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自然世界的奇迹(中)
14568000000024

第24章 从钔到铹

早在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就使氮元素变成了氧元素,第一次实现了元素的人工转变。当时由于α粒子的能量还不够大,因此没有能制造出更重的元素。到了3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加速的粒子像炮弹那样去轰击原子核,从而产生出新的原子核。首先,用氘轰击钼,制造出第一个人造元素锝,以后又制得了一个又一个人造元素。

可是利用中子方法——“轻炮”不能无限地制造人造元素,这是因为打入铀核中的中子数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看来到第101号元素(钔)就结束了。必须另找新的途径。

1955年,美国科学家吉奥索、哈维、肖邦、汤普森和西博格等用肉眼看不见的极薄一层锿253同位素的原子(总共将近1亿个原子),涂在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的金箔上,作为靶,用α粒子以5万千米/秒的飞快速度从靶上打中了锿核,新元素的原子核从第一片金箔上飞出,“落”在后边的第二片金箔上。

化学家们从第二片金箔上得到了第101号元素。数量竟如此之少,总共收集到了17个原子。这种微量物质既不能用分辨率最大的显微镜去察觉,也不能用最精确的天平去称量。即使这样这种新元素的发现者还是测定了它的某些放射性能和化学性能:他们把101号元素命名为“钔”。钔的原文是“门捷列夫”的意思,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这个发现成了元素周期律的创造者的最好的纪念碑。周期律在近百年来一直作为并将继续作为寻找和合成新元素的“指南针”。

钔所以引人注目,不仅是周期表中100号以上的元素是由它开路的,而且还由于它的合成是超铀史诗中的一个顶峰。到钔为止,使用“中子炮弹”接连合成了9种超铀元素的老办法,宣告结束。

要合成新元素,必须要有更强大的装置。一种能量更大的粒子加速器诞生了。它不用中子流,而改用加速的碳、氮、氖核。利用回旋加速器产生加速重离子“炮弹”,去轰击另一种重原子核,这两种原子核碰在一起互相融合,于是变成了新的元素。

101号元素钔以后的新元素,都是用加速重离子“炮弹”制造出来的。

1958年,吉奥索、赛克兰、沃尔顿和西博格用碳离子炮弹轰击锔,制得了第103号元素。这个新元素被命名为“铹”,用来纪念美国物理学家、回旋加速器的发明者劳伦斯。

铹是短命元素,半衰期为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