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14566400000105

第105章 结束语:俄国民粹主义与苏联模式的“超阶段”社会主义(2)

非洲一些国家,包括几内亚、加纳、马里、坦桑尼亚等等一系列国家,从50—70年代末都曾进行过村社社会主义实验。实验的方式,是在农村实行集体化,建立“贾乌马村”,在城市实行工商业国有化、小工商业者合作化。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超越了实际的生产力水平,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意愿。实行的是强迫命令,把群众往“贾乌马村”中硬性驱赶,强迫实行集体化和合作化。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后来,加纳的恩克鲁玛政权和马里的凯塔政府相继垮台,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病逝后发生军事政变,塞古·杜尔国家党及其村社社会主义路线被废除。其他一些国家的村社社会主义实验也相继夭折。这些都证明,非洲村社社会主义者实行的俄国民粹主义式的“超阶段”、“直接过渡”,其实验也遭到了失败。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证明,凡是民粹主义影响大的历史时期,凡是民粹主义影响大的地区,革命和建设都几乎一无例外地遭受了挫折和失败。俄国民粹主义影响越大,失败越惨,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规律。

三、“超阶段”社会主义的要害,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20世纪国际社会主义之所以普遍存在“超阶段”理论和“直接过渡”思想,其理论根源,是受到俄国民粹主义的深刻影响,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如何对待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根本界限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单单是对立的关系,不单单是社会主义要埋葬资本主义的关系。除此之外,马克思还讲,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而来的。这就是说,搞社会主义原是离不开资本主义的,这种“离不开”,正像建造一座高楼大厦离不开“地基”一样。所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并不纯粹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更不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不共戴天”的关系;要知道,它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同时还是互相依存的、“互相补充”的关系。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就是,社会主义必须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但是,社会主义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却是,它是首先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农业国出现的。

那么,马克思对这个实践问题是怎么看待、怎么解答的呢?

应普列汉诺夫的请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82年1月21日为《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所写的“序言”中,是这样回答俄国革命前途问题的:“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26页。

马恩的这个言简意赅的回答中,包含着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二者关系的极为深刻的思想。这里的要害是说,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要“双方互相补充”,而“相互补充”的前提,是西方能响应俄国革命,给俄国未来的社会主义提供援助,使俄国得到其国内所缺乏的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以此来补充并解决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俄国革命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相互补充”,其更深层含义,实质上还包含着俄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相互补充”。

但是,西方并没有响应俄国革命的“信号”而发生革命,因此,不可能通过西方无产阶级之手来援助俄国革命,不可能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给俄国的社会主义以补充。这样一来,怎么弥补并解决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的问题呢?这正是摆在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最重大、最迫切的任务。

列宁在理论和实践上致力于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对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列宁是十分重视的,他强调:“没有资本主义文化的遗产,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除了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用来建设共产主义”,“如果你们不能利用资产阶级世界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大厦,你们就根本建不成它,你们也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空谈家。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他还用一个“公式”来表达上述的看法,提出“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这样,列宁就在理论上正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那么,列宁在实践上又是怎么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呢?

在实践上,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以至市场来发展经济,也是着手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列宁在晚年曾经说,新经济政策是“长期的认真的”,这就是说,新经济政策要利用资本主义经过一个相当长阶段的发展,才能在未来把一个“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但是,列宁没有能把自己的思想变成现实,就过早地去世了。

从上面这些情况可以看出,从马克思到列宁,都不仅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而且也是一直企图着手正确解决并处理这一关系的。

而俄国民粹主义由其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所决定,从其根本错误的理论出发,压根就是错误对待资本主义的,因而不可能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俄国民粹主义看不到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对社会历史条件不加区分,一概而论地谈论“资本主义的祸害”。从这种看待资本主义的非历史主义观点出发,笼统地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

历史的逻辑有时就是这样怪诞,斯大林尽管在《联共(布)党史教程》把民粹主义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但他本人却在理论上接受了“资本主义是祸害”,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的思想。所以,斯大林接手列宁的权力后,很快取消新经济政策,立即向资本主义发起了“全面进攻”。斯大林这一理论和实践的错误,一直影响了苏联和社会主义各国数十年。

四、认识和批判俄国民粹主义“超阶段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俄国民粹主义及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可以看出,研究俄国民粹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马克思主义与俄国民粹主义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对待资本主义,对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资本主义,承认其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历史功绩和进步性,不是不加分析地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起来,而是看到它们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既在一定条件下“你死我活”地斗争,又在一定条下互相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而俄国民粹主义则是不分社会历史条件,把资本主义一概视为“祸害”,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因此,他们提出“超阶段”理论,主张“直接过渡”,企图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条件下,绕过资本主义,从小生产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奥秘就在于,中国人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开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死结。

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其伟大革命家的无比胆略和高超智慧,在实践中正确解决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他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从世界的广大范围内,吸收了经济现代化领域的诸多宝贵经验,既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验,也包括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有用的经验。这里最根本的,是正确处理好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不是把资本主义看作处处与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祸水,而是在看到二者相对立、相矛盾一面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看到马恩所说的“双方”的“互相补充”。因此,大胆利用了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包括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股份制、银行、股票、证券等等。

过去,人们向来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对立,从斯大林起,仅仅把资本主义看作是同社会主义“你死我活”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冰火不容”。邓小平以其无比的胆略和智慧,突破了这一思想框框,把市场和计划看作是一种方法和手段:资本主义能利用“计划”,社会主义也同样可以利用市场。他正是从这一大胆的理论创新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样,就找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契合点”,恰当地处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即用先前被认为是属于“资本主义”的东西,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惯常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来给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既适应了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把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最新成果。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就突破了过去高举否定市场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3.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实践上可以帮助我们分清“搞”资本主义与“利用”资本主义的界限。

在苏联时期,特别是自上世纪20年代末期以后,斯大林把上述这种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和民粹主义观念,强烈地注入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其影响所及,一些人至今还仍然坚持这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他们自己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懂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患有对资本主义的“恐惧症”,还拿这种“病症”吓唬别人,动不动就说:“你们搞资本主义!”

对这种说法,我们要这样予以回答:

——不能笼统地说“搞资本主义”,要进一步分析,是真正“搞”资本主义,还是要“利用”资本主义。要知道,“搞”资本主义和“利用”资本主义,其含义是完全不同的:“搞”资本主义是从目的到手段,从方法到宗旨,统统要成为资本主义;而“利用”资本主义,则仅仅是以资本主义为手段,用资本主义的材料——资金、科技、托拉斯组织等等,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服务。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落后的东方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就是要利用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比小生产进步,比封建主义更进步;我们在小生产和封建主义的基础上搞不成社会主义,若这样搞,就会导向封建社会主义、封建专制主义,甚至走向封建法西斯主义。这是为过去的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

“利用”资本主义和”搞”资本主义之不同,这是只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观点的人才明白的。一切被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禁锢的人,一切只有黑白二元对立思维的人,是不懂得这个道理的。我们应该奉劝他们放下手中惯用的“你们搞资本主义”这一吓人的武器,理直气壮地用列宁的话回答他们:

“如果你们不能利用资产阶级世界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大厦,你们就根本建不成它(社会主义),你们也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空谈家!”《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