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自然世界的奇迹(中)
14568000000035

第35章 磺胺药物的发现

在发明了“六〇六”以后全世界的医学家和化学家参照欧立希的方法,继续从事抗菌药物的研制。

可是20多年过去了,却没有一种疗效显著的新药制造出来。直到1935年,德国医生杜马克才发现了一种名叫“磺胺”的新药。这种药对一向认为很难制服的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最早,杜马克和他的助手们用金、汞等有毒化合物着手制造杀菌药物,没有一点效果。杜马克尝试着用欧立希改造砷化合物结构制造“六〇六”的办法,选用一种红色的染料,用化学方法来改变这种染料的结构,得到了好几种物质,然后用它来对付链球菌。这种病菌是猩红热等疾病的根源。

试验进行了无数次,结果都不成功。最后,轮到一种红色素——百浪多息来试验,奇迹出现啦:那些注射了链球菌而没有经过治疗的小白鼠,都死去了,而注射了百浪多息的小白鼠,都活了下来。多次实验结果都一样,这说明这种红色素有杀菌作用。

可是用红色素来杀菌,需要的剂量很多,把它用到临床就需要更多。杜马克经过不断试验,改变红色素的化学外构,结果制得了一种白色的粉末,它比红色素的杀菌效力大几十倍。

百浪多息是属于苯磺酞胺类的化合物。它能够杀灭细菌,是由于它在人体内能分解成一种比较简单的化合物——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

接着,杜马克又在兔子和狗等动物身上实验,都显现了磺胺杀灭链球菌的神奇本领。但把它应用于治疗病人还得选择适当的病例。

事情也巧,杜马克的小女儿爱莉莎的手指被刺破,链球菌从伤口进入血液里。经医生医治无效,病情十分危险。杜马克在痛苦中想到了磺胺,它能杀灭小白鼠身上的链球菌,能否用它来试一下,也许能使女儿得救。

杜马克给女儿注射了两小瓶磺胺,第二天早晨,小爱莉莎张开了双眼,不久热度消失,终于恢复了健康。这是磺胺在人体中第一次制服了链球菌。

在当年,人们对病菌感染缺医少药,磺胺药的问世,是人类战胜链球菌的福音。

磺胺为什么能杀死细菌呢?原来链球菌的生长,依靠一种叫做对氨基苯甲酸的物质,它的化学结构同磺胺很相似,但是它俩的脾气刚好相反。当病人服用磺胺以后磺胺被人体内的链球菌吸收,磺胺同细菌体内的酵素结合,阻碍新陈代谢作用,促使细菌死去。

磺胺是磺胺类药物中最简单的一种,又叫消发灭定。著名的消治龙药膏中就含有磺胺。

磺胺类药物是无臭、无味、白色或黄色的粉末。常用的有:磺胺甲氧嗪(又叫消炎片)、磺胺噻唑、酞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咪、消炎磺、新明磺、制菌磺、吡嗪磺、周效磺胺、柳氮磺胺吡啶等。

磺胺类药物主要用来医治各种炎症,如肺炎、脑膜炎或者伤口化脓等症,能够杀死许多凶恶的病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

可是人长期服用磺胺药以后体内有些病菌改变了自己的代谢方式,或者产生了对磺胺的抗药性,使磺胺失去作用,细菌又重新繁殖起来。

人们需要有一种能对付更多病菌的药物!