,“住”乃停步不前,不吉利。周武王灵机一动,把“箸”字改为“快”字,说:“请大家拿起‘快’来夹菜吧!

“箸”由此变成了“快”。因象牙价格太贵,平民百姓便用竹子制成“快”,由于用竹制作,所以“快”上加竹字头变成了“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